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外文所(文學組)準備心得

看板graduate作者 (stay away。)時間16年前 (2008/06/23 22:56), 編輯推噓8(800)
留言8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是師範體系出身的 在決定走文學這條路的時候 已經是大三下的時候了 雖然系上的文學必修課(文導/英美史/文學理論)讓我不至於無所適從 不過因為以前根本對文學沒有興趣 這些基本的必修課 收穫也不足以應付考試 不過當你有決心的時候 一切都有機會改變 1. 系上修課=================================================================== 如果系上文學課是很豐富的話 像是台政中山等等 (這些學校是我有研究過文學課程較豐富的學校) 請務必儘早累績文本閱歷的數量 如果系上課程早就只有那幾門課再開,如果儘早確定方向 可以找有志一同的同學 請老師開課 像我在大三大四就緊抓著老師 希望老師可以開他們專長的課程 我就修了系上不是每年必開的 英國小說/女性文學/20世紀英國文學/ 莎士比亞悲喜劇 課是怎麼修都不夠的 就像我一個老師說 我教給你們五個劇本 還是不夠 我教給你們 十個劇本 也還是不夠 多修課 是給自己機會仔細閱讀文本 增加文學知識的廣度 另外一個要補充的是 像是英國美國文學這種最基本的課程 如果知道有其他老師是很重文本分析的(新批評時代的老師) 一定要把握機會去旁聽 我個人在決定考研究所後 再去聽系上一個老師比較重視close reading 的英史 有打通韌督二脈之效 2. 組讀書會=================================================================== 這一點對我來說相當重要 我們組的讀書會都是同班同學 四個目標國內研究所 一個要出國 就短短的準備時間: 從升大四的暑假開始準備 到台大成大的3/1號考試 其實算算沒有多久 但靠著大家的互通有無 我們四個目標國內研究所的 成績都滿不錯的 組讀書會有幾個重點 a. 按表操課: 如果這次的讀書會 範圍是浪漫時期 那會有一個presenter 負責整理考古題 針對考古題作討論 也就是 書靠自己唸 (什麼該唸 後面會跟大家分享) 由presenter 負責帶討論 如果範圍內有大家之前沒有唸過的作者或作品 presenter要負責找資料 (網路 參考書 norton的介紹等) 跟大家分享 b. 要抓緊進度: 什麼時候要唸什麼範圍 都要很清楚的規劃出來 避免惰性 我們整個進度的安排 英史run過兩次 c. 考古題很重要: 因為考題大部分是essay 文學基本上入學考的是你的英文表達,如何整合各個文學時期的特色, 及與有名作者 作品的對話 所以讀書會成員的討論很重要 因為沒有正確答案 大家討論很容易可以避免錯的解讀 集思廣益 把一個題目 用比較完整的方式 表達清楚 討論久了會發現 每年學校考的重點都不會差太遠 幸運地 今天台大的題目都是平常一再討論的題目 所以寫起來格外順手 另外 想要考什麼學校就要對哪個學校的考古題超熟 所以平常的討論很重要 一定要唸書 加上考古題的研究 才能抓出考試的重點 舉例 考浪漫時期 不是考浪漫時期強調individualism, nonconformity, infinite striving 就是考 supernatural elements presented in literary works 特色加作品的舉證就是考試的模式 考古題幫助你抓重點 如果你能反問自己為什麼題目要這樣考 而不那樣考 無形中 又是一個更高的層級 d. 分享: 分享才有辦法將大家一起帶上來 (別的系所我不清楚 唸文的一定會覺得很痛苦) 雖然唸書很enjoyable 但範圍太大的現實是很令人痛苦的 短短的英美文學史 就夠讓人suffer了 中國文學一定更可怕 因此分享很重要 每個人一定有他比較有興趣 唸比較多的地方 透過分享 能互通有無 畢竟研究所考試 就外文所 英研所來看 懂得多 英文表達能力強 (好的寫作能力) 就已經確定榜上有名了 3. 要唸什麼書============================================================== a. Norton Anthology (英國美國文學史):  每個時期的介紹都要一讀再讀 一次讀抓一成  唸了五次 也該抓到九成的重點了  這裡特別推薦英史norton的各時期介紹  寫得非常好 如果這些介紹唸通了 其他的也可以省起來了  不過對一開始唸的人 一致的反應 就是很難 很多 唸這個忘記那個 到底要怎麼辦  我只能說 耐性很重要  第一次唸過 先把基本重點抓住 討論考古題的時候 不熟習 再拿出來翻  書要唸得廣 也要唸得巧  norton是本教科書 裡面的介紹比起其他的參考書 其實已經非常詳實了  所以不管是各時期的介紹 作者的介紹 重要作品前面的介紹 都要唸過很多次  (當然不是唸一次 畫一下 唸五次 完成一個正字 而是在討論考古題不熟的時候  就去翻閱 累積的深刻印象 文學史的輪廓就漸漸形成了) b.