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發問] 請問北洋水師提督的任用

看板historia作者 (Just a game)時間18年前 (2006/06/05 16:1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yinou (小諾子)》之銘言: : 當時堂堂東亞第一大水師的提督 : 居然是給一個不懂海戰的陸軍軍官丁汝昌來當 : 真的只是因為他是李鴻章的淮軍嫡系人馬,剿捻有功嗎? : 相較之下,定遠艦的管帶劉步蟾 : 不但留過洋,對於現代化的軍事思想,以及海軍事務 : 還有訓練統率方面,能力都強過丁汝昌 : 為何不是劉步蟾來統率呢? : 是因為官場輩份關係? : 加上丁汝昌是李鴻章的淮軍嫡系人馬,剿捻有功嗎? 唐德剛 (1994) 認為:   清末中國新式海軍籌建之初,議者紛紜,然以淮軍 智囊、曾任駐法公使的薛福成所論最為中肯。薛氏主張 中國海軍應分為北洋、南洋、閩粵三大艦隊、四十八船, 分建合操。北洋艦隊由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負責監督與建 設,以拱衛京師門戶。南洋艦隊則由兩江總督南洋大臣 統率,以防衛東南沿海及長江內外。閩粵艦隊則由兩廣 總督負責,保衛東南沿海。——此一三分制,至今未改。   此後李鴻章及總理衙門複參照洋員建議,將新建海 軍按英制訓練,德制統率。英國海軍制度系由海軍上將 三人,分工合作聯合指揮。德制則聽命與海軍總司令一 人也。   中國海軍指揮既取德制,而海軍亦如陸軍,聽命于 省級封疆大吏,則中國之“海軍上將”(admiralty) 亦取省級“提督”制。迨新式海軍成立,舊制水師撤銷, 李鴻章乃調身經百戰、守身廉潔篤實之前淮軍水師提督 丁汝昌,轉任海軍提督,統率北洋艦隊。南洋與閩粵管 帶最高官階僅至總兵,無提督銜也。說者或譏鴻章以陸 軍統海軍,為戰敗原因。殊不知擊敗中國之日本聯合艦 隊指揮官伊東佑亨亦是由陸轉海,與丁汝昌無異也。民 國時代國共兩党建設海軍,何一而非由陸轉海哉?持此 論者,狃於皮相之說也。 引用自: 唐德剛,<「甲午戰爭」百年祭>,《傳記文學》, 65:2=387,83.08,頁15-23 當時中, 日兩國初建海軍, 自然缺乏海軍人才, 從舊制水師中挑選將 領, 也是合理之至. 像劉步蟾, 林永升等英國留學生, 或是鄧世昌等馬尾 學堂畢業生, 雖然具備海軍專業知識, 但缺乏實際作戰經驗, 更沒有任何 戰功, 擔任提督, 怎能讓湘, 淮軍中戰功赫赫的將領們心服? 不過, 既然中, 日最高指揮官都是取名不取實, 那麼甲午戰爭時, 兩 國實際指揮官是誰呢? 這就有一些爭議之處了. 在 20 世紀早期的史書, 一般認為北洋海軍的實際指揮官是英員泰樂爾 (William Tyler). 但後來 發現, Tyler 僅為一小學尚未畢業的商船水手, 絕無指揮大艦隊作戰的能 力. 北洋海軍的實際指揮官, 應為定遠管帶劉步蟾. 至於日本聯合艦隊的 指揮官, 一般則認為是浪速艦長東鄉平八郎. Wikipedia: 劉步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A%89%E6%AD%A5%E8%9F%BE 東鄉平八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9%84%89%E5%B9%B3%E5%85%AB%E9%83%8E -- http://jcyang.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00.107

06/05 17:58, , 1F
克倫威爾的三位海軍名將,在受命之前也根本不是海軍出身
06/05 17:58, 1F
※ 編輯: washburn 來自: 140.112.200.107 (06/05 18:53)
文章代碼(AID): #14W-XH5l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