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8資工所上榜心得(代po)

看板graduate作者 (Near)時間5年前 (2019/03/24 17:55), 編輯推噓21(2103)
留言24則, 21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文長慎入,因為醞釀很久是真的很長,打了超過十個小時 (一)背景: 本身124資工系應屆考生。 大學過得有點頹廢,大概就是過著「晚上打電動,白天自行宣布停班停課,下午美食巡禮 」的無限loop。 當時在班上我們有個小群體放學超愛到處踩拉麵店的;可惜到了大三一個休學一個移民國 外了,當時瞬間少了一種歸屬感一度有休學的衝動。 推甄的部份我是果斷放棄的,主要沒有專題跟比賽的加持系排又普普(3x%)覺得推不上 理想的學校,其次,是當年考大學的經驗。在學測放榜後為了弄面試資料造成後來指考準 備不佳所以上榜後就直接放棄指考了。就有點像黃子嘉老師說的「手裡拿著橘子,你就讀 不下去了」、「萬念俱灰的人最強」。不過考量到找教授的問題,可能還是要自己評估一 下,或是參考黃子嘉老師說的「推甄不用推保底免得推上不想念的又來影響你準備考試的 心情。考試就要了不然可能直接加365」 (二)戰績: 台大資工: 數學:55 計系:46 資演:60 英文:30 總分:164.8 結果:落榜 台大電機丙: 數學:69 計系:38 英文:44 總分:157.4 結果:備14 清大資工: 數學:79 計系:38 總分:117 結果:備12 交大資工: 數學:62 計系:66 資演:45 總分:173 結果:甲組備3、網工正取 成大資工: 數學:95 計系:59 資演:76 總分:230 結果:正5 中央資工: 數學:79 計系:83 資演:88 總分:250 結果:正2 (三)動機︰ 我是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報補習班的。起初的報考動機其實有點可笑,一方面是受到升學 主義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在逃避。因為不知道自己大學除了很多的通識跟共同必修外到底 學了甚麼東西。所以不敢直接進入職場想繼續躲在學生光環底下「思(ㄊㄠˊ)考(ㄅㄧ ˋ)人生」。一直要到三升四暑假開始找實習還有跟北科幫一起準備研究所才知道自己在 追求甚麼跟期待甚麼。不過其實資工讀到後面接觸越來越多專業野心就會開始變大,想要 開發自己的系統跟參與開源專案開發。 (四)時間: 二升三暑假,當時上了三科面授os、計組、離散,當時由於沒有氣氛。所以就只是上課聽 回家也沒做題目,常常還會因為晚上電動打太晚上課打瞌睡,然後回家就開始打電腦了。 要問我這個暑假有甚麼收穫大概就是戰車世界練滿兩條戰車線。 三上三下,當時只上了ㄧ科線代tkb,但是上了一年只聽到7-2,差別在於是上數位所以在 預約下次上課前會回家思考跟寫一些題目。但是兩堂課平均間隔1.5週所以會有一些基本 的觀念,但是無法累積熟練度。 大四暑假7~10月,這時有點瘋狂,我是直接上5+1科含續聽,演算法沒上報了數位。為了 逼自己趕上進度。所以這個時候全部都是上面授/公播課,大概在9月中~10月中因為當時 卡到畢業專題發表所以正課最後這一個月幾乎沒辦法專心上課導致上課效率有點差。並且 也錯過了正課跟題庫班中間的空檔。沒有機會在題庫前回過頭把跳過的章節補起來。 四上10月~考前,把剩下的演算法聽完,然後盡量跟著題庫班進度複習。考古題的部份剛 開始的時候大概一個禮拜一年(某間學校的其中一年),最後ㄧ個月熟練後訂正比較快大 概一個禮拜三年。 (五)各科上課心得: 關於每個科目特性跟準備方法版上須多強者分享就不贅述,所以會針對每個老師上課方式 來跟大家討論,跟給大家一些我比較主觀的看法。參考書的部份除了os有看恐龍本其他都 是看大碩的資料然後上網google跟看一些國外網站然後跟別人討論。 科目(正課老師/題庫老師) i.線性代數(黃子嘉/林立宇): 黃子嘉的現代課我真心推薦,正課內容的部份有他自己的一套編排方式,所以上起來會特 別有連貫性,再來就是他會把定義得來龍去脈講得很清楚;所以跟著他的節奏你會慢慢知 道數學在玩甚麼。