[閒聊] 蘇聯的解密檔案

看板historia作者 (Goodman)時間8年前 (2015/12/31 11:40), 編輯推噓15(16124)
留言41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蘇聯解密檔案公布數據 : (1) 蘇聯向中共提供了下列日本關東軍的能武裝至少100萬軍人的武器裝備:步槍70萬枝 、機關槍14000挺、炮 4000門、坦克600輛、飛機860架、汽車2500輛、彈藥庫679座;在 1947年以前又提供步槍30萬枝; (2) 此外,按照斯大林的布置,駐朝鮮蘇軍把在朝鮮的日軍武器全部向中共移交。 (3) 另外,從1946年開始,蘇聯把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通過租借法案,支持蘇聯130億 美圓武器中的40 億美圓的重型武器,全部支持了中共,而且直到1948年蘇聯依然在繼續 提供大量蘇聯、捷克武器。 (4) 而且蘇聯1947年初,蘇聯把10萬主要是朝鮮人的,經過蘇聯軍事訓練,全副武裝的 軍隊全部交給了林彪的部隊。 (5)在林彪的部隊中有數千名蘇聯軍事顧問。 “蔣的失敗不是運氣問題,毛的成功也不是簡單的民心所能解釋,小米加步槍 打敗全美式裝備實在難以令人相信。”“國民黨經過經過八年抗戰各精銳兵力已被日寇 消滅精光,剩下的只有雜牌軍,國軍越打越少,共軍越打越多,解放戰爭初期共軍實力 已在國軍之上。” 蘇聯的數量驚人的巨額軍事援助和經濟援助是毛澤東和中共取勝的決定性因素!沒有蘇 聯的軍事援助,毛澤東和中共取勝的概率渺茫。 再看國民黨這邊: 早在二戰結束前的1945年初,蘇美在雅爾塔一同計劃(雅爾塔體系一部分)葬送了自由 中國。美國不但把外蒙劃給蘇聯,更把中國重工業基地的東北也劃給蘇聯勢力范圍。 同時,美國在錯誤的政策和蘇聯間諜的作用下,在1946-1947年的對國民政府的軍火禁 運也成了中國內戰時期美國對華政策的一個重要舉措: 二戰后歐美國家政府民眾普遍反戰厭戰,對于中國國共內戰十分不滿,一場針對中國的 武器禁運拉開帷幕。 1946年6月26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爆發。7月 29日馬歇爾宣布停止向國民政府提供美 援。在蔣介石未做出相應回應的前提下,8月18日杜魯門總統認可了這一禁令。這項為調 停而設計的政策,并沒有產生馬 歇爾預期的影響。 1947年,美國通過決議禁止向中國交戰雙方提供武器,從7月29日美國方面已拒絕簽發向 中國提供武器的出口許可,禁運開始生效了。 美國武器禁運的同時,英國對南京國民政府實施軍火禁運,拒絕了南京國民政府購買槍炮 子彈、艦 炮、飛機機架等請求。英國外交部宣稱:“英國政府的政策是不鼓勵中國現時的內戰。為 了這一目標,只要內戰還在持續,我們就不向中國出口任何戰爭物資”。 由于美英在當時條件下巨大的影響力,沒有一個武器出口國向國民黨軍隊出售 武器。 英美的一系列政策,導致了國民革命軍近三年時間武器裝備和后備物資的嚴重 短缺,更是全線潰敗的直接原因。 針對軍火禁運給國民黨軍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圍繞者禁令的解除,美國國務 院與軍方展開了激烈辯論,在國際冷戰加劇的背景下,美國國務院最終同意解除對華軍 火禁運。 1948年11月美國解除武器禁運。中共宣傳中所稱美國給予國民黨的9億戰爭剩 余武器其實并非武器,只是小型船只、車輛、建材、空軍補 給品、通訊器材。 而此時,國民政府五大主力中的四支(整編七十四師47年5月全軍陣亡)剛剛于 兩個月前彈藥物資殆盡而已經不復存在。而美國援助的武器到達中國的時候,內戰已近 尾聲,勝敗已定。 中國當時交戰雙方的情況很清楚,國民黨無法購買武器,共產黨卻得到大批蘇 聯武器和軍事援助甚至是直接的兵力援助。美英的決議實際上只捆住了國民黨的手腳, 掐住了國民黨的脖子。國民黨既失去外援,又無法繼續購買武器,損失的武器系統得不 到有效補充,而共產黨卻有蘇聯源源不斷的軍事援助,力量對比呈現此消彼長的特征, 這成為國民黨在短短三年即戰敗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試想,一個和日本苦戰8年而慘勝的農業國,面對個蘇聯的強大攻勢和美國的背 信棄義,焉有不敗的可能? -- Goodman Love never end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166.248.6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51533214.A.A42.html

