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資工跨考+找教授

看板graduate作者 (野風)時間9年前 (2015/03/16 02:00), 編輯推噓11(1102)
留言13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篇是寫給跨考及短期準備的資工所跨考生。 順便分享下這禮拜找清大台大教授的小小心得 背景: 114物理系光電組排名後段班畢業。大學只修過程設跟離散。 退伍後工作半年後,決定還是走回自己的興趣,拼看看 戰績:因擔心自己考不上,報了九所。最後幸運的台大上了。 台大資工 剛好正取最後一名XD 英文:74 數學:50 計系:35.5 程設:88 台大電機丙 落榜 總分 130 交大資工 備47 程設:50 數學:31 計系:52.5 清大資工 正取 計科:54 計系:49 中央資工 正取 程設:50 數學:65 計系:54 成大資工 正取 計系:93 程設:35 數學:67 感謝今年的考運還不錯。考的題目剛好有讀過 :) 準備方向: 皆使用補習班的講義。沒有題庫班及其講義。 11月初~1月初 TKB(計組.資結.離散) + 正課OS 1月初~1月中 TKB(演算法) + 考古題 1月中~ 考古題 + 總複習 + 近2.3年考古題 1. 同學曰:考試不是比你錯得少,而是要你比別人對得多。 即70%的人會對的題目,你絕對絕對不能錯。 2. 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記性。早上下午補完習後,晚上必定要複習(自我推導+題目) 老師上課只是舖個路,自己必須快點跟著走完。 3. 讀書不是用眼睛看看,或是上課聽聽。 是必須闔上書,用筆自己推導,自己解釋給自己聽 4. 不管任何考試,都要有信心考上。信心跟讀書是相輔相成的 有信心,讀書會帶勁。讀越多,信心也將隨之而起。 自己沒有那種自制力像前面幾位一樣,每日維持至少8小時讀書。 但希望自己的一點點經驗能分享給大家參考參考 --OS(洪逸) 洪逸教的是最基本的,雖然剛寫考古題時,一直抱怨洪逸很多都不教(ex.file system) 但是最基本的,即是絕對不能錯的。特別是 Memory.schedule! 另外,因OS和Archi許多地方相似,記得自我整合起來增加串連度及記憶。 --計組(張凡) 老師教的很仔細,意謂著很多不是必考。自己要依各校分配重點 但IEEE 754 ,CPI ,Memory, (Pipeline) 一定要會 老師編寫的講義很仔細,熟讀即可。 --資結(洪逸) 因題目大都為操作題,很好上手。建議先讀這科,提升信心 Advanced B.T & Sort 一定要熟,至於圖學那部分,必記畫法及時間複雜度。 老師的題目錯誤率很高,且題目偏易,一定要寫考古! --演算法(洪捷) 因時間,所以這科的課程我沒有上完。主要聽完DP及Flow Network。 部分內容洪逸有教,所以跳過。圖形演算法,完全跳過,因考的機率較低... NP_complete則著重在定義,證明部分我主要記步驟而已,相關性則沒記。 重點在DP及Flow一定要會。也很幸運今年台大程設較簡單 0.0 --線代(黃子嘉) 系上的應數某一章學過,所以沒補習。但很感謝有位帥氣兄弟花一天指導我重點 這科與演算法是我兩大罩門。 準備方向我偏向於計算,證明準備的沒那麼充分。所以今年交大線代有點慘。 線代連貫性很強,同樣的矩陣在不同章節會有不同的定義命名 除了3-5章+7章(前面)計算題一定要會外,行列式的整理方法也一定要熟練 考試整理很繁瑣,省一點時間是一點。 --離散(林緯) 老師課本前面有整理各校歷年常考範圍,發現考題著重在前面章節。 因時間考量,只補到binary operation的前面(群環體之後的自己讀) 第二本講義極為重要,即是"排列組合" "生成函數" "遞迴"。熟讀!! 邏輯及圖學也很重要。 內容上也有與資結相關的。覺得是基礎分數好拿,但考高需要練習。 考古題的部分: 一定要寫。因為講義題目都是已知章節,而考古題則要自行判斷 1. 盡量早點開始寫考古題,可以藉由考古題抓到自己不熟或是之前放棄卻很常考的 2. 建議先從交大開始寫。因為近幾年的考古題都沒有答案,麻煩許多 交大則有選擇題答案,可知道自己的錯誤在哪。 而且交大喜歡全部內容都考,考得比較細。 3. 正式考試是打鐘才能進場。即實際作答時間少於100分鐘 所以寫考古題的時候,預估時間很重要。 可以先大概掃描題目,為自己寫的速度安排一下 盡量寫一次就正確,寫完該題可稍微檢查一下,避免筆誤,也可減輕後來檢查時間 4. 個人寫的順序是:100年前的考古題(交大-清大-中央-台大電機丙)先寫 因為版上可以找得到答案。台大資工前幾年則因為題型較特別,較晚寫。 101-103年則是在考前1-2個禮拜才寫,算是再次確認自己不熟的地方及練練手感。 5. 