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政大地政碩士在職專班考取心得

看板graduate作者 (一樣花開為底遲)時間7年前 (2017/06/01 01:17), 7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是遲來的心得,原本想說考上就來寫的,結果一直延到現在。 因為地政科系似乎相對冷門 在本版好像也沒有太多心得可以參考 想說來寫一篇促進本版有興趣的莘莘學子參考。 首先說明的是我本身非地政本科系 國外理科碩畢 但在國外從事藝術產業八九年 前兩年回來台灣定居才開始從事不動產業 而且還是從事國際不動產,本國不動產產業完全不懂、不知、不會 所以對台灣相關法規其實是一竅不通 但英美法系、歐洲大陸法系土地事務因業務的關係所以比較熟 以上是背景提要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考碩班的, 一方面因為工作太忙再加上原定計劃今年可能調職國外或是離職去香港發展 不過抱著考考看,考上的話就繼續待台灣的想法試試 所以去年八九月的時候就大概瞭解一下考專班的相關規定 我預定要考的只有政大,因為它提供的資源還有類別比較符合我的需求 所以我也只有報這間(反正上了就留在台灣) 參考105年專班的規定,一直以為106年的報考時間也是在12月中開始 所以一開始也不以為意,沒想到是差點就報考不了 因為去年一直在準備國際證照的關係,一直考到12/19號 結果等到證照考完後才發現報考專班的時間只剩下兩天(崩潰) 基本上考試分成三個部分: 1. 書審 25% 2. 土地問題分析 25% 3. 口試 50% 1. 書審 如上述, 因為只剩下兩天的時間寫研究計畫和自傳還有準備所有的書審資料所以有點兵荒馬亂 建議如果打算報考的最好先考上營業員、經紀人、地政士或是最好上個學分班之類的 因為有一張表格是需要報考的人填自己有取得什麼樣的資格經歷。 我是都沒有,所以整張都是空白。 我雖然有拿國際執照,不過沒有欄位可以讓我填也白搭。 研究計畫: 之前有打算報考時就有找了一堆期刊和論文,所以我就花一個晚上把研究計畫寫一寫 原本打草考是用英文,但是為了保險怕格式不符後來又全翻成中文才提交 研究計畫我只寫了兩頁,第三頁是參考資料引用 2. 土地問題分析 我其實有上系所看一下考古題 但是因為一來我是門外漢,看不懂,一來是也沒答案,所以我並沒有練習寫考古題 (但事實證明有寫其實比較好,因為考題宗旨有類似) 考題會偏時事,這次考試我記得有考論述農地作為發電廠 還有國土計畫、綠能都市、以及測量的部分 我雖然不知道怎麼準備,但是因為常和業界前輩交流, 所以也有多多少少參與到這些議題。 所以我雖然是裸考,但基本上就是根據經驗以及在業界議題交流的觀點去論述 3. 口試 因從書審到筆試一直到口試也經過了四個多月了,基本上研究計畫都忘得差不多了 所以考前前一天我特別複習了一下研究計畫的部分 至於自介我並沒有準備,但說真的這個真的要準備!!! 考試只有7-10分鐘,非常緊湊,完全不會拖延,會有人計時響鈴。 考前我大概有上系所網站認識一下老師的臉 這次考試有四個老師,扮黑臉的好像是系主任 另外一個好像是愛靜老師、以及測量組的林士淵,另一個忘了。。。 總而言之,自介兩分鐘 我因為沒有準備而且很緊張,所以有一分半都是在”呃。。。。“的狀態 後來才用短短30秒帶過,講到起勁的時候就被系主任(?)打斷進行下個階段了 基本上口試就是針對你書審的資料來問問題 譬如你的研究計畫的內容、未來修課的計畫等等 因為我口試的時候其實從事不動產業還不到”實質上“的兩年 所以針對這點面試官有提出來問 我是以”報考資格計算的書面訂定“來回答,到九月開學就已經超過兩年了 所以這點老師算是還可以接受我的答案 另外還有就是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常要出國出差 面試官也有針對這點提出問題,如果考上了會有怎樣的commitment等等 還有就是要懂得去說服面試官要選擇你 畢竟在短短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要推銷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弱點和強項 所以面試官在問問題時, 我的回答都會不外乎帶點”我很欣賞貴校,但是不選我你就會後悔“的色彩 總而言之就是要有自信然後大方一點 還有就是最好對自己的職涯有一定的規劃,面試時有時會問到這個問題 基本上我是抱持著有考上很開心,沒考上鬆了一口氣的心情 (因為工作真的挺忙的,一直在煩惱要是去唸了一直缺課怎麼辦@@) 拿到成績單真的很高興,幸好有上,不過也有拜今年報考人數很少之賜 成績: 1. 書審 25% 原始分數 65 加權後16.25 2. 土地問題分析 25% 原始分數 48 加權後 12 3. 口試 50% 原始分數 86.5 加權後 43.25 名次排中位數 我覺得大概因為念地政他的出路很窄,而且如果沒考上國考三證的話感覺沒太大意義 看歷年報考人數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就知道了 雖然說專班似乎好像挺好考的, 不過教授會以專業從業人員的角度去評估你,而不再是以學生沒有經驗的角度 我覺得這在做交流還有學術討論時會有很大的不同 再怎麼說不動產是一個很實際的東西,實務經驗還是比較重要 專班比較有一種產學合作的概念 而且想到同學都是業界人士,能夠互相促進交流我個人覺得挺有趣的 這大概也是另一種的networking吧 總而言之,有興趣的人真的可以試試看 -- No Study = Fail +) Study = No Fa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 Study + Study = Fail + No Fail -> (No + 1 ) Study = (1 + No ) Fail ∴ Study = Fai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98.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496251036.A.4F7.html ※ 編輯: gianfranco (58.114.198.41), 06/01/2017 01:23:50
文章代碼(AID): #1PBlgSJt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