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心理所臨床組推甄經驗分享

看板graduate作者 (御晴)時間5年前 (2018/12/02 23:25), 5年前編輯推噓12(1200)
留言12則, 12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雖然是推甄臨床組,但準備內容與方向應該也可適用台大心理所一般組~內容包含備審資料 和口試的準備方法、口試詳細內容、整個推甄的準備時程,以及一點心路歷程(?)希望這 篇文章可以幫助未來想要推甄台大心理所的人! 一、推甄成績   備審資料(50%):85.00   口試成績(50%):90.00   總分:87.50,正取1   (最低錄取分數:85.00) 二、個人背景   台大心理應屆畢業,系排名:3 / 95,拿過三次書卷。沒有大專生研究計畫,亦無任何 論文或poster發表經驗。大三上第一次修專題課(指導教授開的),大三下時旁聽教授的實 驗室meeting,同時擔任一學期的兼任研究助理。與研究所比較相關的修課經驗有一門專題 課和結構方程模型。   和學術或服務較相關的其他經歷:參與過兩個服務性社團(偏鄉服務、自閉症相關服 務),全民英檢中高級通過、多益910分。 三、備審資料準備   台大心理所臨床組(一般組)要求的備審資料有:(1)在學證明(2)歷年成績單(3 )名次證明書(4)履歷、自傳、進修及研究計畫(5)兩封推薦函(6)其他有利資料(大 專生研究計畫、論文)。接下來主要會針對(4)、(5)來分享心得,並著重在研究計 畫。   (個人覺得研究計畫是最重要的,口試時就會知道XD) 1. 履歷、自傳、進修及研究計畫 A. 履歷   一頁表格簡單帶過,包含個人基本資料、學業成就、語言能力、社團幹部與課外活動經 歷,以及兼任研究助理。基本上清楚明瞭即可,不需要做甚麼美編,重點是讓教授快速瀏覽 你的能力和經驗。 B. 自傳   我首先以一頁作為整個自傳的概要,預設教授沒啥時間細看完整內容的話,看這一頁即 可。在概要之後我寫了三頁自傳,主要內容為課業與研究經歷、參與服務性社團的獲得和成 長,以及參加其他課外活動的收穫。把服務性社團獨立成一頁出來寫,主要是因為自己猜想 這些經驗相較於其他活動參與,可能跟未來的臨床服務工作比較沾得上邊XD(當然在服務性 社團打滾的兩年中,的確學到很多事情)。個人寫自傳的重點在於,我的修課和 活動參與經驗,讓我有哪些成長或是能力的獲得,並且這些收穫與能力如何和未來的研究生 活有所關聯。另一方面,我也試著陳述自己有甚麼人格特質是適合從事研究與服務工作的, 而這些特質又能從哪些地方可見一斑,哪些活動能佐證我是個怎樣人。關於甚麼樣的特質和 能力可能是教授喜聞樂見的,或許可以參考台大心理系網站上的制式推薦函XD 由於自傳字 很多,為了方便教授閱讀且節省時間,我把重點句粗體加底線,也能進一步凸顯自己的優勢 。 C. 進修計畫   分為短中遠程,越近程寫得越具體詳細,越後面就越籠統XD 短程部分大概寫了自己會 修哪些課、為甚麼要修這些課,這些課程和碩班學習的關聯是甚麼。另外也寫自己預計會看 哪些書(書名都寫出來XD),還有自己會繼續看文獻等等。中遠程部分就寫得很概略,大概 就是想精進哪些研究相關的能力、論文預計進度和研討會參與等等。 D. 研究計畫   這個部分是我覺得所有備審資料中,最困難也最花時間的QQ 尤其對沒有做過大專生研 究計畫、沒發過poster等等的人來說,蠻有挑戰的。個人覺得台大心理所非常看重這部分, 口試時幾乎都從這裡問。研究計畫就是碩班預計要做的題目,簡單來說,就像在寫一篇期刊 論文(摘要、緒論、方法、預期結果與討論),該有的APA格式等都要有,應該算是正式的 學術寫作(?)心理系學生對APA格式應不陌生,但要寫出一篇ok的研究計畫還要點時間努 力。接下來我用幾個常見的問題來分享一些準備心得,答案不一定是最佳解,所有內容僅供 參考~ Q1: 要怎麼找到有興趣的、讀碩班時可行的研究主題? A1: 我覺得修課和旁聽實驗室meeting是很方便且實用的作法,專題課能讓你對某個主題有 一定深度的瞭解,或許能從中找到興趣(我自己就是如此);旁聽meeting可以知道不同老 師的實驗室會做哪些主題,學長姊的題目有時候其實很多元,有興趣的話都可以問問看他們 ~另外,多看文獻是必須的,paper看得越多,不只會對某個主題更了解,重要的是會更明 瞭自己的研究可以往哪些方向來做。