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政大傳播/交大傳播/中山行傳上榜心得

看板graduate作者時間7年前 (2016/08/21 23:12), 7年前編輯推噓8(800)
留言8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當初發願只要能夠考上就來這裡發心得文,很開心現在有機會分享自己的考試之路,希望 能對往後考生有幫助 背景: 淡江國企系應屆畢業生 在校成績極爛,系排名只有69%,所以考試時一直都沒考慮推甄(事後證明,其實不管成 績如何都該去試試看,不少學校都已取消門檻) 校內有因為應考修過一些傳播相關課程 多益865分 其他皆無相關特殊經歷。 【成績】 政大傳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 備取9(備上) 中英文能力 48 傳播知識 61 面試門檻(兩科相加) 86分 書審+口試 67.83 (悲劇…) 加權總分61.1650 正取最低65.4150 政大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創意傳播組 備取3 (未備上) 國文 62 英文 58 新媒介與科技81 媒介敘事 75 書面審查81.33 口試 71.17 加權總分 73.667 正取最低 75.934 交大傳播研究所 備取7(備上) 傳播理論 78 傳播英文 77 面試門檻(兩科相加) 116 口試 63 (……) 最後正取門檻忘了 中山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 備5(備上) 傳播理論與實務 45 可以看得出來我個人較有優勢的是專業科目的筆試,英文程度我在上榜者也算是相當普通 ,另外面試非常之爛導致全數備取,所以這篇的重點會著重在筆試過程的經驗分享(過程 以補習時間為主) 【補習科目選擇】 對於補習與否,我個人認為補習對於考試的幫助絕對很大,不僅可以吸收老師長年累積的 完整資料,也能有認識一起奮鬥戰友的機會。(國X補習班) 在近年傳播研究所考科逐漸縮減的趨勢之下,補習班依然開了許多科目很多人會問哪些要 補、哪些不用其實都還是需要靠自己評估,但是傳播理論、傳播科技絕對是必備,新聞學 則是補習的後半段,這段時間老師會提供相關時事補充以及考古題的練習,即使跟我一樣 沒有要報考台大新聞所也推薦繼續聽課,傳播的知識累積「考科」是沒有辦法藉由科目之 間劃分的(今年中山行傳管所的考題也考了新聞學相關的題目) 另外推薦張雁老師的新聞英文和英文作文,老師上課和改作業非常仔細,對於英文論述能 力絕對有加分的作用。(凌晨老師的暑期英文課則是對文法釐清相當有幫助) 【筆試準備過程】 對於傳播領域的考試,我覺得是否為相關科系並不是非常重要,考試著重的是你是否具有 研究所所需要的思考力,在幾乎所有考生都是同一套體系訓練出來的情況下,英文就變成 相對重要的上榜標準。 1.暑假之前(4~6月): 我是從4月就開始上春季班,那時還是處於走馬看花的心態,一開始一定會認為要趁這段 時間衝在所有人前面,但事實是其實只要每個禮拜有去聽課將老師上課的東西聽懂即可, 另外開始培養每天閱讀時事的習慣以及好好利用這段時間衝刺英文實力。 大三上曾經考過多益那時候只有780的水準,這時候一個禮拜就至少會有3-5天去圖書館K 多益,利用文法書把英文的基礎打好,並且每天固定背定量的單字,對於單字背法我個人 並不推薦使用APP(很易分心、效率也不高)我會將單字本裡不清楚的單字手抄在筆記本 裡分別遮蓋英文和中文之意,默寫單字,重點是同一個單字你應該要連續背3天以上,不 然很多單字是很難記熟的。 只要有好好在這段時間衝高多益成績,不只會對後來的面試有幫助,也能打好傳播英文( 主要是翻譯)的底子,當然英文作文就是另一回事。 2.暑假期間(7~9月)(上課認真、課後複習): 這時候補習的人開始湧入,老師的課程也從春季的講座正式進入正課,考古題的練習也不 需要去太過分的涉入,只要確保自己能夠札實聽懂每個禮拜的課程就好,檢定的標準大約 是對於理論的解釋,專有名詞的含意必須能用自己的話闡述,暑假時間都還算綽綽有餘, 絕對要維持每天閱讀時事、持續K英文的狀態。 戴然老師上課的速度非常快(傳播理論、傳播科技),一開始會相當難適應,上課抄筆記 的重點在於將不懂的地方寫成自己能懂的話,不需要將老師的話一字一句的抄下,最大的 重點就是聽懂看懂讀懂即可,另外多補充課外書籍及相關報章雜誌作為閱讀廣度的擴張。 暑期凌晨老師的英文,重點在於把文法釐清,會著重在文法部分是因為傳播英文的考題已 經全數取消選擇題,剩下的作文以及翻譯就是檢驗你英文的扎實程度,我不認為這堂課沒 有用,而且老師也會提供改作文的幫助。 