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諮商所面試心得(台師大/國北教)

看板graduate作者 (雨停)時間9年前 (2014/11/26 14:18), 編輯推噓9(900)
留言9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從大四準備研究所開始就在這個板潛水了一年餘, 剛剛看到板上有很詳細的諮商演練準備心得,可惜我已經面試完了Q 我沒有辦法像前面的學姊那麼詳細又有系統的整理, 所以這篇主要是我這次推甄的經驗分享。 ※個人背景 大學就讀台大心理系(系上並沒有諮商相關的課程而是學術與培養科學素養的走向) 從大三開始跟朋友以讀書會跟自己參與外面工作坊的方式接觸諮商領, 大四有在國北教大旁聽一年的諮商原理, 大四下有參加研究所考試,但最後沒考上(本來還想寫非本科系不去補習班的念書心得) 畢業之後等備取等到九月終於死心開始準備推甄。 ※推甄成績 台師大 正取 國北教 正取 彰師大 書審沒通過 ※備審資料 三所學校給我的書審成績差很多所以我自己還不是很懂老師們想看的點, 我想特別提的一點是相關經歷,因為我去年有被這個嚇到, 又看到聽到很多人推甄諮商所都是本身有很多帶團體當志工當老師的經驗, 覺得自己非本科系又沒有豐富的經歷因此意志消沉了不少。 今年抱著個反正就拚拚看的想法,附上我僅有的一張服務證明, 簡歷的部分提到我參加過的工作坊跟講座(都是小型一兩個小時沒有證書的) 或許是在自傳的部分有特別提到參與的心得與收穫, 總之這部分好像這樣就過關了........害我都懷疑之前聽到的是謠言 BTW,今年師大沒有推甄成績門檻(之前好像都有我不是很確定) ※面試準備 台師大似乎歷年來都是公布口試名單的隔兩天就是口試日期了, 我只有在前一天請認識的學長姐陪我練了一次諮商演練, 主要是消除緊張焦慮了解一些自己的盲點。 比方說前面那篇學姊也有提到新手常犯的毛病之一就是錄音帶式的同理, 因為自己很緊張又怕沒話講所以完全沒注意到, 但被點出來之後就覺得「我剛剛聽到...是不是...?」 「你好像..因為..是這樣嗎?」 一昧的總結跟反映其實跟同理是相背馳的,我自己覺得反應出來反而是有點冷漠。 而且太多次真的有點煩人XDDD 然後被提醒了在應答的部分不要客氣, 我的意思是有時候明明有觀察到或想到一些部分, 卻因為覺得這好像不重要或可能不是對的而不說, 那麼老師對於你觀察思考與覺察的了解就少了。 至於國北教的面試準備, 有此一說是你去問國北教研究生都會得到相似的答案, 就是「做自己」。 再加上其實我研究所考試國北有去面試,我的經驗也是「做自己最好」, 所以我就沒有準備國北教的面試了。 ※台師大面試 面試時間十五分鐘,前十分鐘諮商演練,後面五分鐘老師會問一般性問題跟演練的問題。 面試前五分鐘會拿到個案的資料跟面試流程提醒, 特別注意的是台師大的諮商演練一進門就開始了(我門都還沒關老師就喊開始...) 演練的部份我自己覺得我在同理的部分其實沒有做好,我太緊張了, 我覺得我比較好的部分是在當個案有新的東西說出來之後我會重新確認她的願望,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這是我展現我想要了解她也願意傾聽她的意圖, 不過我並不清楚這部分是不是真的是好的表現,只是分享我自己的想法。 另外,個案在過程中問我「老師我應該怎麼辦?」 我事後有問很多朋友會怎麼回答,答案都有些不同,我想這部分關乎自己的心態。 我當時算是很誠實的告訴她我不知道怎麼辦,然後我簡單摘要了我們前面談的內容, 告訴個案我們有一些了解跟發現,如果她願意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試著解決她的問題。 演練結束之後的問題因為只有五分鐘所以題目蠻少的。 老師也不會對你的回答做回饋所以我覺得後面比演練更緊張Q 1.一分鐘自我介紹並且說說你對個案的了解 因為我聽到一分鐘就更加強烈的緊張於是我講得很簡短,所以我後面就被問了 2.再自我介紹一次 3.你的個案概念化是什麼 我覺得這兩題是因為我前面第一題沒答好所以老師補充問的 3.你覺得諮商是什麼? 這部分我自己有結合我的背景跟剛剛諮商演練的過程我進行的方式, 像是上面提到我不知道怎麼解決她的問題但我願意陪伴她, 我認為諮商中陪伴的意圖是最重要的。 然後得到整場面試唯一一次老師點頭Q(不過我也不確定老師點頭的意思) 4.你有參加工作坊的經驗嗎? 答完這題時間到就出去了。 