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生科相關系所重考心得

看板graduate作者 (氧氣)時間13年前 (2011/03/19 02:33), 編輯推噓8(801)
留言9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篇心得是來還願的,感謝曾經給我幫助和意見的板友們, 不論是私底下的站內信或是在板上的許多心得文, 而現在我成功考上了,也想把這份熱心繼續傳承下去。 不過我並沒有考得很好,所以大家參考一下就好! 以下是我今年的考試成績: 交大分醫所 正取 中興生技所 正取 (我已經去交大報到了,其它所會放棄) 這是依照今年考試的日期排列,我總共只報名了四個所, 中興能上榜完全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因為我只把重心放在交大而已, 至於理由的部分我稍後再作說明。 我先大概介紹一下我自己: 就如同標題所述,我是重考生,而且只花了六個月, 沒有補習,大學時也沒有補過習,完全自己在家念; 甚至某間學校選考的微生物學,我大學時根本沒修過。 我想大家好奇的是HOW?為什麼像我這種人也能做到? 而不是WHY?為什麼我會繼續讀生科? 因此我就先分享一下我的讀書方法: 我是大學應屆畢業後等當兵,加上軍訓折抵役期, 總之我的讀書時間是從9月中到隔年, 大概是六個月的時間當全職考生。 我選擇在老家裡讀書,是一個和親戚同住的透天厝, 在那裏我有一張床、一個書桌和一台筆電,沒有電視, 生活上的誘惑少了些,就在這麼一個小房間(五坪)裡獨自生活半年。 每天過著不規律的生活,想讀就讀,想睡就睡, 雖然我幾乎都是日夜顛倒的狀態。 開始讀書之前,我把可能想報名的系所以及它們的考科列出來, 最後開始讀書,一開始讀了三科:生化、分生、微生。 用的書則是以前學校用書:L牌生化,Watson編的分生和Tortora的微生, 正如我上頭提到的,微生我根本沒修過,所以剛開始讀得蠻吃力的。 我也用很天真的方法,把那本書的頁數除以五個月的時間, 留最後一個月的時間複習或是寫考古題。 我還記得我第一個遇到的生字是hydrophobic,我忘了這是親水還是厭水性的意思 ──當兵11個月的時間真的會淡化許多記憶。 我告訴自己要為了讀書而讀書,所以我慢慢讀,不懂就查, 一個字一個字看,重要的單字或觀念就抄在便條紙上, 但我不貼在書上,我把紙貼在家裡的牆上,用標籤紙貼在書裡做記號, 這方便我在最後一個月能快速地查閱它們。 我後來覺得這方法非常有用,我把單字貼滿整個書桌, 我把觀念整理起來,最後也貼滿房裡的一面牆, 每當我忘記的時候,我會在「心中」走回那個房間,去看看裡面的「資料」。 這感覺就好像有時你會忘記書裡的內容,那張圖你卻能記得在書裡的哪個位置。 標籤紙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在讀書的時候不會刻意去背誦, 即便我知道它很重要,但我頂多先寫下來或做個標籤, 因為背誦的記憶是短期的,在考前一定會忘光, 所以我選擇先「知道」有這東西,細節還不去記, 等到後面有相似的內容,或是別的書有稍微提到時, 我再翻回去看,「看」久了自然也就「記」起來了。 這也和考試的題型有關係,假使你的考科是選擇題, 那麼看得多會比你記得多來得重要,即便你無法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但至少你知道有這東西,也了解它是什麼; 假如你的考科是問答題,那麼你記得多會比看得多有用, 因為你必須要把讀過的東西消化,整合成自己的東西來當成答案。 最好的情況當然是看得多也記得多,但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 我會建議是用第一種方法,先大概看過一輪,然後再挑基本題背, 有了基本分之後,再上來只是如何精益求精的問題。 那麼該如何知道哪個重要呢?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近年的考古題, 生化跟微生的範圍很大,有些所根本不考代謝跟免疫的, 這要自己去看過之後才了解,不用寫詳解,大概瞄過就可以了, 所以在報名之前看過一遍考題,這樣有些部分不考或是少考的就能跳過, 畢竟我們的時間可是很有限的:D 而我會選擇硬讀原文的原因還有一個: 我當時根本看不懂考古題的題目,連題目都不懂,更別說是答案了! 就這樣從九月中到十一月中,我慢慢找回從前讀書的感覺, 從一開始拼命查字典,到後來一頁15~20分鐘, 三本原文書我各讀了三分之一,平均一天讀書時間是6小時, 生活也相當規律,彷彿在當兵一樣,晝出夜伏。 然而這時間也差不多是簡章發佈了, 依照頁數/時數的進度,在考試前我根本沒辦法看完, 所以我選擇放棄分生,這也表示我無法選擇大約七成的系所, 因為它們絕大部分都是考生化、分生的。 在考量剩餘的時間及想要的系所之後, 我選擇了交大和海大當作衝刺目標,另外又選了中興和台大當作練筆, 而且我挑的都是無口試的系所,所以能考的選擇又更少了。 總而言之,在我決定好報考系所及選考科目之後, 我放棄了原來為讀書而讀書的心態,進入第二階段, 開始為了考試而讀書,此時我再一次瀏覽考古題, 發現即使我不知道答案,也完全看得懂題目了! 