另外非常非常非常建議能多利用這段時間參加相關活動,不一定是指實習,我在這時參加 了廣告公會舉辦的廣告營以及海外旅遊記者實習,這些活動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探索自己 究竟對傳播的哪個領域有較大的興趣也能累積自己之後的書審份量,不用擔心自己是否會 切割到念書時間,長時間待在家裡念的東西也不一定能夠吸收。 3.開學之後(9-10月)(傳理核心筆記整理): 這時候就是上榜與否的分水嶺,這時候正課的部分大致上結束(傳理、傳科),在進入下 一階段(新聞學之前)我利用這段時間,把「傳理」做一個地毯式的複習,利用補習班講 義作為【筆記架構】,將講義裡所有的理論、筆記、學派、模式全部【親手抄寫】成自己 的一份傳播理論講義,另外盡可能的上網搜尋延伸資料、案例應用以及相關新聞(謹記隨 時擷取並且存檔),只要不懂就把他寫起來而且弄懂,這份傳播理論筆記的目標就是「之 後複習」傳理時只要拿出這本看就好。 老師上課也會將上課章節的相關考題提出來作重點整理: 例如第一章 導論,就是在講述理論的本質,而這裡的整理方式就是將定義作為基礎去延 伸考題可能會考的概念,例如:何謂傳播?傳播學是否有發展成獨立學門的必要? (這些大標題的來源就是上課筆記、網路資料、講義架構) 大標題的底下則是自己整理筆記+網路+書籍的整理。(這種整理筆記的方式請當做自己是 在開書寫考古題的概念去執行) 除了內容延伸出考題之外,對於每個理論的整理也相當重要,因為這會變成之後回答理論 型考題的龍蝦頭『註1』。 講義上的筆記是片段,所以抄寫的重點就在於將每個可能成為考題的部分以模擬的方式寫 成一個「完整的答題的段落」 (例如:各書對於沈默螺旋理論的解釋都相當長,答題段落就必須掌握在100-150字以內 ,把理論提出者、理論英文名、架構、重點全部包含在內) 講義的東西當然並非完全足夠,所以另外我會利用: (1)GOOGLE上網搜尋其他論述 (2)輔以相關傳播書籍補充(翁媽、羅世宏、McQuail、傳播理論Q&A) 只要在這段時間熬過這段複習之後的路就會相對好走許多,也能感受到自己有用心準備的 充實感,另外筆記我是利用活頁紙書寫,每當又一張紙扣進去,那滿滿的成就感真的是難 以言喻XD 這一整個復習過程因為考慮到我個人是真的無法從早上8點讀到晚上12點的那種類型,所 以我強迫自己要在新聞學開課之前一定要全數整理完畢(傳理) 傳科的複習我認為講義裡的東西已經有點脫離趨勢,只要上課理解即可一直到我將個人筆 記整理完之時,因為進度略為超前,我就拿剩餘時間,看完了廣告學(華泰出版)、以及 公關(孫秀蕙),同樣的我也將當中的重點以手抄方式整理成筆記(但事後證明其實政大 考題和這兩科並無正相關) 4.新聞學開課(11-12月)(考古題練習) 戴然老師會一直叮嚀12月再開始寫考古題,11月應該是忙著開始讀書會的每周一問,我個 人認為論文的整理重點在於:是否學會個人歸納出屬於考試會考的重點、以及你有沒有辦 法口語好好闡述你所要表達的理論重點、論文摘要,這些都會影響你之後面試的研究計劃 發展以及口試的事前訓練,所以不要忽視這部分的準備。 再來考古題的寫法我也是考慮過我自己以往並無法按部就班所以我從11月中就比大部分人 提早開始寫考古題(再一次重申每個考試心得所提供的進度都因人而異,你必須思考過自 己的讀書進度以及效率再規劃出屬於自己的讀書計畫)。 這裡我是先從交大的考古題開始練習,因為交大傳播所(甲組)的傳理考題多半是以效果 理論為主,會先請你論述理論重點再結合時事應用,這種題型非常適合一開始練習架構的 寫法,另外我個人是會先在將答案打在電腦上,利用電腦順稿(另外配合喜歡的網路文章 ,擷取段落作為回答)整理出最滿意的答法,才另外抄寫至紙張上交給老師批閱。(這些 回答我都全部存檔也方便我之後直接影印,或是老師認為哪裡不佳直接修改、劃記、以及 重點式復習。)(傳科所近年來的考題趨勢則會融入批判相關理論) 這時期就是不停地寫、不停地查、不停地更正,最後我主要就是寫完了交大甲乙組各十年 份的考題,另外加上數題政大和中山。 5.考前衝刺期(1-2月) 這時候所有課程告一段落,上過考猜班的感想是不一定需要,但若是不安心還是可以報, 戴然老師的猜題有一定的準度,這時候考題的練習已大致告一段落,我開始針對各校傳理 以外的考科作重點練習。 交大的傳播英文往年都是以翻譯為主(甲組今年有名詞解釋、申論(可英可中)),因此我 上網搜尋國外英文傳播期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複製了一整年度的論文【英文 摘要】作為傳播英文單字的重點複習和翻譯順暢度,另外我也練習完了近十年的傳播英文 考古題,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調整複習方式,不一定要一字一字地寫完每一題,重點是抓 出遺漏的單字背!