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請不吝指教小弟的中通(一)課綱

看板historia作者 (齊格飛)時間11年前 (2013/05/29 22:04), 編輯推噓12(1207)
留言19則, 1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這是小弟自編的中國通史(一)指定閱讀 尚請各位板友不吝批評指教。 【齊格飛中國通史(一)各周指定閱讀】 http://siegfried777.pixnet.net/blog/post/96477565 授課範圍: 導論、考古與史前史、上古三代、春秋戰國、秦漢帝國。 指定教科書: 1.錢穆,《國史大綱》[修訂十五版]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1-11章。 2.伊藤道治等著,吳密察等譯,《中國通史》(台北:稻鄉,1990),〈中國社會的成立 〉、〈世界帝國的形成〉第一章。 9月13日 一、導論(一):課程介紹;何謂「中國通史」? 1.陳弱水,〈傳統中國史研究與臺灣史學的未來〉,康樂、彭明輝編,《史學方法與歷 史解釋》(北京:中國大百科,2005),頁44-53。原載於《當代》111 (1996),頁104 -113。 9月20日 二、導論(二):中國歷史的特質與分期 1.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76),〈關於中國歷史特質的一些看法〉, 頁271-284。 2.劉超驊,〈山河歲月─疆域開拓與文化的地理環境〉,邢義田主編,《永恆的巨流》 (台北:聯經,1981),頁75-122。 3.勞榦,《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台北:聯經,2006),〈中國歷史的週期及中國歷 史的分期問題〉,頁3-17。 9月27日 三、考古與史前史(一):神話傳說與中國考古學的發展 1.王孝廉,〈夢與真實─古代的神話〉,邢義田編,《永恆的巨流》(台北:聯經,198 1),頁239-300。 2.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1987),〈引論: 激烈反傳統與黃金古代觀念的破滅〉,頁1-27。 3.李濟,〈再談中國上古史的重建問題〉,康樂、彭明輝主編,《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 》(北京:中國大百科,2005),頁326-339。 4.張光直,《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台北:聯經,1995),〈對中國先秦史新結構的一個 建議〉,頁25-35。 10月4日 四、考古與史前史(二):中國文明的起源 1.夏鼐,《中國文明的起源》(台北:滄浪,1985),〈中國文明的起源〉,頁83-112。 2.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香港:商務,1997),〈“條塊”說〉,頁27-84。 3.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板橋:稻鄉,1993),〈中國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 性〉,頁1-25。 10月11日 五、中國古代國家的遺跡與文化 1.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1983),〈中國青銅時代〉,頁1-30。 2.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1983),〈從夏商周三代論三代關係與中國 古代國家的形成〉,頁31-65。 3.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1990),〈夏商周三代都制與三 代文化異同〉,頁17-40。 4.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昆明:雲南人民,1998),〈夏朝國家機 構的時代性〉,頁346-381。 10月18日 六、殷商的起源與發展 1.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1983),〈殷商起源文明研究上的一個關鍵 問題〉,頁65-90。 2.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1990),〈商代的巫和巫術〉, 頁41-65。 3.陳其南,〈中國古代之親屬制度─再論商王廟號的社會結構意義〉,《中研院民族所 集刊》35(1973),頁129-144。 4.江達智,〈遷都與繼統:商王盤庚的政治改革〉,《成大歷史學報》29(2005),頁1- 29。 10月25日 七、西周的封建制度與禮法社會 1.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1997),〈華夏邊緣的形 成:周人族源傳說〉,頁191-225。 2.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1992),〈西周封建的特質〉,頁479-50 7。 3.杜正勝,《周代城邦》(台北:聯經,1979),〈農莊社會結構與土地經濟形態〉,頁 47-92。 4.徐復觀,〈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躍動〉,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冊) 》(台北:華世,1979),頁1041-1058。 11月1日 八、春秋戰國(一):禮樂崩壞,會盟稱霸 1.杜正勝,《周代城邦》(台北:聯經,1979),〈城邦之沒落及城邦時代的結束〉,頁 123-156。 2.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1982),〈周東遷始末〉,頁83-115。 3.姚秀彥,〈春秋會盟新義〉,《淡江史學》3(1991),頁1-12。 4.許倬雲,〈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變動〉,邢義田、林麗月主編,《社會變遷》(北京: 中國大百科,2005),頁40-66。原收入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1982),頁 319-352。 11月8日 九、期中考試 11月15日 十、春秋戰國(二):合縱連橫,變法圖強 1.勞榦,〈戰國七雄及其他小國〉,《中研院史語所集刊》48:4(1977),頁619-667。 