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清末中國敗給西方然後...

看板historia作者 (無想流流星拳)時間14年前 (2009/12/22 01:52), 編輯推噓5(503)
留言8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stoneruler (石皇)》之銘言: : 想到一個傻問題 清朝敗給西方列強之後 : 開始出現眾多聲浪主張學習西方科學或者文化 : 不管中體西用 OR 船堅砲利 OR 維新運動 : 基本上都是主張學西方的某樣東西 : 那為什麼當宋末被遼 金 蒙古 大敗的時候 : 沒有人出來主張中國應該向這些由遊牧民族學習 把中國社會改成遊牧社會 : 放棄儒家文化全盤接收草原文化 OR 引進蒙古的制度每過幾年來辦個草原大會選可汗? 從來都有在學. 最基本的是騎兵, 騎兵這玩意是遊牧民族才有的, 農耕民族都是 用戰車, 光是使用騎兵本身就已經是向草原民族學習了. 而胡服 就是那些方便作戰騎馬的衣服, 而不是傳統的寬袍大袖, 穿到像 日本公主那樣的樣子去打仗. 至於「儒家文化」也是士大夫所愛, 不等於全部人都愛, 在南宋 的時代就是佛教文化相當繁榮的時代. 也是一種向外學習. 西方人是農耕文明, 清朝的漢人也是, 那並不是改為學習另一種 不同的生活方式, 工業化也是在農耕文明的底盤上發展出來的. 遊牧民族是因為地理而遊牧, 不是喜歡遊牧才遊牧. 也不是喜歡 改造就能改造的. 西方文明是因為適用而被引用, 而不是盲目地 模仿, 選大汗就是盲目地模仿, 有大汗制度是因為在大草原上很 難建立緊密的官僚制度或者用血緣維持的封建制度, 是因為有需 要才會有大汗, 而不是為了有而有. 而對於定居的農耕民族而言 , 官僚制度或者封建制度都更合理. 農耕文明要變成善戰也是像希臘的斯巴達那樣, 而不是像蒙古那 樣. 近代會把矛頭指向儒家只是一些憤青言論, 而激進的憤青言論甚 麼時候也有, 沒有被記錄下來只是沒有被紀錄下來, 不等於沒有 人說過, 像魯迅這種說「漢字不亡中國必亡」的言論, 如果他不 是活在清末民初, 別人聽了也只會當他是白痴, 這樣的言論當然 就算說了也不會被記錄下來. 魯迅可以大叫漢字不亡中國必亡, 是因為那時候恰好有一堆人覺 得他說的好像有點道理而不是單純的瘋言瘋語, 再瘋狂的說法都 有人說過, 只是這些人九成會被當是精神病, 而不會歷史留名而 已.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 編輯: chenglap 來自: 218.252.90.21 (12/22 01:57)

12/22 02:22, , 1F
推 有些優點當然有學 可是農耕或游牧是被地理環境限制
12/22 02:22, 1F

12/22 08:59, , 2F
推,優點通常是配合週邊條件而起,而非四處皆然
12/22 08:59, 2F

12/22 08:59, , 3F
蒙古最後分崩離析也是在於草原大汗繼承制不能長久
12/22 08:59, 3F

12/22 09:34, , 4F
大推
12/22 09:34, 4F

12/22 15:24, , 5F
漢文化長期歷史上將周邊文化混入本身..清末差異太大@@
12/22 15:24, 5F

12/22 15:46, , 6F
同意這篇觀點
12/22 15:46, 6F

12/22 16:59, , 7F
12/22 16:59, 7F

12/24 08:35, , 8F
所以其實東西方文明差異, 不及遊牧和農耕文明差異大.
12/24 08:35, 8F
文章代碼(AID): #1BBxNZv_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