但是在第八章的時候還是會讓你很想死,尤其是在實複數不同調的部份 。上課方式建議大家印一份漂亮的筆記因為內容已經不會變了(嗚嗚),然後多抄一些子 嘉口頭講的東西,這部份大多是課本的Note對於理解定義的龍去脈有很大的幫助,還有就 是一些常見的觀念題。個人不推大碩的筆記,排版是很優美但是內容比較舊上課的時候常 常會找不到內容而且常常抄錯。 題庫部份子嘉跟立宇我只各上3堂課。我個人覺得子嘉的內容比較舊也比較偏幾乎都是數 學系考題可以直接略過,看一下每一章前面的重點整理就好,或是你很強想要深入挑戰, 不然很容易跟不上他上課速度然後一直在抄答案。立宇的課你可以聽到一些不一樣的解題 思維跟策略,該提的重點都會提到然後幫你整理,建議是在剛上完正課寫了一點題目似懂 非懂的時候聽。等到考古題刷多的時候會開始覺得他講的內容偏簡單,聽一聽會ㄧ直很想 快轉。然後,咻的一下又會有一些神奇的技巧被你略過。 ii.離散數學 (黃子嘉、林緯/林緯): 離散的部份我暑假是邊上子嘉公播課邊上林緯面授,所以才會說暑假上5+1。 先說子嘉的部份我覺得上起來沒有像線性代數有這麼大的感動。可能是科目特性本身就很 分散聽起來不會有承先啟後的感覺。再來就是子嘉的邏輯講的比較少,但是最近人工智慧 熱起來出題的頻率並不低。但是不得不說他的課本真的很棒我覺得比原文書還猛。 林緯方面,重點整理得很清楚,該講的證明也會說,但是還是會傾向讓你把技巧背起來。 他的課我覺得節奏比較快如果基礎不好聽起來會比較辛苦,好處就是他不會加課會照進度 走完,不會讓你到後面感覺像一個禮拜上12科。另外上他的課常有一些神奇的解題技巧特 別在邏輯的地方。講義編排個人覺得不太喜歡重點整理很完整但是查閱不太方便。題目蒐 集比較新但是詳解有時候看起來頗ㄏ;另外會有專欄蒐集奇怪的考題像是國安局,都滿有 挑戰性的心有餘力可以拿來玩ㄧ玩陶冶性情。一言敝之就是「課上很棒,講義待加強」 題庫部份沒有上過立宇所以無法評論。林緯部份會拉近三年的題目,然後每章前面會有重 點整理像是章節架構圖(覺得整理的還不錯),問題還是像正課那樣。 建議大家試聽看看哪個比較適合,我個人的話會傾向聽子嘉/立宇正課打底,題庫再接林 緯吸收不同的技巧。子嘉的缺點是會找不到人問問題。以我們這群都是自己討論討論不出 來在全部丟給我讓我拿去問林緯。因為只有我上林緯。他們都說「我是異教徒,子嘉唯一 信仰」 iii作業系統(洪逸/洪逸): 筆記真的很猛,如果沒補習建議無論如何都要弄到一本。上課的話是出了名得筆記地獄手 速之快無人匹敵。上課的話建議大家弄到一本筆記上課的時候抄註解(黑板上沒有的東西 )回去看著這份筆記思考重新整理。不是重抄喔這沒甚麼意義而是要用你理解的方式重新 翻譯一遍。這對後續寫申論題有很大的幫助。個人覺得在正課不需要特別去練題目,還是 著重於理解可以往深入的去想往實作想,然後拿著問題一直去黏洪逸。只是他也不見得答 的出來因為實作的東西各家都不同,又一直變來變去。 這科我還是建議搭配恐龍本看(ps:恐龍本disk排班process排班還有deadlock 這種考操 作可以跳過,synchronous也建議跳過然後以洪逸筆記為主,因為恐龍本一直再刪減這一章 ),有一些發展的來龍去脈我覺得洪逸講的不是那麼完整。另外像file system 跟securi ty洪逸講的不是那麼多清交又挺喜歡考得。 如果大學沒有看原文書的習慣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對於之後報論文有很大的幫 助。建議學習洪逸整理筆記的方式:緣由、定義、優缺點、比較。 以我來說我每個小節我會習慣先瀏覽過一遍找出重點畫起來,再拿一張紙把這些keyword 寫起來,然後思考一下這章的架構,要怎麼把這些東西串起來。一邊整理會一邊發現哪裡 不清楚再會去看仔細或是去挖其他文獻。 題庫班的部份我覺得洪逸給的講義很冗很雜,然後常常鬼打強感覺一直仔講一些重複的題 目,偶爾會穿插一些偏激的東西個人覺得不會考都是直接跳過,比較重要的應該是他的回 家作業內容會比較細可以幫你抓哪裡不清楚。我們的準備方式都是上課前先把題庫寫完然 後不懂的mark起來講到的時候在抬頭聽。上課時間大部分都在整理下課要問的問題或是往 下寫題目。 iv.