背!背! 政大的中英文能力則顧名思義包含中文和英文,中文部分往後趨勢應該是不再考國學常識 ,因此對於影評、書評、傳播相關的課外書籍心得準備絕對是必要(這些題目就絕對有需 要準備龍蝦頭),英文部分則範圍相當廣,但不外乎也是與你個人背景、傳播領域這兩大 方向的英文論述為主要,我個人雖然準備了但也是寫不太完,這裡就不多作分享,建議可 以參考其他同學的心得。 再來是這時期我一口氣將【數位時代】、【動腦】兩大雜誌從去年5月份一路整理到考前 1-2月份,我會將每期的重點標籤,上網搜尋電腦版再從中選取重點整理成自己的終極筆 記,這時候才整理課外補充是因為在你一路寫完了各校考古題之後,對於考題趨勢和脈絡 有一定的掌握,這時候的重點摘取會更精準也能選取自己還較不熟的部分作補充,從政大 傳院、數位內容的考題分析,我認為這兩本雜誌的整理非常、非常、非常值回票價,而且 很多考題所需的【實際案例】「註2」都能從中找到。 最後考前就是把之前整理的所有資料印下來(重點理論及新概念龍蝦頭、新聞、應用、每 週一問、案例、考古題練習、戴然傳播教室,還有在練習考古時所有搜尋過覺得值得複習 的相關資料)(全部的資料都是自己整理過並且篩選出重點的精華)這些就是進考場前必 須熟讀的終極筆記。 註1:所謂的龍蝦頭,比較容易應用在像是交大傳播所的考題,例如你要使用第三人效果 分析某題目時,我的第一段就會寫: 第三人效果認為人們對於一般社會大眾會存在一種不盡然符合真實的認知;然而人們卻會 依據這樣的認知,對他人的認知進行想像。換言之,第三人效果假設了人們傾向認為由媒 介產生的不良效果,自己是比較有能力抵抗的,想像中的他人卻不見得能應付。 以下第二、三段就會是根據你所寫的第一段架構作展開、實例去詳述,結尾再作總結、困 難點、展望,基本上這樣就是答題的架構,但寫題目沒有絕對,這只是其中一種模式。 註2:自己的觀察是對於某些概念廣泛的考題,實際例子的應用非常重要,例如今年政大 傳播知識就考O2O的概念,我個人就寫了在廣告營中認識到的可口可樂行銷案例,從案例 的解析讓老師可以認識到你對傳播的敏感度與獨到見解,這絕對是拿分的關鍵,所以講義 及理論以外的課外閱讀絕對是拿分的關鍵。 最後面試階段,面試踢到鐵板的我就不多作分享,雖然很多人都建議作自己輕鬆面對就好 ,但是我還 是建議若對未來沒有太多想法的人,還是盡可能將自己包裝成一個有故事且信念堅定的人 ,因為作自己的前提是你必須是一個有內容的人。 不小心就打了這麼長,最後還是不免俗地感謝這一路陪我走來的戰友和朋友以及父母,希 望這些內容能幫助到未來要準備的所有考生,有任何問題或是整理上有什麼困難都歡迎站 內信給我討論。 相信自己有努力就會有收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76.1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471792378.A.C46.html ※ 編輯: ryan821102 (123.193.76.102), 08/21/2016 23:14:37

08/21 23:20, , 1F
原po帥勾
08/21 23:20, 1F
※ 編輯: ryan821102 (123.193.76.102), 08/21/2016 23:30:19 ※ 編輯: ryan821102 (123.193.76.102), 08/21/2016 23:33:00

08/22 01:14, , 2F
有推有政大!
08/22 01:14, 2F

08/22 01:17, , 3F
推推~
08/22 01:17, 3F

08/22 02:57, , 4F
推~恭喜加入政大傳院~
08/22 02:57, 4F
※ 編輯: ryan821102 (123.193.76.102), 08/22/2016 03:57:19

08/22 04:14, , 5F
推推
08/22 04:14, 5F

08/22 10:30, , 6F
有推明年上政大
08/22 10:30, 6F

08/23 01:21, , 7F
推推,我來了XD
08/23 01:21, 7F

09/11 20:53, , 8F
推推
09/11 20:53, 8F
文章代碼(AID): #1NkSJwn6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