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考取北大,中央經研所

看板graduate作者 (無垠大地)時間6年前 (2017/09/10 00:15), 6年前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 前言 手機排版,傷眼抱歉~ 拖了一年之後,這文章總算開始打了… 這篇文的出現,除了還願,更主要是希望能提供想考經研所的考生一些準備方向、要點。 小弟是重考生,雖然不是說考得很好,還是希望自己弱弱的分享能多少幫助到未來的考生,就值得了~ 二、 背景 新莊私立大學經濟學系 經濟尚可,統計成績頗差 上學期 / 下學期 總經 99 / 96 個經 92 / 95 統計 78 / 54(重修66過了) 統計差就成了我考研究所最大的罩門… 三、 報考系所 因為未來希望從事經濟研究工作,因此當初非常篤定的只報考了經研所,事後回想覺得非常有種~竟然沒給自己多一些機會 但是!!我不後悔,我愛經濟學!!!! 台大:落榜 政大:落榜 清大:落榜 北大:備取1X 中央:備取1X 四、 用書以及準備方式 因為對經濟學比較有自信,總經、個經的部分原則上都自己念。統計真的太差,所以買了程大器統計函授來看。 但因為需要考古題答案,因此有補經濟統計的衝刺班(?)。經濟的部份補高X的張政,老師會帶我們做考古題;統計的部分,老師有自己的教材,慢慢帶我們做題目這樣。 當時準備的策略是,經濟學就靠做題目來補足自己不熟的部分,精益求精;統計則是按部就班重頭看過,把不懂的觀念補起來。 《程大器》    統計學重點整理 上/下冊 《賴景昌》    總體經濟學(含解答) 《毛慶生》    古典新論(含筆計) 《張守鈞》    個體經濟理論與應用 五、 準備過程: 1. 大約9月才開始看書,但因為同時有打工,而且遲至11月才停掉打工、專心備考,準備的時間其實有點短。 2. 如同前面所述,經濟學的部分就靠考古題,鎖定經研所題目,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回去翻教科書複習,加深印象。 賴景昌跟張守鈞的書我覺得都還不錯,非常建議要考經研所的人翻翻看他們的書,會有很多的幫助。 3. 準備台大經研這一塊,個人覺得新古典那一套其實滿有趣的。或許也沒有大家講得那麼難~大致上分析都滿符合經濟直覺的,也就是把個體那一套搬到總體來分析,替代效果、所得效果等。 甚至,個人覺得之所以會講歐勒方程式,就是個經的MRS_x1,x2=Px1/Px2。只是,x1是第一期消費,x2是第二期消費,所以相對價格跟利率有關(從預算線可以看出來)。 不過,到後面提的靜態模型的均衡分析、廠商的部分就真的有點難度,當時小弟也未能全部看完(汗)。 強力建議!!考台大經研,毛老師的書還是要買來翻一翻,至少可以拿到一點分數。 4. 讀書會真的非常重要!! 朋友間互相討論對於釐清自己的觀念有非常大的幫助。非常感謝同時跟我補高X的同學,透過一起的討論、解題,讓我更清楚自己有哪些地方不足。加入讀書會,也有督促彼此念書的效果,避免念書念到偷懶。 5. 統計真的非常重要,程大器的書很不錯,一些統計結果的証明滿詳細的。 採取題海戰術來強化自己的統計,每天算10~15題統計,我自己覺得滿有幫助的, 可以培養做題目的感覺以及反應。 第一年考研究所時,就是敗在統計太差~ 當時差15分就可以上台大,且當年統計超簡單,卻考爛;第二年差5分可以備取政大,卻敗? 當時我是ANOVA直接放推,想把重心放在點估計跟其他重點。但其實有點冒險,如果有時間? 6. 考前一個月,心裡會非常慌張,這是非常正常的~就是會覺得自己有很多東西沒念? 準備的過程大概是這些,只是小弟我一點小小的分享跟建議。版上有更多高手的準備方式更 六、 後記 當初在北大跟中央之間猶豫,最後選擇了北大,位置是一個很大的原因,另外是評估北大師 當初有到新莊文昌祠拜拜,把准考證投放在那邊感覺心安了不少。考生準備到後來,容易壓力大,或許可以考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Z017D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56.2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504973705.A.D16.html

09/10 10:21, , 1F
同是北大推
09/10 10:21, 1F
※ 編輯: s4552752 (1.34.156.213), 09/10/2017 11:20:50

09/10 15:41, , 2F
推細心分享!
09/10 15:41, 2F

09/10 21:12, , 3F
北大推!
09/10 21:12, 3F

09/10 21:13, , 4F
有分享就很用心了!加油!
09/10 21:13, 4F
文章代碼(AID): #1Pj1E9qM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