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代PO)112年北大社工所上榜心得

看板graduate作者 (小七)時間1年前 (2023/04/24 00:1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一、背景資料 我大學主修幼兒教育系,在實習過後認為自己無法接受長期在園所工作,與家人、朋友討 論過後,決定轉換跑道往公職考試的方向努力。經各家補習班比較後,最後選擇高點的社 會行政國考班。對自制力較不好的我來說,在家裡很容易因為心情鬆懈而念不下書,因此 最後選擇網院的方式上課,除了能夠安排自己有空的時間去讀書之外,在網院中能夠感受 到大家在認真上課的氣氛,增加自己讀書的專注度與積極性。這次會選擇考研究所,除了 增加自己考場練筆的次數外,也想藉研究所累積自己在社會工作領域的專業,並在今年有 幸考取北大社工的碩士班。 對於同時準備研究所和國考,我認為有以下優點: (1) 研究所大多只考社會工作與社會研究兩科,這些也是國考的科目,不用另行上課準備 。 (2) 透過研究所考試,可以檢視自己的程度與不足,了解自己的程度與需要加強的部分。 (3) 正式考試的壓力可以轉變成讀書的動力,讓自己的準備過程更有目標,不容易分心。 附上成績: https://imgur.com/a/DTF6py2 二、準備方法 (一)上正課(110年6月~111年4月) 因為我是非本科生,我一開始最重視就是先把課讀熟,我會將一天分為早上、下午、晚上 三個時段,通常一天選擇兩個時段去上課,剩下一個時段來做課前預習和課後復習。在課 程期間,我覺得滿重要的是保持早睡和運動的習慣,我每天不會超過11點上床睡覺,並且 一周至少會到球場打籃球3次,這讓我在上課的過程中能維持較好的精神,不會因為打盹 導致吸收效率不佳。 (二)複習+整理筆記(111年4月~111年11月) 正課上完後,收到了要去當兵的通知,因為不想為中斷我的讀書進度,我事前有申請服替 代役,並計畫利用服役的下班時間進行課程的複習。 在這段時間,我從頭再讀一次講義,並且將重點抓下來,再重整為一份新的筆記,因為老 師給你的講義內容是他自己整理的架構,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透過自己重整架構出來的 才是屬於你自己的知識。 我這邊特別建議可以使用notion來進行筆記的整理,不但可以將相似的概念進行連結,也 可以透過手機、平板隨時看筆記內容,減少攜帶紙本筆記的麻煩。 (三)考古題練習(111年12月~112年3月) 考試前開始進行考古題的練習,將各所近5年的試題都寫過一遍,我認為一開始整個答案 都寫出來,這樣才會知道自己的論述是否完整,並且盡量寫到第三頁,因為上考場容易因 為緊張或時間導致寫得篇幅縮短,若平常就習慣將篇幅擴張,正式考試時就不用擔心篇幅 不夠。 在確認寫作沒問題後,大概考前一個月開始就可以用寫標題的方式進行快速、大量的練題 ,此時的重點在於盡量增加自己看過的題目,這樣看到考題的時候就不會緊張,並且能夠 快速地規劃好該如何作答。 此外,由於社會工作是一門關注社會的專業,老師在出題的時候經常會以近期社會議題為 方向,所以我建議在練題外的時間推薦可以看社區發展季刊或是新聞,了解最近研究的主 題與時事,有助於對考題的理解。 三、各科目準備重點 (一)社工:社會工作的重點在於使用理論進行論述,因此詳讀各種理論我覺得是很重要的 ,並且在作答時要把關鍵概念寫出來,這樣老師才能很快知道你有沒有抓到重點。此外, 社會工作的考試經常會出現要設計團體方案的題目,因此我建議至少要上網找一個團體方 案的模板(不管是老人、身障、兒童等都可以),這樣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很快地寫出架 構,不用在設計架構上浪費時間,以108年的考古題為例: 1.試以地方政府社福中心社工員為例,說明如何利用社區工作方法,開發轄區內弱勢家庭 支持服務之相關福利資源? 這題就可以用社區工作為社會工作的三大方法當開頭,並從社區可能具備的人力資源、物 力資源、財力資源、知識與資訊資源、社區關係與組織能力等進行主要論述,最後以社區 活動必須凝結社區意識,並且由下而上共同努力才有成效做結尾。 2.以某一類身心障礙青少年為對象(自行選擇障礙別),目標為增強青少年的自我效能,設 計一個團體方案,內含應包括團體的結構,以及預期的團體階段。 這題可以用團體工作的處遇性團體和任務性團體區別為開頭,並設計一個具體方案(包括 團體名稱、目標、對象、6~8次活動)為主要論述,並以社會工作者應在當中擔任什麼樣的 角色做結尾。 我覺得劉文定老師的講義整理很詳細,講課的過程也會加入一些自身實務的經驗,讓整個 處遇的過程聽起來更有畫面感。