計算機組織(張凡/張凡): 這科是被我犧牲的科目,題目常常定義不清搞不清楚到底想問甚麼然後現在考生多教授又 喜歡把考卷當填充題改不看過程實在覺得cp值頗低。到後面已經放棄深入鑽研,就只是寫 寫考古題背作法,應付考試穩住基本分而已。 張凡上課方式,講的滿仔細也滿慢的,但也因為這樣很容易會恍神,建議要抄筆記,一樣 是抄一些課外的東西,他會用全觀的視野說明為甚這邊要這樣做,或者跟你說課本這樣做 不對應該要怎樣才對。當下可能會看不懂但是之後往下讀或是回來複習後會幫你解決很多 疑問。另外不得不說張凡真的是異常有耐心每天下課都會自願加班留下來讓你問完為止。 就算你問得很基本他還是會覺得是自己教不好然後很有耐心的跟你講一遍。特別適合基礎 不好的同學可以一直纏著他問問題,但也因為這樣常常大排長龍建議一下課就趕快衝過去 。 題庫部份我覺得他的講義應該是所有科目裡面整理最好的,然後會有一些奇怪的解題思維 跟口訣,例如教你用幾何性trace 組合語言。這裡我會建議多刷題你會猜到說哪些題目是 在哪些章節出的然後他想問甚麼,有些一樣的東西在不同的章節問答案會不一樣。另外當 初因為自己pipeline特別爛所以自己下定決心直接把T2整本爆完。 v.資料結構(洪逸/洪逸): 上課風格跟作業系統有點類似同樣都是洪逸的上課風格所以不贅述。 這科相對簡單好理解我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是資料結構跟演算法會混在一起講所以讀起來會 有點錯亂;不單單只是root從0從1,像OBST定義也不太一樣。還有就是他會讓你有種他很 簡單的錯覺,因為都是操作題很無腦,但是過兩個禮拜後你就會發現你忘記定義忘記規則 ,再回去看筆記也不知道自己在抄甚麼,特別是高等樹的部份。因此建議上課的時候不要 偷懶筆記抄仔細一點,步驟畫多一點。 準備方式我覺得科目內容有點類似演算法,但應該要把他拆開因為兩科準備方式不太一樣 。以資料結構來說會比較需要背定義跟記操作。而trace code我覺得這是基本功,對於沒 接觸過程式的同學來說會比較吃虧一點。再來就是需要記一些程式碼的特徵例如heap程式 通常會有迴圈間隔每次會j*=2 ,觀察這些pattern會讓你trace速度更快。(ps:交大感覺 特別喜歡考trace code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改太多學生的爛code 所有才產生的報復心裡。 ) vi.演算法(林立宇/林立宇) 這科的話立宇的講義大概就是考試精華了多的東西幾乎也不太考,他上課的方式我覺得會 有一些問題在於符號的定義不是那麼清楚,或者說你無法很直覺的理解符號背後代表的意 義。所以會造成跟不上他的節奏。課本內容同樣也有這個問題。所以建議多想多跟同學討 論,或是先寫一些題目熟悉一下操作再回過頭來思考。當然還要多問,立宇姊姊真的很有 耐心,而且是大碩資工所唯一的女老師。 這科因為我一直卡在資料結構裡面沒辦法把兩科分開所以一直抓不到重點。最後是直接狠 下心把時間複雜度、dp、圖論的題目目全部爆完才把他們分開的NP由於時間緣故所以題目 沒有刷就只有碰到考古再來讀一下所以反應也不是那麼靈敏。 準備方面,我覺得跟資節的差別在於考試偏向設計題。所以需要多思考了解演算法背後設 計的精隨,這樣碰到題目才有辦法活用。再來就是去培養解題思維。以台大來說他們喜歡 考dp或者我喜歡叫二元遞迴 ,像是之前的迴文、去年的queue操作。這裡的重點不該放在演算法本身而是背後的解題 思維。如queue這題很明顯的需要去窮舉所有的可能,所以要一個有條理的方法暴力他所 以就會往dp想,再來我們會對預期的結果回推一個操作,發現他又會跟前一個操作相依所 以我們在進一步加入第二個變量,修改成二元遞迴。 (六)其他 1.關於要不要報補習班跟題庫班 我一開始就被慫恿去報了所以沒有多想,我覺得補習班的好處是已經幫你把內容濃縮了可 以節省你的時間。如果時間緊迫建議還是要報。給自己一點投資,其次是報補習班會給自 己壓力push你前進,像是面授班的進度壓力,或者是你覺得不能跟錢過不去的經濟壓力。 如果你底子夠好自制力夠強建議看OCW跟原文書比較能培養歸納跟理解資料的能力。 題庫班的部份。當初覺得已經砸那麼多錢了,投入那麼多時間了還要外加之後的報名費。 