當然找到研究題目不一定只得在文獻海浮沉,有時候跟 朋友聊天或許也能得到靈感(我自己就是這樣,研究題目的最大重點在聊天中靈光乍現,完 全意料外XD)。最後,和有興趣跟的教授多討論也很重要,有時老師會提供你一些可做的議 題,並幫你評估題目的可行性,避免好高騖遠。 Q2: 研究計畫中各部分要怎麼撰寫? A2: 我覺得研究計畫最重要的就是緒論,敘事邏輯通了,後面的部分都好說XD 在這裡簡單 寫一下各部分大概會寫到甚麼,還有需要注意的事情。我的回答僅供參考,全是個人經驗而 已 > <  緒論:最一開始先以十行左右的篇幅,告訴讀者你這篇研究要探討甚麼主題,接下來的內 容有哪些,讓讀者有個心理準備(?)知道緒論會講到哪些事情(以及為何這些事重要,也 就是研究動機),不要開頭就直接開始分段講研究議題,這樣讀者腦袋裡沒有脈絡,容易一 頭霧水。接著,在下筆寫之前我會先擬一個簡單的草稿,尤其先把各段的標題定出來,自 己唸一下順順看邏輯通不通、會不會太跳,確定標題結構ok後,再開始動筆。隨時提醒自己 各段內容都要圍繞標題來寫,不要偏掉,也不要為了把每件事講得超級完整詳細,所以塞了 沒那麼重要的東西,導致文章失焦。重要的事多著述一些,不重要的就少說 甚至別說。寫緒論就像蓋房子一樣(?),結構完整、層層堆疊並避免邏輯斷裂或矛盾很 重要。研究計畫的核心幾乎都在緒論,也是最花心力的部分。  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研究方法是否可以回答你的研究問題?資料分析方式、研究程序 等等,合不合理、可不可行。主要分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程序和統計分析這四個 部分。  預期結果與討論:這部分應該最好寫,反正預期結果應該會符合你的研究假設吧XD 討 論部分,我最強調做這個研究的學術與臨床應用價值。這部分主要分為預期結果、研究貢 獻、研究限制和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這裡沒啥好說的,注意格式。另外,可能要注意引用的文獻年代會不會太久 ,我自己是盡量多引2010年以後的文獻,2000年以前的很少。有些老師會在意文獻的新 舊,或許這部分可以顯現你回顧文獻的多寡和認真程度(?) Q3: 要怎麼知道自己的研究計畫寫得好不好? A3: 說真的,我也不知道XD 我能做的就是請不同人幫忙看,不管是指導教授、學長姊( 臨床或非臨床領域都有)、同屆的,甚至是學弟妹,我都拜託他們幫忙XD。我個人的心態 是,能得到越多意見越好,反正最終要不要採納別人的想法還是自己來決定,所以如果能 聽聽不一樣的回饋,我都覺得很感激也很受用。有些人可能會好奇我為啥要拜託非臨床專 業者甚至學弟妹幫忙看,主要原因是非專業領域的人可能更會抓邏輯不順之處,畢竟專業 者有很多背景知識,文字快速看過去後不一定會覺得怪怪的,可能覺得理所當然。審資料 的教授不一定會對你的研究領域非常非常了解,他們的問題和非專業的學長姐的疑問可能 一樣,像我口試時就被問到學長姐曾問過的問題XD 我的指導教授幾乎沒幫我改修研究計 畫,但有給一些很中肯的回饋,我主要依照學長姊的建議來一再修改。基本上我覺得緒論 跟方法邏輯通順就夠了,教授也知道大學生程度就是那樣(?)   最後,寫研究計畫最重要的心態就是不要一次追求完美,一再卡關、反覆修改內容都 是很正常的(我留了一個月的時間不斷修改)。得到別人的回饋時,別太緊張馬上依照他 的想法來改內容,先動腦想過自己的立論是否合理,或是和其他人討論後,再決定要不要 接受別人的建議,不需妄自菲薄!寫研究計畫跟看文獻一樣,看得越多寫得越多次,會越 快越順利~ 2. 推薦函   寫這部分只是想提醒可能跟我一樣比較後知後覺的人(?)推薦函要兩封,而會幫你 寫的老師要跟你夠熟。我一封請指導教授幫忙,另一封差點生不出來QQ 最初詢問的老師 婉拒我(雖然修過他開的必修和選修,但可能還不夠熟XD),後來想請導師幫忙,但沒想 到他身體微恙,完全沒看信箱,找他找一個禮拜也沒遇到他,我都手寫好一封信準備貼在 他的辦公室門口了QQ 還好後來有門必修課的老師記得我是誰(?)