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 中國上古史,有關西周國人議政的問題

看板historia作者 (暱稱)時間10年前 (2014/03/28 08:46), 編輯推噓6(606)
留言12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各位好,我是某高中歷史老師, 有個段考題目想就教於中國上古史的神人 題目很短,問說'周厲王被國人放逐後出現一段貴族共治的時期, 此段時期的意義是?' A.民本思想的起源 B.封建秩序的崩落 C.諸侯反抗的力量 D.天人感應的思想 出題老師答案給B,也的確,四個選項當中好像只有B比較合理, 課本(三民版)的編排上也把共和時期放在西周的衰亡部分來講, 不過,我比較傾向認為這題沒有正確答案。 雖然孩子們思考的深度與廣度可能不夠 但是,就我的理解(也可能是我理解錯誤), 國人議政的風氣難道不該與封建綁在一起嗎? 西周封建的產生其中一個背景是為了武裝殖民, 少數的統治者在短時間內要面對多數的被征服者 故周王分封宗族裡的兄弟帶著關係更疏遠的親戚們去到分封的土地上進行鎮壓與管理 故,國人雖然是平民,卻也被認為是統治集團的一部分, 因此國人議政的權利難道不該說是從封建的背景中產生出來的? 所以國人行使他的議政的權利,驅逐禁止國人議政的國君, 其實也應該是算是廣義的封建中傳統的一部分? 那回到選項上來看,B選項也就不能說是正確的??(不是崩落,而是維持了傳統?) 想了很久,決定要去跟出題老師討論一下, 不過想先確認一下自己對於國人的理解是否無誤, 因此,想請問各位神人們,對於西周時期的"國人",應該要作何理解比較適當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2.63.25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istoria/M.1395967604.A.B29.html ※ 編輯: leonado 來自: 203.72.63.253 (03/28 08:50)

03/28 09:53, , 1F
封建體制讓國人能夠說話 可沒給他們放逐君主的權力
03/28 09:53, 1F

03/28 09:55, , 2F
雖然之後也還有相似的例子 但終究是逾越了原來的體制規範
03/28 09:55, 2F

03/28 09:56, , 3F
關於國人的身份權力問題 自然要看杜正勝的周代城邦了
03/28 09:56, 3F

03/28 10:34, , 4F
四個答案都不好啊。出個「節制君權的意識」不是較好嗎?
03/28 10:34, 4F

03/28 10:51, , 5F
封建要崩落似乎應擺在諸侯退封君而行縣制的年代
03/28 10:51, 5F

03/28 10:53, , 6F
不過B也許是四個選項中勉強算進的一個
03/28 10:53, 6F

03/28 12:09, , 7F
推一樓。國人可以議政但沒到可以放逐君主的地步﹐這是一
03/28 12:09, 7F

03/28 12:10, , 8F
次貴族勢力的日益提高、導致厲王試圖復興王權而失敗﹐因
03/28 12:10, 8F

03/28 12:11, , 9F
此確實是封建體制在某種程度上的崩壞。
03/28 12:11, 9F

03/28 12:42, , 10F
國人算是貴族,如果是平民,就不是封建體制內
03/28 12:42, 10F

03/28 12:44, , 11F
厲王改革遭貴族反對而放逐的確算對封建制挑戰!
03/28 12:44, 11F

12/01 09:15, , 12F
許久以後回來看這一題,豁然開朗!
12/01 09:15, 12F
文章代碼(AID): #1JDCPqif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