剛寫考古題,會很有挫折感,但其實每個人都一樣XD,別想太多 放棄,只要一個念頭;但堅持才能真正獲得美好的人 6. 有些題目是故意不讓人考滿分的。就不要一直鑽牛角尖在上面 保握考卷至少一半的分數才是重點。你不會的,大家也有可能都不會。 7. 我有自己整理考古題的錯誤精華,摘錄了考古題我常miss的地方 考前讀一讀,避免之前的錯誤,也算是重點整理了。 總結: 時間越短,越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找到自己的讀書節奏及方法,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但更重要的是自律。心不定下來,就算坐個15小時,屁股爛掉,just wasting time 永不放棄。堅持到底,想想考上的那種喜悅,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 --考上後,覺得找教授比考試麻煩,所以就想寫個心得XD 找教授就猶如戰場,速度慢了點,可能就滿了 Step 1 準備寄給教授的信件: 我都是用統一格式寄的,內容為對研究領域很有興趣及學生背景介紹 不同教授學校,就改掉 考上"哪所研究所"及"姓氏"教授 不過切記要全部都改到啊.....我台大就有些字沒改,雖然也沒被發現 Step 2 預備第一波寄信名單: 問問同學,不然就上PTT爬爬文。第一波是好老師且領域喜歡,第二波是領域喜歡 還沒考上前,查一查幻想考上後找教授的甜密負擔,也不錯XD Step 3 公佈榜單: 就趕快寄信吧!然後收拾行李,兩三天內一定要去學校繞繞 如果是備取,假如自己覺得會上也可以去(有遇到)。 老師不太會問正取備取,可能假設正取才會來找吧 (但會問考哪個所的) Step 4 跑實驗室: 實驗室有時比教授重要,因為實驗室的人將是你研究所陪你最久的人。 雖然實驗室學長姐不一定說實話,但磁場氣氛很重要。 第一波沒寄給教授信的lab也可以繞繞,說不定可以挖到低調的好老師 問題:兩年畢業.給薪.有專案計劃.meeting次數.碩論題目.背景知識(必修科目) Step 5 耐心等教授回覆吧!! 讓教授面談時越有好印象越好,越對教授的tone也越好,微笑微笑 有遇到一個跟教授要論文的,也是個好方法。 另外。若已經確定想做什麼,也建議主動跟教授說 資工所老師大都蠻自由的,但希望你能自己找有興趣的方向研究 所以你已有題目或方向想做,就大膽的表示說明吧!! Other for 跨考: 教授會考慮是否收您的點如下: 1. 若大學未修OS.ARCHI.ALGO,研所要補修,可否負荷? 2. 為何要跨考?(了解你的熱誠所在) *3. 會coding嗎?(必問) 4. 如果因非本科導致loading過重可能三年,你可以嗎? 5. 你真正了解每個領域在做什麼嗎?如果你選了我的,之後後悔呢? 小結: 莫得失心過重。是你的就是你的。既來之,則安之。 最後。謝謝大家,文筆排版皆沒有很好,希望能盡微簿的力幫上大家 預祝大家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快樂的現在,不後悔的過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6.106.2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426442406.A.CB6.html

03/16 02:03, , 1F
恭喜你啊:)))
03/16 02:03, 1F

03/16 02:04, , 2F
恭喜:D
03/16 02:04, 2F

03/16 02:37, , 3F
推!
03/16 02:37, 3F

03/16 09:42, , 4F
實用推
03/16 09:42, 4F

03/16 10:32, , 5F
推實用!
03/16 10:32, 5F

03/16 10:34, , 6F
該不會是在505有遇到的那位XD 恭喜
03/16 10:34, 6F

03/16 10:48, , 7F
補推
03/16 10:48, 7F

03/16 10:57, , 8F
推推
03/16 10:57, 8F

03/16 15:33, , 9F
比起樓下10天考上的這篇應該更多人推呀XD
03/16 15:33, 9F

03/16 19:08, , 10F
哈 就是我。沒想到今天又遇到了XD
03/16 19:08, 10F

03/17 09:20, , 11F
實用給推
03/17 09:20, 11F

03/28 12:37, , 12F
實用推
03/28 12:37, 12F

02/27 14:58, , 13F
推QQ
02/27 14:58, 13F
文章代碼(AID): #1L1SYcos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