後收入勞榦,《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台北:聯經,2006),頁41-96。 2.杜正勝,〈「編戶齊民論」的剖析〉,王健文編,《政治與權力》(北京:中國大百 科,2005),頁14-41。 3.嚴耕望,〈戰國時代列國民風與生計─兼論秦統一天下之背景〉,邢義田、林麗月編 ,《社會變遷》(北京:中國大百科,2005),頁107-122。 11月22日 十一、春秋戰國(三):先秦學術思想概說 1.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1982),〈道統與政統之間─中國知識份子的 原始型態〉,頁30-70。 2.宋淑萍,〈淵源有自─先秦學術的萌芽〉,林慶彰主編,《浩瀚的學海》(台北:聯 經,1981),頁73-137。 3.李零,〈先秦諸子的思想地圖─讀錢穆《先秦諸子繫年》〉,清大歷史系、三聯書店 編輯部合編,《清華歷史講堂三編》(北京:三聯書店,2011),頁9-38。 11月29日 十二、秦漢帝國(一):秦帝國與皇帝制度的成立 1.邢義田,《秦漢史論稿》(台北:東大,1987) ,〈中國皇帝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頁43-84。原以〈奉天承運─皇帝制度〉為題,收入鄭欽仁編,《立國的宏規》(台北 :聯經,1982),頁29-87。 2.邢義田,〈秦漢皇帝與聖人〉,楊聯陞等編,《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 論文集》(台北:食貨,1988),頁389-406。 3.勞榦,《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台北:聯經,2006),〈秦的統一與覆亡〉,頁97 -117。原載於《中研院史語所集刊》48:2(1977),頁289-308。 4.管東貴,〈秦帝國「速崩」問題的檢討〉,劉翠溶編,《四分溪論學集:慶祝李遠哲 先生七十壽辰》(台北:允晨,2006),頁43-57。 12月6日 十三、秦漢帝國(二):西漢的治亂 1.傅樂成,《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1977),〈漢代的山東與山西〉,頁65-79。 2.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1982),〈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頁 453-482。 3.勞榦,《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論漢朝的內朝與外朝 〉,頁547-587。 4.蒲慕洲,〈巫蠱之禍的政治意義〉,《中研院史語所集刊》57:3(1987),頁511-538。 12月13日 十四、秦漢帝國(三):東漢的興衰 1.廖伯源,〈試論光武帝用人政策之若干問題〉,《中研院史語所集刊》61:1(1991), 頁1-27。 2.劉增貴,〈東漢的門第觀念〉,楊聯陞等編,《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 論文集(下)》(台北:食貨,1988),頁407-428。 3.陳啟雲,《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中華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豐,199 7),〈關於東漢史的幾個問題:清議、黨錮、黃巾〉,頁55-73。 4.林富士,〈東漢晚期的疾疫與宗教〉,《中研院史語所集刊》66:3 (1995),頁695-7 45。 12月20日 十五、秦漢帝國(四):漢代經濟 1.韓復智,〈兩漢經濟問題的癥結〉,韓復智編,《中國通史論文選輯(上)》(台北: 南天,1987),頁397-410。 2.許倬雲,〈漢代的精耕農作與市場經濟〉,陳國棟、羅彤華編,《經濟脈動》(北京 :中國大百科,2005),頁36-47。原收於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1982), 頁543-559。 3.林甘泉,〈「養生」與「送死」:漢代家庭的生活消費〉,《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 整合研究》(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7),頁537-559。 12月27日 十六、秦漢帝國(五):士風與選舉制度 1.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76),〈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論儒、道 、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與匯流〉,頁1-46。 2.鄭欽仁,〈鄉舉里選─兩漢的選舉制度〉,鄭欽仁編,《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 ,1982),頁187-211。 3.余英時,〈漢代的循吏與文化傳播〉,收入王健文編,《政治與權力》(北京:中國 大百科,2005),頁42-111。原收於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 ,1987),頁167-258。 1月3日 十七、秦漢帝國(六):秦漢帝國的對外關係 1.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1997),〈漢人的形成: 漢代中國人的邊疆異族意象〉,頁289-320。 2.管東貴,〈漢武帝經略北疆的戰略部署─兼論中國北疆問題的特性〉,《勞貞一先生 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商務,1986),頁533-562。 3.邵臺新,〈從出土史料看漢代在西域的經營〉,《輔仁歷史學報》6(1994),頁37-65 。 1月10日 十八、期末考試 -- 歷史系是一個神秘的系,它可使狂者愈狂,狷者愈狷,笨者愈笨。在我沒進去 以前,我聽說這系最好;等我進去了,我才發現它好的原因。原來它是台大那麼多 個系中,最容易混的一個系:上上課,抄抄筆記,背一背,就是成績甲等學生;逃 逃課,借抄筆記,背兩段,就是成績乙等學生;不上課,不抄筆記,不肯背,也不 難及格,就是丙等丁等學生,李敖之流是也! --李敖《傳統下的獨白‧十三年和十三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4.11.172