沒有必要因為這一點小錢造成投資失敗又加365,怎麼算都划算就全報了。還有就是與其 讓題庫班的問題影響讀書不如早做決定。 如果要分析的話我覺得題庫班有三個優點 i.拿到題目的解答, 我想除了數學科其他科目參考答案都很難獲得,寫完考古題不知道 正確答案我覺得是滿嚴重的問題。 ii.有人可以問問題,以我應屆升來說有些學校的教授會很排斥學生問補習班的東西,如 果你身邊都沒有高手可以幫你解惑或是討論,成長速度會很緩慢。 iii.push自己跟上進度,這點就要看自己有沒有自制力了,如果你有隊友會ㄧ起安排進度 讀書我覺得這點就可以忽略。 我覺得如果程度太差不該期待可以靠上題庫班改變,因為他還是以解題導向。以我們這群 來說我們每堂課都會到但是幾乎沒在上課,自己思考才是真的。所以會聚焦在上面這三件 事 2.關於報考動機 這個問題很重要自己不問自己之後也一定會有人提出質疑,如果不清楚也建議晚上睡不著 的時候想一想。 這個問題在面對不同的聲音或是別人在慫恿自己的時候,你可以拿他理直氣壯的懟回去。 對於幫助自己專住在準備考試上我覺得幫助不大。要考的好應該是要在準備研究所中找到 成就感,像是「我要把線代第四章的題目幹完」這樣很簡單、智障的目標,雖然蠢但很真 實,遇到看不懂題目就會自己去查了,比起今天要把那一張唸完然後一直盯著書看也看不 到重點就開始恍神應該會好一點。或是有時候會被隊友發起挑戰。就會開始唸了。 3.關於子嘉的課 我覺得他的課不只是數學課還會像哲學課,有時候他講的一些經典語錄,滿值得深思的。 可能有時候會是在嘴你但你也會覺得很有道理,被嘴得很爽。 4.關於找戰友 我覺得只要知道自己每天在幹麻,慢慢的就會開始認識一些實力相近的隊友。拉著你一起 成長,並且會真正感受到甚麼叫「大家都在衝的時候你不會敢睡覺」。(子嘉語錄「讀書 會會自然形成不用特意去找,那個都是假的沒有用」) 5.關於「隔壁那個戴眼鏡的很強」這件事 (子嘉語錄「你只要每天有在進步就好,你會變強的」、「你只要每天都對得起自己就好 」) 我覺得只要找到自己的節奏就好了。以我為例當時暑假補五科進度壓力下自然會開始跟不 上進度,然後看看周圍的又覺的大家都很強,搞不好還有很多自己嗑原文書的高手在潛水 想一想就很可怕。我的建議是擱置部份章節部份科目深入鑽研幾個的科目,目的是要讓自 己跟上進度才不會陷入進度落後造成上課又聽不懂的惡性循環。(俞克斌語錄「進度落後 會讓人情緒低落」) 以我為例暑假重心都放在數學偶爾看看恐龍本陶冶性情,然後當下就決定放資結跟計組打 算等題庫班邊刷題邊讀,所以開學後就很少唸數學了都是看到題目不會才回頭翻。然後資 演也真的有跟著題目補起來。計組的部份則是後面發現真的不行,寫考古的時候都是他在 拉成績才狠心把題庫整本爆完。 6.關於基本題全對就會上 我覺得不要這樣賭比較好,因為失誤很難避免。雖然他說的沒錯但是很容易就會出現成績 不穩定必須要靠賽的情況。以我為例考完清交在討論答案就會明顯感受到自己有失誤。但 是進階一點的題也都會寫所以還可以免強保住備取。所以如果基本分可以穩住最好再往下 讀以線代來說因為台大前幾年有考雙線性所以後來有把子嘉的課本拿起來看一看 7.關於寫考古題 我覺得沒有必要一直急著寫而是紮實的訂正,我們的作法會是直接把整個主題整理一次, 然後錯誤的題目會直接練習寫詳解,這個對於寫申論跟問答還滿有幫助的。一來是可以確 保自己真的懂,不懂寫一寫就會開始自我矛盾了。二來是你會開始思考要把甚麼東西呈現 在考卷上。因為平常寫題目都是在當填充題寫所以實際在寫考卷會發現版面被自己弄得很 凌亂。像最後在考試的時候清大的樹我是全部拿尺畫然後畫得很乾淨,成大的話是全部先 拿原子筆劃表格在鉛筆填答案。(ps:聽說有人交大數學沒寫算式全部都只寫答案然後拿 很高分,不知道真的假的) 感謝大家看到這裡經過這次考試感觸有點多,醞釀了很久趁找完教授來這邊發個文 首po直接獻給研究所版了希望大家也都能找到好教授,如果是下一屆考生希望你們能挑戰 成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84.77.2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553421303.A.66B.html

