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文] 「撫今追昔」:100年前的俄羅斯首都

看板historia作者 (Cassander)時間9年前 (2015/02/10 12:48),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撫今追昔」:100年前的俄羅斯首都 【《透視俄羅斯》消息】100年前,1915年初。看上去似乎什麽事都沒有發生的革命已經 過去了10年:此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第五個月。革命前的這段時期內俄國的首都 曾是什麽樣子呢? 革命前俄國歷史的特點是禁酒、排隊和女性勞動力取代男性勞動力。在食品都需要排隊購 買食物的同時,高檔餐廳、銀器餐具、珠寶和鮮花也風靡一時。表面上看國家似乎一切順 利:一戰參戰部隊準備進攻柏林,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大部分時間都在前線授勛或視察戰 地醫院,儲君身體良好並且很開心,杜馬全面支持沙皇、內閣和軍隊,表現出愛國主義情 緒,沒有任何災難的預兆。從聖彼得堡生活的普通事件中很難預料到大風暴即將來臨。此 時距共產黨人奪取政權的1917年新革命還剩下整整兩年。 後方情況 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而聖彼得堡劇院的演出,特別是輕鬆風格的劇目卻一票難求。戲劇 季開幕首演時「全聖彼得堡的人」都齊聚於時髦的Villa Rode餐廳。這座處於半饑餓狀態 的城市裡,人們一大早就出門排隊買肉和糖,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面包短缺,每天都會有 數十人死亡,但鮮花仍會被搶購一空,花店獲得了「有錢任性」的新客戶群。 盡管硝煙彌漫,聖彼得堡民眾仍身著最新款巴黎時裝,空氣中散發著價格昂貴的埃及香煙 和時髦的嬌蘭香水的味道。但需求最大的還屬珠寶。珠寶商每天都可以賺取數十萬盧布: 只有高檔貨、好東西才賣得很好,普通貨則無人問津。已經能感覺到鑽石缺貨,厚重的銀 器餐具需求也相當大。顯然,人們在盡量保持自己的資產免受通脹影響。 禁酒令 宣戰後不久的1914年8月20日,俄國歷史上首次進入了禁酒時代。戰時預算的收入部分一 下子就撥出五分之一。警方采取打擊酗酒的措施,俄國民眾則想盡一切辦法規避禁令。禁 酒令催生了投機倒賣、私釀酒以及飲用酒的替代品。 允許銷售酒精以供醫院之需成了法律的漏洞。醫用酒精最初並未被視為酒類飲料,因此藥 店可以隨意購買。從前每年酒精用量只有二三十桶的藥店後來需求達到三四百桶。斯文的 酒鬼用70%成分為酒精的生發藥物湊合,工人則從藥店買廉價的古龍水。大型餐廳的菜單 中都新出了幾項,如「鮮花25盧布」、「汽車50盧布」,人人都知道,這些東西指的就是 酒。茶館中則會對顧客說:「茶8戈比,果醬1盧布!」。「果醬」指的是一杯燒酒,即一 杯替代伏特加的酒類飲料。「一杯巧克力」指的是一杯用擦光漆做的酒,「一碗冷雜拌兒 湯」指的是一碗家釀啤酒。聖彼得堡郊區沒有一家不私釀燒酒的。禁酒令導致聖彼得堡數 百萬盧布從國家預算流入趁火打劫者的腰包。 女性取代男性做工 據《聖彼得堡專頁報》報道:「1月3日清晨,沿特洛依茨基橋用馬拉雪橇往城外垃圾場運 雪的工作人員是女性。她們收拾得非常整潔,而且聽不到任何汙言穢語,這些都令路人感 到驚訝。原來,負責街道和廣場清雪工作的承包商雇傭了工作非常出色的女清潔工。」 女性取代的不僅包括被送往前線的車夫,還有門衛、清掃工、擦地工、小吃部服務員、商 店店員、乘務員以及三分之一的產業工人。男人們則或在前線,或在鄰近的工廠忙活。女 性工人主要在生產線上工作,收入低於男性。戰爭期間物價平均上漲了1-1.5倍,一些食 品的價格漲得更多(如黃油漲了7倍,糖和鹽漲了4倍)。與此同時,工資收入增長卻要慢 得多(大約1倍)。 作者:列夫·盧里耶(Lev Lurie) http://www.kommersant.ru/doc/2493319 http://big5.tsrus.cn/eshi/2015/02/04/100_39687.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23543707.A.C2E.html

02/10 13:29, , 1F
為什麼禁酒呀??
02/10 13:29, 1F

02/10 14:44, , 2F
酒類需要使用糧食釀造,在戰爭時期這麼做相當浪費。
02/10 14:44, 2F

02/10 15:13, , 3F
中國古代,也屢次禁酒阿。只是...很難就是了。
02/10 15:13, 3F

02/16 00:30, , 4F
有種 M 型社會的感覺
02/16 00:30, 4F
文章代碼(AID): #1KsOsRmk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