05/29 22:27, , 1F
里仁出版的書也不錯 秦漢史(增訂版)
05/29 22:27, 1F

05/29 22:27, , 2F
魏晉南北朝史(增訂本) 隋唐五代史
05/29 22:27, 2F

05/29 22:28, , 3F
感謝推薦

05/29 22:52, , 4F
教學對象是?歷史系大一學生?
05/29 22:52, 4F

05/29 22:55, , 5F
理論上是大一中通課用 但我其實沒在教書XD
05/29 22:55, 5F

05/29 23:38, , 6F
我覺得國史大綱是一本好書,可是現在這時代還要拿他來當
05/29 23:38, 6F

05/29 23:39, , 7F
主要教科書,總覺得那裏面的「歷史精神」不太合適
05/29 23:39, 7F
因為 也沒有其他教科書可用啊Orz 台灣的中國史學界很不愛寫教科書

05/29 23:40, , 8F
我的意見是﹐書單中太多20多年甚至30多年前的書了...特
05/29 23:40, 8F

05/29 23:41, , 9F
別是古代史﹐會缺很多考古新發現的補充和更正的。
05/29 23:41, 9F
懇請介紹書目

05/29 23:45, , 10F
錢穆的史觀..
05/29 23:45, 10F
台灣的史學界不是很愛溫情與敬意^.< 常常都要對老師、學長姐有「禮貌」與「態度」不是嗎XD

05/29 23:47, , 11F
李峰的書《西周的滅亡》和《西周的政體》可以多參考
05/29 23:47, 11F

05/29 23:48, , 12F
中華書局《殷周秦漢史學的基本問題》和劉麗的著作也是
05/29 23:48, 12F

05/30 00:14, , 13F
大陸學者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波峰與波谷》
05/30 00:14, 13F

05/30 00:24, , 14F
也提供給你參考 後者是給大眾看的著作 比較簡單
05/30 00:24, 14F
感謝推薦

05/30 00:49, , 15F
不過中通不太可能上三個學期吧XD
05/30 00:49, 15F
台大 師大 東華 東海中通上四學期 政大 東吳中通上五學期 ※ 編輯: youngleft 來自: 112.104.11.172 (05/30 01:00)

05/30 01:39, , 16F
一般不是都兩學期嗎?
05/30 01:39, 16F

05/30 06:56, , 17F
台大的中國史一到四 用 錢穆的書當教科書 也只有閻鴻中
05/30 06:56, 17F

05/30 06:56, , 18F
的中國史一
05/30 06:56, 18F

01/01 21:54, 5年前 , 19F
里仁出版的書也不錯 秦 https://daxiv.com
01/01 21:54, 19F
文章代碼(AID): #1HfWhlqD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