03/24 18:06, 5年前 , 1F
推推 電機丙少一科分數XD
03/24 18:06, 1F

03/24 18:29, 5年前 , 2F
.......又北科
03/24 18:29, 2F

03/24 18:30, 5年前 , 3F
不過還是推推心得文
03/24 18:30, 3F

03/24 18:36, 5年前 , 4F
宇宙北科幫
03/24 18:36, 4F

03/24 18:40, 5年前 , 5F
北科幫好多人R
03/24 18:40, 5F

03/24 18:43, 5年前 , 6F
北科科科科科科科科科
03/24 18:43, 6F

03/24 18:47, 5年前 , 7F
會不會太多北科考資工了 推
03/24 18:47, 7F

03/24 18:50, 5年前 , 8F
同學推
03/24 18:50, 8F

03/24 18:52, 5年前 , 9F
北科掘起op
03/24 18:52, 9F

03/24 19:05, 5年前 , 10F
推 北科考研版
03/24 19:05, 10F

03/24 19:08, 5年前 , 11F
北科還有幾篇 怕
03/24 19:08, 11F

03/24 19:52, 5年前 , 12F
03/24 19:52, 12F

03/24 20:03, 5年前 , 13F
要選112電機丙的話可以找我聊聊
03/24 20:03, 13F

03/24 20:04, 5年前 , 14F
我是112電機丙推甄生 有認識一些大學部的
03/24 20:04, 14F

03/24 20:31, 5年前 , 15F
北科板XD
03/24 20:31, 15F

03/24 20:48, 5年前 , 16F
朋友幫推
03/24 20:48, 16F

03/24 21:19, 5年前 , 17F
124
03/24 21:19, 17F

03/24 21:35, 5年前 , 18F
北科板/資工板
03/24 21:35, 18F

03/24 22:26, 5年前 , 19F
北科77777777
03/24 22:26, 19F

03/24 22:47, 5年前 , 20F
這版可以改名了
03/24 22:47, 20F

03/25 00:58, 5年前 , 21F
看了幾篇 默默就把124背下來了 北科真
03/25 00:58, 21F

03/25 00:58, 5年前 , 22F
03/25 00:58, 22F

03/25 09:08, 5年前 , 23F
北科傳奇
03/25 09:08, 23F

03/26 01:35, 5年前 , 24F
同為北科人推個
03/26 01:35, 24F
文章代碼(AID): #1SbrFtPh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