出去之後我大概心有餘悸了一個小時左右, 而且我是最後一個所以走出來工讀生也下班了海報收了椅子收了覺得有點寂寥。 ※國北教面試 早上八點要報到然後八點半先考筆試,簡章上面寫心理學常識, 這次的考題是兩題申論題,一題是心理學裡記憶的部分另一題是案例題各有三小題。 考完走出來大家普遍都哀嚎寫不完(考一個小時) 不得不提一下國北教的考生休息室很舒服,雖然擠了30個人但有茶水餅乾, 工作人員也不會一直在教室裡面,所以還算蠻放鬆的。 面試分成四梯,一梯7或8人,我剛好是第一梯所以筆試完休息一下就開始了。 面試之前會先到走廊準備,會拿到一個版子一隻筆跟一張個案資料, 然後要別名牌,此外,國北的個案資料會比較詳細(相較於台師大) 進去之後考生依序坐成一個半圓弧,除了前面有三位考官以外, 旁邊會有一組研究生扮演諮商師跟個案。 國北團體面試進行的方式是先看研究生諮商演練, 然後是自由討論時間,最後是個人發表。 過程中老師們只會說現在要進行哪個階段,不會問考生任何問題。 我想提醒的是兩個部分,一個是位置, 因為我是第一個所以我在最旁邊,然後我隔壁的考生說話的時候就會背對我, 我就像被隔離在團體外一樣.....一開始還蠻錯愕的, 後來我決定自己搬動椅子往裡面一點坐,讓我自己比較放鬆投入。 如果有板友以後團體面試也被發配邊疆可以試試看。 另外一個是我注意到一件事,有些考生會在自己發表的時間說, 「個案的部分大家都講過了我就不講...」然後就只談了團體的事情, 當然團體的感受跟過程也很重要,不過我覺得不談對個案的想法太可惜了, 第一是我覺得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樣,第二是就算相似你也有你贊同的原因, 團體討論並不是為了找出標準答案,而是能夠聽見不同的想法與觀察。 我兩次在國北面試都有遇到這樣做的考生, 覺得在面試的場合這樣對自己其實不太好, 我不是很確定老師們想看的部分在哪裡(很多人說就是觀察特質) 但特質就包含了很多,不同的人觀察的重點不一樣,團體中應對與表現不同, 然後當然也包含的思考與感受的不同,這都是自己的一部份。 我自己是認為少講這些部分可能讓老師對你的了解就少了。 好像這樣就結束了。 ※結語 到現在還是對於我的考生生涯暫時結束覺得有點不適應, 雖然這次面試的時候都沒有聽到,但我還是想要分享我之前面試時候老師說的話, 沒有考上不代表你不好,只是適不適合這間學校而已。 推甄前我跟我的恩師聊天被恩師鼓勵的時候恩師也這樣對我說, 我覺得你很好,但是很多時候是機運的問題,是合面試老師的眼緣 我在寫自傳的時候一直有的感覺是, 我們好像了解不應該用結果成敗來評價自己的價值, 但還是會因為落榜失敗覺得自己沒有用不夠好。 覺得卡在這樣得矛盾裡,而最近讀完《脆弱的力量》之後我想著, 沒有伴隨著恐懼與脆弱是無法生出真正的勇氣, 真正的勇敢不是假裝自己無所畏懼不會被打擊, 而是接受自己是害怕失敗恐懼挫折的,但仍然堅信我有我自己不被折損的價值。 覺得自己好像在說教真是不好意思... 最後分享我大學課堂上聽到一位老師的祝福來救援一下XD 祝福你們有勇氣去面對人生,而不是一帆風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88.18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graduate/M.1416982716.A.3EE.html

11/26 14:20, , 1F
推用心,有時真的只是緣份
11/26 14:20, 1F

11/26 21:05, , 2F
11/26 21:05, 2F

11/26 23:51, , 3F
推緣份和認真心得文~
11/26 23:51, 3F

11/27 00:27, , 4F
同學推!!很棒的心得文!!
11/27 00:27, 4F

11/27 03:10, , 5F
恭喜~師大之前都有限制成績前30%或40%
11/27 03:10, 5F

11/27 12:30, , 6F
好棒~
11/27 12:30, 6F

11/27 12:37, , 7F
11/27 12:37, 7F

11/27 13:22, , 8F
淚推QQQQQQQQ
11/27 13:22, 8F

04/12 15:18, , 9F
推用心分享><><
04/12 15:18, 9F
文章代碼(AID): #1KTN2yFk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