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新學說:中國人源於200萬年前非洲古猿

看板historia作者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時間16年前 (2007/11/16 00:44), 編輯推噓9(9012)
留言21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新學說:中國人源於200萬年前非洲古猿 (華翼網新聞中心 - 科學教育校園新聞) 2005-12-06   中國的歷史常被稱為“上下五千年”,可這在整個人類演化史中卻只是 短暫的一瞬。五千年前的中國人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日前,“巫山人”、“ 藍田人”、“和縣人”的發現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黃萬波 研究員透露,在三峽地區的最新考古挖掘出的石器和動物化石証明中國古人 類應當源於200萬年前的非洲古猿,而這一新的學說將有望推翻中國人起源於 13萬年前非洲古人類的“夏娃”學說。 (LQY曰:所以按照黃萬波的假設,中國人的祖先一樣是從非洲來,只是早了187 萬年而已.)   早晨2小時模擬人類進化史   說起人類的進化歷史,無疑是漫長而枯燥的。“雖然從猿進化到人有幾 百萬年的歷史,但是現在我們在早晨起床後的2小時就能模擬出人類發展的幾 個階段。”資深的古人類學家黃萬波首先用了一個最簡單的比喻來解釋人類 的進化史。   人在早上起床前,相當於700萬-500萬年前還處於前人階段的古猿;起床 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床走路,這“關鍵性”的一步就邁入了500萬-300萬年前 開始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階段;然後開始用餐具吃早飯,這就揭開了300萬- 200萬年前直立人使用工具的序幕;等到出門上班與同事交流,200萬年以後 擁有自我意識的現代人就誕生了。   200萬年前中國人從非洲走來   從1985年在巫山龍骨坡發掘到一段距今約204萬年的“巫山人”下頜骨牙 齒化石至今,黃萬波已經在三峽地區進行考古工作20多年。但有專家對龍骨坡 遺址出土的人類化石提出了質疑,到底“巫山人”是猿還是人?   今年10月,由黃萬波帶領的考古隊在巫山廟宇鎮龍骨坡古人類遺址現場的 考古清理中,發現了距今200多萬年前的古老石器。同時,還發現了與其時代 相同的劍齒虎、山原貘和現代大熊貓的祖先小種大熊貓等116種哺乳動物的化 石,這也是我國古人類化石點中發現動物化石最多的地點。   黃萬波介紹,在非洲這個“人類起源的聖地”,目前幾乎能找到人類從最 初的古猿演化到現代人的系統完整的化石証據。而在中國的長江流域大三峽地 區,則只發現了200多萬年前的巫山人、湖北建始人、170多萬年前的元謀人、 115萬年前的藍田人、35萬年前的南京人、30萬年前的和縣人、十幾萬年前的 長陽智人等古人類遺跡。時間跨度從200萬年到1萬多年的化石証據都沒有間斷 ,如果算上巴文化就可以延續到現在。   演化新說推翻“夏娃”起源理論   黃萬波介紹說,人類的起源有兩個概念,即人類的起源和現代人的起源。   前者是指從猿到人的起源,目前的出土化石証據証明最早的人類起源是在 非洲。而對於現代人的起源卻是上世紀80年代末將DNA分析的分子生物學方法 引入考古學後得出的“夏娃”學說,即現代人的共同祖先是非洲的“夏娃”, 13萬年前走出非洲的人種擴散到世界各地。他們的後裔在3萬-5萬年前來到中 國,所到之處,將原有的人群全部取締。這一學說至今仍在歐洲被廣泛接受。   黃萬波透露,雖然在很多地點都發現了化石材料,但至今在大三峽演化的 後期都沒有“夏娃”進入的痕跡。如果在3萬-5萬年左右“夏娃”進入取代當 地人,應該留下基本的化石和文化意識痕跡。“在非洲有一種手斧從150萬年 到幾萬年都有,而且越來越規范化。如果3萬-5萬年左右有來自非洲的‘夏娃’ 遷入,應該留下文化,但從很多地點發掘都沒有發現,相反出土的更多的卻是 大三峽人類200萬年來連續演化而一脈相承的文化系統痕跡。” (LQY曰:化石就算了,"文化意識痕跡"?這是啥鼕鼕?前者還可以說是一個證據, 但無論從那個角度看,"文化意識痕跡"都是主觀的東西,而科學允許用主觀認定 的方式來作為證據嗎?-_-)   而在此次考察中還發現了一些比較破碎的古人類頭骨的頂骨、枕骨等部分 材料,雖然初步斷定其年代只有幾萬年,但對研究現代人的起源有較大的科學 意義。研究結果,有望在明年公布。   長江三峽是中國人演化的搖籃   曾於今年8月到東非大裂谷進行科考活動的黃萬波介紹,根據非洲科考和 三峽發掘的成果他最終可以肯定“非洲東部大裂谷稀樹草原環境是人類起源的 搖籃,長江流域大三峽森林河流環境是人類演化的搖籃。”   黃萬波說:“長江大三峽地區200多萬年前還是盆地,而現在的地貌是形 成於5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由於劇烈的造山運動和山水的侵蝕, 形成了山高峽窄、地勢險峻的峽谷特征,西方外來古人類文明是不容易越過如 此艱險侵入到這個地區,而且也不容易受到惡劣氣候的影響,因此一直保持比 較穩定的環境。” 正是從這裡走出了巫山人、建始人、元謀人、藍田人等。   黃萬波表示,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長江大三峽將會成為200萬年來中華 民族和中華文化的母親河。 http://0rz.tw/fd3gJ -- 考古學不是我的本行,不多做評論.但考古學本身是講究科學證據跟研究方式的, 沒來由的冒出一局"文化意識痕跡"這種鼕鼕,咦?中國大陸的考古學研究什麼時 候效法德國納粹黨的亂搞方式了? -- 作者外出取材,下回休刊. http://gps.wolflord.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7.31