值得一提的是,老師會在每個章節開始前分析近幾年的考 題趨勢,讓我在準備時能知道高普考、地方特考、研究所等不同考試要側重的地方,對於 我在備考的規劃上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對於自己的作答沒有信心,我建議可以參加申論寫作班,劉文定老師在開頭會分析不 同科目的命題趨勢,並講解如何去判讀題目,作答應該如何分段、下標等,我覺得這是讓 我能夠得到好成績的關鍵。畢竟考試除了將知識吸收之外,還考驗了考生將知識輸出的能 力,而申論寫作班是幫助我整理完整架構的關鍵。此外,老師也很樂於幫考生批改題目, 我覺得這對成績的改進是很有幫助的,因為你如果不知道你自己錯的地方以及該如何修正 ,不管練習了再多題也很難有所進步。 (二)社會研究法:研究法我認為範圍是比較固定的,重點是要掌握每個章節主要概念,包 括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的區別、四大隨機與非隨機抽樣法、信度效度的測量、各種問卷類 型、調查研究法的差異(訪調、電調、郵調、網調)、實驗研究法、各項質性研究(深訪法 、焦團法、田野研究、紮根理論)差異、統計分析計算研究倫理等。以上除了統計學的部 分需要進行計算外,其他題目的變化性都不會太大,我自己是會在各章節的概念都會準備 一個實例,除了可以擴充答案的篇幅外,也能讓老師清楚知道你是否了解這個概念。張海 平老師上課時,在每個章節都會用表格或者圖示的方式講解,表格可以很明確地展現出各 個研究方法的相同與相異處,圖示則是能將抽象的概念更具體的呈現,加速理解的過程。 另外,我覺得將專有名詞的英文記起來真的很重要,因為出題老師在命題的過程中,使用 的中文翻譯可能會與你讀的參考書不一樣,但後面的英文一定會相同,將英文翻譯記好就 不會發生看不懂題目的問題。 近期我覺得常出現的題目是有關倫理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多加準備,具體如下: (1)某社會局針對其縣市內的弱勢家庭提供服務,主要針對家庭議題為經濟匱乏和親子衝 突者,社工員協助連結社會資源和提供親職教育以促進親子關係,方案的目標是提升生活 品質和親子關係。該單位想要探究「所提供的服務」與「案家改變」之間的因果關係,請 陳述可採用的研究設計為何?並請規畫該研究進行之步驟。請陳述在上述研究中確保研究 倫理的方法。(112年) (2)文化敏感度是社會工作研究和實務的一個重要議題。假設你正在規劃一項吳佳者生命 經驗的訪談研究,請問有哪些具文化敏感度的作法,利於招募和維繫研究參與者?請舉出 五種具體策略,並詳細說明之。(110年) (3)為遵守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倫理規範,研究者須在資料蒐集前先預想好研究 參與者在受訪/受試中與後所產生的風險與傷害,並在其受訪/受試前向研究參與者說明相 關的研究資訊與權益保障。試問,若今天想進行一個男性收容人社會復歸前導性研究,這 個研究對這群研究參與者造成之風險會高於微小風險嗎?若要設計此研究的知情同意書, 其內容應包括哪些才能落實知情同意之倫理規範。(109年) 另外,老師也很有可能會從考古題當中出題,像109年和111年的社會研究法就出了很類似 的題目,若有做過考古題就能在腦中馬上浮出答題架構。 (1)每個研究者都帶著自己的經驗開始研究,但是面對既有的經驗,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 有著不同的立場。例如,現象學強調質性研究者需要「懸置」自己的「前見」,而不是強 調「排除」自己的「偏見」。請解釋並舉例說明「懸置前見」的意義。(111年) (2)量性研究中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關係要保持客觀中立,而質性研究中研究者與被研究 者的關係則要「互為主體」,請問什麼是互為主體?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要將自己的主 觀經驗加以「懸置」或「存而不論」(bracketing),請問什麼是「懸置」?請問「互為主 體」與「懸置」這兩者如何成為好的質性研究的要求?(109年) 四、給考生鼓勵的話 考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就喪失鬥志,因為能考上除了自身實力之外 ,有時候還有一些運氣成分。但也不是說不用努力練習,只有堅持不斷的累積實力,當機 會到來的時候才能有力氣抓住 ,並成就考上的榮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1.12.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682266651.A.018.html

04/24 22:19, 1年前 , 1F
push
04/24 22:19, 1F
文章代碼(AID): #1aHLeR0O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