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中文所應考心得分享

看板graduate作者 (小茄姑娘*3*)時間15年前 (2009/05/09 01:27),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覺得之前在版上得到很多資訊,而且得到很熱心的幫助,所以想說po一下準備心得,給未 來跟我有相同狀況的人,不過我不是強者,如果只選擇考台政師的可以回上一頁… 準備時間: 大三下開始跟學姊搜刮講義跟書(學姊們,親一個3),真正開始讀是進入四年級的暑假 ,但是很懶散,一天大概讀兩個小時,後半段還去了畢業旅行(腦袋不知在想什麼),接 著就是一個多月醉生夢死的日子,直到十月份才清醒(毆)。 所以真正準備時間大概從十月份到今年三月,中間還有畢業論文(做小學)與華語教育學 程的干擾(不好意思用了干擾兩個字)。但是由於沒有補習,又加上太慢準備,只好要求 自己每天在書桌前坐足十個小時,除了跨年放自己1天和年假放自己1天以外,就沒有什 麼休息的時候(也不敢了…)。 準備科目: 中國文學史: 本身學校是用葉慶炳先生的版本,但是考的幾間好像都是劉大杰先生的(orz…),我這兩 套書都看得滿熟的,並把兩套合成一套系統的筆記,而劉版的書內容多但是雜,葉版的書 架構完整,可是內容相對來說簡略,不過有些是例外,如劉版在魏晉小說著墨較少,而葉 版介紹的很詳細。 另外,把宋裕先生的中國文學史八百題,拿來當練習,而裡面的詳解,我覺得疑點還需要 討論,所以答題還是以整理的筆記優先。 附帶一提,最近幾年的考古題看來,宋元明清的題目變多了,而且幾乎都是比較題,這邊 要特別注意,這個時期的各個流派的承變,一直以來都是熱門的。 中國思想史: 這科在準備之前很頭痛,因為本身學校大四才開始上思想史,所以在考第一間學校的時候 (中興),我只在課堂上了孔子、孟子、荀子然後韓非子上到一半,於是就有一個想法, 把重要的先秦跟重要的宋明理學一起念,也就是說在課堂上認真的聽,而回家就念宋明理 學,因為這兩個是很相近的。 先秦思想是用勞本,概念寫得很詳細,加上老師講解,讀起來沒有負擔。 但是宋明理學自己念真的好難唸,我花在這部份的時間非常多,並參考了一些書籍,特別 推薦一本故事書就是《宋明理學概述/古清美著》,據書耳的介紹,是一位台大教授寫的 ,這本書真的可以當睡前的故事書念,把當時的思想家背景都介紹的非常完美,而且充滿 趣味,從背景就可以知道這個人的思想方向在哪裡,而在建立新的基礎方面,我覺得了解 每位思想家的生活背景還滿重要的。另外還參考了幾本書,等等會打在下頭。 於是,承著上頭,又可以把清代思想連接在後,變成先秦-宋明-清,一個部份,這樣感覺 好有始有終(囧)。 另外,兩漢與魏晉與佛學可以是一個部份。 其他的朝代應該都沒先秦宋明難,但是要注意,佛學真的要看,我考的幾家,如果沒記錯 ,全部都有牽涉到佛學,這也要謝謝純惠姊的提醒,本來都讀不完,想放棄了,某天突然 發狠硬是在兩天把吳臻所寫的佛學重點理解完(還記得那段時間剛好在春節時,樓上在念 佛學,樓下在搓麻將…..整整兩天覺得自己要死了)。 吳臻的中國思想史概論,還有中國思想史精義幫了我很大的忙,尤其是對於幾乎剛接觸思 想史的新手,裡頭的重點整理很清楚,方便我從其他書籍中抓取重點,不過也由於看了一 些雜書,發現裡頭也有需要討論的地方,所以經常在上思想史下課的時候趕緊向老師討論 ,以補自己不足,通常有疑問而且經過討論之後得到的結果,都會非常的深刻,也順便幫 助了記憶。 小學: 這個我就不行了,得到的分數都很慘烈,比英文成績還要慘太多了,我媽看到成績單非常 傻眼,而我畢業論文是做訓詁學部份,但是我覺得我對不起老師,嗚…… 所以這部份就略過了喔~略過了喔~略過了喔~(汗)~ 不過小學真的不可以放棄喔,真的真的不可以放棄喔,好吧,頂多勉勉強強放棄一科聲韻 學(壞人,不可以),但以我來說,我聲韻學並未完全放棄,有些比較容易背的還是會硬 背下來,考前就也讀一下吧。 英文: 因為專業科目都看不完了……所以這科就放棄沒準備了,不過因為高中曾經被一位很兇狠 的英文老師教育過(我每個禮拜都因為英文考不好,伏地挺身跟交互蹲跳加起來會破30 0下,啊~~~~~ ~~~~),雖然單字不是很熟,但是閱讀測驗跟作文應該還可以勉強應付應 付(不好意思用了應付兩個字orz…)。 以此,無法提供什麼經驗….. 國文: 除了本來就喜歡看一些詩詞歌賦外,我覺得我是看中國文學史累積起來的,因為只要看到 中國文學史課本裡出現的一些文章,發現文字優美的都會去找原文來讀,看不懂的也會去 找翻譯,偶爾也會把很美的句子背起來,所以我說說我的答題方式好了。 