11/16 01:20, , 1F
文化意識痕跡指的是原始人類的工具紋飾等東西...
11/16 01:20, 1F

11/16 01:21, , 2F
那不是主觀而是客觀的,現代生物學家也用文化來區別
11/16 01:21, 2F

11/16 01:22, , 3F
非洲各個猩猩群體...
11/16 01:22, 3F

11/16 01:25, , 4F
黑猩猩群體的區別應該是"生活習性"跟"血緣關係"吧?
11/16 01:25, 4F

11/16 01:26, , 5F
難道他們還有分回教佛教這樣的文化差異性嗎?^^a
11/16 01:26, 5F

11/16 01:30, , 6F
文化可大可小 不同地區黑猩猩是有文化差異的 ^^
11/16 01:30, 6F

11/16 01:31, , 7F
但"文化差異"本身是可以看得出來的,但那個名詞是"文化意識痕跡
11/16 01:31, 7F

11/16 01:32, , 8F
至少這個名稱看起來很怪,誰知道英文是什麼?或許翻譯有問題
11/16 01:32, 8F

11/16 01:33, , 9F
因為這個名詞就中文來說頗為詭異,那也許是國立編譯館的錯
11/16 01:33, 9F

11/16 01:45, , 10F
這就是一源說和多源說之爭 老實講支持多源說的證據很弱
11/16 01:45, 10F

11/16 01:45, , 11F
中國的學者幾乎一面倒支持多源說 跟心理因素可能脫不了關係
11/16 01:45, 11F

11/16 02:19, , 12F
最簡單的問題,中國人如果那麼早就和非洲人分開演化,理應有
11/16 02:19, 12F

11/16 02:21, , 13F
生殖的隔離產生。還是中國想做非洲->中國->全世界的大夢。
11/16 02:21, 13F

11/16 07:43, , 14F
單源說是有疑問,但中國不搞多元說你以為他們文章還上得了
11/16 07:43, 14F

11/16 07:44, , 15F
國際期刊?很多中國研究者要研究中國特有品才能有國際地位
11/16 07:44, 15F

11/16 08:29, , 16F
搞單元說也能上國際期刊,畢竟社會科學類型的國際期刊並不排斥
11/16 08:29, 16F

11/16 08:30, , 17F
要用什麼主題.科學家所遇到的最大麻煩其實是"經費",這往往是要
11/16 08:30, 17F

11/16 08:31, , 18F
政府做最主要的輔助的,而很多國家對這方面卻很小氣:P
11/16 08:31, 18F

11/16 09:21, , 19F
有些人說就連猴子都有"文化差異",日本某溫泉猴發明了東西先洗
11/16 09:21, 19F

11/16 09:22, , 20F
過再吃,40年前只有牠一隻這樣做,現在已經傳播到整群猴群了,據
11/16 09:22, 20F

11/16 09:23, , 21F
說這就叫文化,只有日本的某群特定猴群才有的習慣。 ^_^
11/16 09:23, 21F
文章代碼(AID): #17F7UBlm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