也因為所剩的時間不多,因此我選擇讀中文的參考書。 其實在讀原文書的後期,我發覺自己像是人體翻譯機, 在讀進去的同時,腦子也把它轉化成中文思考, 筆記也是中英混雜地寫在上頭,這讓我有些灰心, 因為速度實在無法在短期內提升,而考試時間又快到了, 所以我決定用看得多但記得少的方法。 生化的書我和女友借來舊版的高宇生物化學 (她是沒補習還兼兩份差打工,最後上台大的真強者), 因為她很推薦這本(套)書,就是書店買得到的,黃色外皮且分上下冊。 微生的部份我買了兩本原文書的翻譯本,也是從書店裡買的, 先一次讀完一本,再交叉看第二本的內容。 另外我也有看Campbell,不過是大概略覽過而已。 我看得很雜也很廣,因為對我來說它們都是生物學, 都是從普生分出去的,因此在求精的同時也要顧及根本, 以這個理由為根本,我甚至認為只把campbell讀通就行了。 這時期算是第二階段,從十一月中直到考前一個月, 我反倒以中文書為主,原文書為輔,配合網路查詢資料, 但我不再以頁數當作每天的目標,我選擇沒有目標地讀, 而且想讀就讀,不想讀就睡覺或跑回新家去看電視; 也就是從這時候破功了,和現在一樣,作息變成日夜顛倒。 沒有目標地讀其實風險很大,自制力不夠可能會墮落, 但是對於培養讀書興趣倒是很有幫助, 我把中文書當成科普書看,也不刻意要求自己的進度, 有興趣自然會不知不覺地往下讀,有時還意猶未盡呢! 以我自己為例,效率上反而比一天固定看幾頁來得多了。 最後在考前一個月的第三階段, 我開始寫考古題,而且是寫成詳解,在不知道答案的情況之下, 我只能標出課本哪裡有講到這部分,並且試圖去找出答案。 這時期我讀得很痛苦,因為就算寫完也不清楚答案是什麼? 從前我認為把課本讀通就好,但就是這個「課本」的選擇非常重要。 如果你考的是普通微生物學,那麼你就不能用醫用微生物甚至是食品微生物的書; 反之亦然,選擇一本正確的課本才是大學問。 這一樣要看出題的方向,就好比是某所的生化其實根本都考分生一樣, 讓我真的認真看考古題時才有種上了賊船的感覺。 那麼我稍微總結一下這三階段的讀書方式: 一、九月中至十一月中:讀原文書,找回基礎,訓練英文閱讀能力。 二、十一月中至考前一個月:讀中文書為主,大量閱讀但是不刻意背誦。 三、考前一個月:寫考古題,配合課本筆記,抓基本分,不強求未讀完的部分。 如果是有底子的考生,我會建議是先看考古題,至少在報名之前看完一年的題目。 是否要閱讀中文則看自己的取捨,因為題目是英文的, 在看得懂題目的前提之下用中文確實很速成,但讀得快卻又忘得快。 另外在考前還有一個重點,那就是你到考場後和考試前的時間, 那是一個讀書效率非常之高的期間,帶點書去看會幫助很大, 這讓你的瞬間記憶不是塞滿了校園很漂亮或今天午餐該吃什麼? 而是課本裡這個重點我居然忘了,不懂也趕快背起來。 還有一定要到場考試,就算你根本沒看(完)。 我考中興的時候,因為重心不在此的緣故,而且跑到中部又好遠, 所以一度想放棄不考了(因為那時我考完交大覺得應該穩了), 後來還是看了一下99年生化的考古題,坐夜車下去台中, 凌晨兩點到,跑去車站旁的麥當勞二樓靠窗的位置讀書, 讀到六點坐公車到考場,接著欣賞台中高工的風景。 考前我把書擺在桌上,然後站在外頭看大家在裡面讀書, 那時我心裡想著:為什麼我要讀書? 我是個很奇怪的人,不喜歡被壓著讀書,更不喜歡為了考試而讀書, 也因此我從來不會因為考試而緊張,反而是上台報告會非常緊張, 或許這是能完全發揮我實力的一個因素。 總之最後奇蹟是發生了,我的生化成績是87分。(雖然另外一科很糟XD) 這種讀書方式不一定適合大家,因為我是個非常隨性的人, 去圖書館裡面完全坐不住,以前大學時我也根本沒去過幾次圖書館。 我認為有心讀書是不論方法的,在你決定出門去圖書館的同時, 不就代表你想讀書嗎?那為什麼還要多走那些路呢? 所以我選擇在家讀,一個人讀,而這就是我的讀書方法, 提供給大家參考、借鏡,希望能對大家有些幫助,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3.138.142.33

03/19 02:46, , 1F
恭喜,辛苦跟汗水有了代價!!
03/19 02:46, 1F

03/19 03:02, , 2F
恭喜!
03/19 03:02, 2F

03/19 03:04, , 3F
隨性推!我也是不適合去圖書館的人
03/19 03:04, 3F

03/19 07:55, , 4F
推啊!
03/19 07:55, 4F

03/19 08:36, , 5F
加油~(PS:清大不是也沒有口試嗎@@?)
03/19 08:36, 5F

03/19 08:37, , 6F
恩~衝到(自問自答)
03/19 08:37, 6F

03/20 00:00, , 7F
推你跟我一樣考生科 還有推台中高工@@
03/20 00:00, 7F

03/20 01:30, , 8F
歡迎來交大 :)
03/20 01:30, 8F
※ 編輯: O2xyz 來自: 118.168.104.6 (03/20 07:46)

03/20 08:12, , 9F
推樓上的學弟...XD
03/20 08:12, 9F
文章代碼(AID): #1DWwM1mA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