翻譯: 我並不是照著原文翻,而是都把一整段的原文加上很多利用原文延伸出的想像,變成短短 的一篇小文,並不時的運用一些感歎詞(例如:啊!),增加他音調上的美麗,讓文章比 較整齊。 寫主旨大意: 就是把它當成一篇文章寫,但是將主旨先點在首段,中間鋪陳,末段再加強主旨論述。 作文: 幾乎沒有用到成語,所寫的都是生活上很平常的,並妥善的利用譬喻以及擬人法,不過我 覺得這應該也要靠運氣,因為這次碰到的作文題目,不是那種應用文啊論說文啊,所以對 我比較有利。 ** 參考書目: 中國文學史: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 宋裕《中國文學史詳解800題》 中國思想史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 杜保瑞《北宋儒學》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 ㊣古清美《宋明理學概述》 ㊣陳來《宋明理學》 ㊣吳臻《中國思想史概論》 ㊣吳臻《中國思想史試題精義 專題篇》 我的閱讀是以有打㊣記號的為主。 小學: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 許錟輝《文字學簡編-基礎篇》 竺家寧《聲韻學》 林尹著、林炯陽注釋《中國聲韻學通論》 陳新雄《訓詁學》 林尹《訓詁學概要》 章銘《文字學考題彙編》 ** 作答方面: 總的來說,我答題方面從大三上的時候,就開始在期中期末考時演練。 首先,我先請教老師在答題方面的問題,老師說她改考卷的方式,會先把補習班的分一堆 ,然後把自有筆記的分一堆,然後開始批閱,我覺得老師會跟我說這樣的話,大概是有些 人會只藉著補習班的筆記,強迫吸收內容而不理解,所以不管處理怎樣的題型,模式都是 一致的,因此不管讀什麼科目,真的要試著將他融會貫通,據題書寫。 接著,老師說答題最好是先把結論引在首段大略說明,中間再慢慢敘述,然後再加強論點 ,有時候甚至可以做到條列分項,這樣在批閱時看起來有條理,有邏輯性,一部分也可以 方便老師批改。 再來,我覺得答題,要具有「精確性」,也就是譬如現在題目要考生試著說明王弼對魏晉 玄學的『貢獻』,那絕對不能把它視為王弼對魏晉玄學的『影響』,又譬如描述宋詩對於 唐詩的『承變』,那絕對不能是宋詩與唐詩的『比較』,而要從『承』與『變』的方向來 說,又或者要考生說明造成儒墨差異的其中旨趣,那更要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認為是 批判性思考,這是我在華語學程裡頭學到最重要的一個東西。 最後,練習和檢討,不斷的練習和不斷的檢討,有時候我會把我的考卷拿給老師,問老師 說我這樣的答題方式對不對?這題為什麼會被扣五分?還缺少什麼嗎?所以在考研究所的 時候,對於題目的熟悉度是其次,但是對於答題的方式已經算是熟練的了。 ** 附加1: 我覺得考試前一個月最受挫折,因為還很多東西都讀不完,但是請不要在這時候放棄,這 一個月足夠複習幾科的重點了,我的方法是,如果真的唸不完,那就先以複習為主軸,然 後在每天的睡前,把新的內容拿來當睡前故事,可能我是個不能輕易說放棄的人,認為有 瞄過比完全不碰好,至少現場答題在試卷上出現時比較不容易慌張。 附加2: 感謝nosig姊和flyersnow正妹,真的幫了我不少,nosig姊的叮嚀和鼓勵,還有flyersnow 正妹不厭其煩的回答我課業上的問題,噢,我愛你們\(^▽^)/\(^▽^)/ ** 以上,是我對於這次考試的準備心得,不過怕有人猜出來我是誰,所以只能說我後來選擇 了中興中文,不過大概一半也要歸功於運氣吧(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3.12.30

05/09 01:38, , 1F
宋明那邊我覺得孫振青有本書也不錯
05/09 01:38, 1F

05/09 01:49, , 2F
推一個,熱心的好人
05/09 01:49, 2F

05/09 03:17, , 3F
哈同學你好 XD
05/09 03:17, 3F

05/09 03:19, , 4F
你好v( ̄︶ ̄)v
05/09 03:19, 4F

05/09 10:29, , 5F
小心點是好的 我就是亂推文 做壞事也被發現 還有3樓是型男
05/09 10:29, 5F

05/09 15:36, , 6F
三樓很眼熟喔
05/09 15:36, 6F
文章代碼(AID): #1A16js2K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