願意協助,不然我連 一階都過不了XD 個人覺得推薦信可能真的比較現實一點,如果沒多修點課或是多在課堂 上發問,沒有在推甄前先進去實驗室旁聽,沒去認識老師或讓老師記得你的話,屆時準備 推薦信時可能會比較困難QQ(尤其像我導師又沒辦法幫忙的話) 四、口試準備   今年口試名單在口試前一週公布,和往年相同。口試時考生有五分鐘報告,剩下十分 鐘由教授提問。雖然口試規定沒寫很清楚,但通常會在五分鐘裡搭配投影片,報告研究計 畫和簡單的自我介紹。五分鐘真的非常趕,如果沒有事先多練習幾遍很容易超時。所以 果等到名單出來後才開始準備簡報跟試講,會把自己搞得很緊張,沒辦法好好應試。我大 概花了三個禮拜準備口試(九月底備審資料弄得差不多後就開始慢慢做簡報,十月中做完 初版,十一月初口試當週確定最終版),期間找十幾個人聽我試報(看過或沒看過研究計 畫的人都有),想一些可能被問到的問題,做成筆記印出來。投影片務必精簡講重點就好 ,時間真的很少XD(我總共做了18張,還有一些附錄頁備著)。   其他方面,服裝整潔正式即可,我當天穿白襯衫黑長褲跟黑色平底鞋。口試前一天早 點睡,準備存有簡報檔的隨身碟以防萬一(簡報需提早寄給系所,若自行放入檔案,準備 時間計入報告時間)。 五、口試內容   臨床組的口試委員有三位:林耀盛老師、張玉玲老師和雷庚玲老師,林老師和張老師 坐在隔壁,雷老師坐在張老師的左前方,三人呈L字形。口試時五分鐘會響鈴一次、十四 分鐘一次,最後十五分鐘時會響兩聲提醒時間到。五分鐘內我根本沒有自我介紹,報完研 究計畫就剛好時間到XD 林老師先謝謝我的報告,然後換張老師和雷老師提問。個人感覺 林老師負責打招呼主持(?),張老師當大砲,雷老師等著被cue或是當小砲XD 三位老師 都算和善,至少都嘗試面帶微笑,但張老師火力比較猛烈,雷老師問題也算犀利但比較溫 和~不過最重要的是,口試時所有問題都是針對我的研究計畫,完全沒有問個人經歷或人 格特質等,完全沒有。雖然不知道所有人的詳細口試情況如何,但至少有聽到三四位的口 試問題幾乎都是研究計畫相關。這也是為何前面我特別強調研究計畫,因為口試時老師都 朝這個方向問,而且有些問題蠻細的。比較特別的是,我口試時林老師完全沒問問題,但 據其他人的經驗林老師都有發言,只是比較晚講話,我猜可能是因為我回答完雷老師的問 題後就超時了XD   除了口試時都被問研究問題這點,另一個重要的是回答問題的態度。如果不確定老師 的問題是啥先跟他確認,不要硬答~此外,我覺得老師並不是期待你講出非常正確的答案 ,他看重的是你的邏輯推論跟想法,所以基本上只要你解釋得有理,老師不會窮追猛打XD 如果真的遇到不會的問題也不要完全沉默或直接說不知道,盡量推論看看,然後說自己 會再回去想想或看文獻跟別人討論等等,應該就能解除危機(?)   底下是口試問答紀錄,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不然可以直接跳過XD 1. 張:「你所講的不確定感是指個人層次的嗎?」   :對,創傷讓一個人的生活變得充滿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感是個人主觀感受到的。    「所以你探討的模型是個人層次的?」   :是的,我想要探討的是個人層次的模型。 2. 張:「創傷事件類型有很多種,不同類型的創傷事件可能有差異,但我看你的模型中 好像沒有探討到這個變項的影響?」   :我的模型中主要是想看到創傷事件違反一個人主觀信念的程度,創傷事件類型並 不是我想要探討的,那我會想要看不管是哪種創傷,這整個模型跨事件上的適配度(此時 老師微笑皺眉)。當然我可以後續去比較,例如說用相關、t檢定甚至用模型比較的方式 ,來看不同創傷事件中的模型是否會有差異,再去做後續處理(語畢,老師說嗯好,雖然 看起來有點疑慮QQ)。 3. 張:「你的研究計畫上有寫到文化差異,那妳可以推論一下台灣人的文化影響嗎?」  :那篇在探討日本人跟美國人的差異,發現日本人的刻意反芻比美國人的預測力更 高。但我推測在台灣文化底下,因為比較偏向集體主義,所以可能後續有更多的社會支持 來促成復原跟成長;所以刻意反芻的預測力可能比較小。然後如果是發生某些地震或台灣 人熟悉的創傷事件,信念違反程度可能會比較低,所以PTSD症狀可能比較輕微。    「但先前的研究結果好像跟你推論的有所差異?」   :我想可能是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但先前的研究的敘事角度大概都是從跨文化上 的普遍性,研究者也沒有想到比較適切的理由來解釋,那我後續的研究可能會納入相依我 獨立我的概念,來探討他們的影響。 4. 雷:「我想確認一下你的IU是比較偏向trait的,還是attitude / state的?」   :我想要探討的是trait IU,過去研究的確有將IU分為特質跟情境兩種,但最原始 的是特質的,是Freeston 1994年提出的,那後續學者有另外去探討特定情境下的,例如 針對人際創傷等等,但研究結果發現,雖然情境IU的預測力稍高一點,但其實兩種IU的影 響力是差不多的。那由於我的研究設計,是想要在創傷事件前探討IU的影響,但我沒辦法 預測他後來到底經歷到怎樣的創傷事件,所以我想用trait可能是比較合適的。 5. 雷:「你說的刻意反芻是偏向meaning finding的反芻嗎?(我答是)喔喔我會問這個 問題,是因為我的研究生有做親職反芻的題目,但我們的研究是發現,刻意反芻與創傷後 成長的關係是負向的,我擔心你這個模型可能不一定會長這樣?」  :我看過去的研究文獻,在創傷的脈絡下,刻意反芻通常都正向預測創傷後成長, 只是有強弱上的差異(我這邊簡單回顧了一下反芻的分類,Nolen-Hoeksema的憂鬱反芻跟 Cann的創傷反芻)。那有篇2017的meta-analysis,有分析這四種反芻(憂鬱兩種、創傷 兩種),發現創傷脈絡下,侵入反芻正向預測PTSD症狀,刻意反芻正向預測創傷後成長, 但憂鬱反芻沒有效果。 六、推甄準備時程(僅供參考) 7月初~8月底:密集看文獻 8月底~9月初:寫初版研究計畫(9/11 寫完) 9月初~9月底:修改研究計畫、寫自傳等其他資料(9/15 簡章公布) 9月底~10月中:備審資料大致完成、開始準備口試簡報(10/12 資料上傳截止) 10月中~11月初:修簡報、試講(10/26 公布口試名單) 11/3口試,11/20放榜 (開學後還是要持續看文獻,雖然可能沒辦法像暑假一樣密集閱讀,但隨著閱讀量增加, 更可能發現自己邏輯推理上的漏洞) 大概是這樣的時程安排,每天平均睡眠時間大約8小時半~ 七、結語   四個月的準備過程,個人覺得蠻辛苦的,但抱持著想要提早放暑假多玩半年的心態( 咦),拚拚看推甄XD 最傷神的就是寫研究計畫跟準備口試,在資料上傳前兩週大改計畫 內容,在口試當週時幾乎重做簡報,甚至修改研究假設……經歷許多焦慮疲累的時刻,但 撐過來最後正取的感覺真的很感動QQ 如果不排斥寫研究計畫的話,可以考慮拚拚看推甄 ~可以提早放鬆,錄取率也比考試高(推甄10%左右,考試3%左右)。成績部分我真的不 太清楚篩選標準是甚麼> <,但至少我知道台大心理所應該沒有很重視校名(吧),這次 口試名單公私立學校都有,只要能進口試並好好報告,應該都有機會上榜!一路上真的受 到許多支持和幫助,抱持著感謝回饋的想法寫下這篇落落長的心得文,希望能幫到有需要 的人,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提出,我會盡量回答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7.230.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543764320.A.B80.html ※ 編輯: claudia0820 (27.247.230.54), 12/02/2018 23:25:43 ※ 編輯: claudia0820 (27.247.230.54), 12/02/2018 23:26:53 ※ 編輯: claudia0820 (27.247.230.54), 12/02/2018 23:28:04 ※ 編輯: claudia0820 (123.193.40.254), 12/02/2018 23:34:10 ※ 編輯: claudia0820 (27.247.230.54), 12/02/2018 23:43:18 ※ 編輯: claudia0820 (27.247.230.54), 12/02/2018 23:45:13 ※ 編輯: claudia0820 (27.247.230.54), 12/02/2018 23:51:27