12/31 12:08, , 1F
一百萬蘇械打贏八百萬美械(誤)
12/31 12:08, 1F

12/31 12:08, , 2F
請問一下這些解密檔案的出處,謝謝!
12/31 12:08, 2F

12/31 12:13, , 3F
出處+1
12/31 12:13, 3F

12/31 12:48, , 4F
出處加1
12/31 12:48, 4F

12/31 13:08, , 5F
請提供出處,感謝
12/31 13:08, 5F

12/31 16:55, , 6F
如果這資料正確的話 蘇援就確實是有的
12/31 16:55, 6F

12/31 23:20, , 7F
我對於內戰初期共軍實力已勝過國軍 這有點疑義 其實
12/31 23:20, 7F

12/31 23:21, , 8F
國軍不管雜牌嫡系都經過八年抗戰 面對正規野戰比戰前
12/31 23:21, 8F

12/31 23:23, , 9F
要強不少 而八路軍或新四軍的正規戰 遠沒有紅軍時期多
12/31 23:23, 9F

12/31 23:24, , 10F
內戰初期搶地盤是要正面硬碰硬的 除日本人幫忙 國軍的
12/31 23:24, 10F

12/31 23:24, , 11F
實力強於共軍 這結果反映在關內搶地盤時的情形
12/31 23:24, 11F

01/01 00:06, , 12F
別忘了還有裁過軍啊~想混飯吃得跑到老共那邊去
01/01 00:06, 12F

01/01 00:07, , 13F
等到國軍要抓人打仗時,雙方等級已經不同了
01/01 00:07, 13F

01/01 00:11, , 14F
裁軍是假議題,可參考《偽軍:強權競逐下的卒子》一書
01/01 00:11, 14F

01/01 00:13, , 15F
國府裁的多是戰力過低的爛部隊,軍降為整編師則是有利
01/01 00:13, 15F

01/01 00:13, , 16F
有弊,不能把裁軍當作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
01/01 00:13, 16F

01/01 00:15, , 17F
即使是留在部隊 也很難吃飽 整個購買力只有戰前1/30
01/01 00:15, 17F

01/01 00:16, , 18F
不到 而抗日的這條緊繃的線斷掉後 我想沒人想打內戰吧
01/01 00:16, 18F

01/01 01:33, , 19F
戰後經濟大崩潰恐怕才是最大因素, 但那也不是光頭
01/01 01:33, 19F

01/01 01:34, , 20F
能控制的, 戰後有戰火經過的區域都大崩五年
01/01 01:34, 20F

01/01 01:35, , 21F
日本沒盟軍駐紮絕對會共產革命成功
01/01 01:35, 21F

01/01 01:36, , 22F
英國日本到四零末都還有麵包線
01/01 01:36, 22F

01/01 01:39, , 23F
所以馬糞是去中國鬧三小?把別人和自己家都搞垮很爽?
01/01 01:39, 23F

01/01 02:29, , 24F
就是國內人口跟經濟壓力阿, 統治階級不想犧牲自己利
01/01 02:29, 24F

01/01 02:29, , 25F
益也怕被壓迫的人民推翻, 那就只好搶劫
01/01 02:29, 25F

01/01 18:19, , 26F
蔣也收了美械6年,斷援之前也拿了幾億美金,沒那麼虛啊
01/01 18:19, 26F

01/01 18:49, , 27F
彈盡援絕就GG啦
01/01 18:49, 27F

01/01 18:50, , 28F
美國當時沒搞清楚的是以為中共就像軍閥
01/01 18:50, 28F

01/01 18:51, , 29F
認為到時候還是能拉攏過來,但根本大錯特錯
01/01 18:51, 29F

01/01 18:51, , 30F
還有中共的宣傳很成功,把風向都往他們那邊帶
01/01 18:51, 30F

01/02 00:07, , 31F
現在也還是在帶風向啊 美國人醒了 台灣人還信
01/02 00:07, 31F

01/02 12:02, , 32F
美械沒子彈 沒後勤保障死更快 1946年-1947年反而被禁運
01/02 12:02, 32F

01/02 13:20, , 33F
贅字連篇
01/02 13:20, 33F

01/02 17:32, , 34F
所以出處在哪裡?
01/02 17:32, 34F

01/05 00:31, , 35F
等了一週了也真的好奇
01/05 00:31, 35F

01/05 09:55, , 36F
現在不附出處,胡說八道也可以了,水喔
01/05 09:55, 36F

01/05 11:15, , 37F
推 shinshong: 我推最後一句,漢本遺址要保存下來
01/05 11:15, 37F

01/05 11:15, , 38F
噓 shinshong: 所以出處在哪裡?
01/05 11:15, 38F

01/05 11:15, , 39F
所以說,人真的很重要,我轉好文自然能得推 XD
01/05 11:15, 39F

01/05 11:16, , 40F
可見我人緣不錯,大家遇到我都用推文
01/05 11:16, 40F

01/05 22:15, , 41F
好說好說
01/05 22:15, 41F
文章代碼(AID): #1MXAEUf2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