12/03 00:01, 5年前 , 1F
12/03 00:01, 1F
※ 編輯: claudia0820 (27.247.230.54), 12/03/2018 00:03:39 ※ 編輯: claudia0820 (27.247.230.54), 12/03/2018 00:06:40

12/03 00:12, 5年前 , 2F
朝聖推
12/03 00:12, 2F

12/03 00:18, 5年前 , 3F
12/03 00:18, 3F

12/03 00:20, 5年前 , 4F
要考臨床組的推
12/03 00:20, 4F

12/03 00:31, 5年前 , 5F
12/03 00:31, 5F

12/03 00:57, 5年前 , 6F
推詳細心得
12/03 00:57, 6F

12/03 01:51, 5年前 , 7F
12/03 01:51, 7F
※ 編輯: claudia0820 (27.247.230.54), 12/03/2018 10:22:34

12/03 17:36, 5年前 , 8F
學霸你好…有考慮出國唸嗎?
12/03 17:36, 8F
目前沒有打算

12/03 19:57, 5年前 , 9F
晴神推推推
12/03 19:57, 9F

12/03 23:56, 5年前 , 10F
12/03 23:56, 10F

12/04 14:07, 5年前 , 11F
12/04 14:07, 11F
※ 編輯: claudia0820 (39.8.41.186), 12/04/2018 14:32:59 ※ 編輯: claudia0820 (39.8.41.186), 12/04/2018 14:38:51 ※ 編輯: claudia0820 (39.8.41.186), 12/04/2018 14:43:28

07/23 13:01, 5年前 , 12F
膜拜
07/23 13:01, 12F
文章代碼(AID): #1S0_bWk0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