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by M. H. Abrams:  這本參考書 必讀  雖然是參考書 但請你不要參考它 最好拿它起來讀  像是dramatic monologue 師大最愛考 裡面的介紹就很清楚  epic 這種老掉牙的考題 也介紹的非常清楚  不僅要讀 重點也要做 筆記也狠狠的作上去  沒有辦法拿出norton的時候 就把這本輕便的書拿來K  最高境界就是把它翻爛了 那面對偶爾出現的解釋名詞 每考一個你就一個得分  如果覺得上面那本不夠唸 還有一本可以參考 但不便宜 要600多的樣子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 (Penguin Reference)    反正多看 印象多深刻 c. The McGraw-Hill Guide to English Literature 上下冊  裡面有很多很多的essay可以看  有人推薦書林的英美文學問答精要什麼的我不確定 如果說書林的是basic  那這兩冊的essays書 就滿挑戰的了  裡面是教授級老師所寫的 用字 談論的深度都滿具挑戰性的  一般學校圖書館應該有 可以借來印  (如果買得到 就不要印啦 印是犯法的 不過我找了好久  都找不到有在賣這兩本書的來源 只好…you know 聽說是絕版了啦)    要唸多少 the more the better  (唸得完 也是騙人的 裡面東西滿難的 我通常是看得懂 看不懂跳  這兩本除了加深文本的了解 也可以當做作答的參考)  偷偷說 師大某幾年的考題 就是從裡面出來的 not almost the same but the SAME d. 基本要唸的就是以上了  (唸熟了 考古題把握了 不怕沒學校)  書林出的那一套書 可以當作參考但不是非看不可  可以再睡前幾分鐘快速review (不過要小心不要看到停不下來)    如果要更精進的話 請往圖書館尋寶  在我準備的期間 圖書館的上限15本 一直都是滿的 總共借了一兩百本書有吧  但不可能看 這一兩百本書 有認真看的大概沒有幾本  不過透過借了這麼多書 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光從一本書的contents你就可以學到很多  你可以知道某個作品有什麼樣的詮釋方式 某個作者有哪些作品  在逛圖書館的時間雖然耗很多 不過在每一個櫃子來來回回的時間  其實你是在學習的  你可能無形中記得這個作者的三本小說的名稱 儘管你沒唸過  但這些潛移默化 對我至少 是過程裡面很快樂也很享受的時候 e. 如果以上都唸完了 熟透了 就去唸Martin S. Day  我是沒有很推唸Martin 因為太雜了  如果你可以把Norton的介紹看很熟  其實沒有必要搞一個唸不完的Martin來讓自己慌張  記得該唸的重要作者 作品 時代介紹 都要從Norton下工夫  如果是底子不好 修得課不多 那  就先把 書林出的書拿起來隨時參考  但Norton一定要熟讀 (not page by page but all introductions of  each period and important authors) 4. 心態如何調整=============================================================== 如果你的日子沒有我慘 必須在夾縫中生存 那請你好好把握時間唸書 你一定會考上你心目中理想的學校 因為是唸某師大 系上的課超滿 到了大四上還有24學分 (不是重修) 除了我自己爭取的三門文學選修課 其他的都是不得已的 試教 教學參觀(七天加上暑假以來的行程安排)... 能唸書的時間真的是很少 因為我有必上的決心 所以在讀書會的督促 和自我要求之下 我仍然一步一步唸書 (如果你早在大一大二就決定要唸文學所 那其實心態上可以比較放鬆 因為基礎已經很扎實了 如果是到了大三 甚至大四 心態的調整真的很重要 老實說 當時後下定決心要考 文學史這方面的知識也是非常貧乏的 不要說作品不熟 連什麼作品是誰寫的都不清不楚 不過不到一年的時間 所有都扳回了 如果你要 你就做得到) a.請記得你是考生  安排好你的進度 我是跟著讀書會 每次的量都會想辦法唸完  除了各時期介紹 如果這次是浪漫時期  我就把五個重要的浪漫詩人 從他們生平介紹 重要作品 批評的概念 詩  都好好看過一遍 讀過的再讀一次    如果沒讀過的 時間許可的話 作品又不長 such as poems 就多看一首一首  就算是從來不會考的 就當做享受 看不懂也沒關係 培養培養一下 b.不要被害妄想  不要整天想我怎麼那麼苦 怎麼別人在玩我在唸書 怎麼別人在休息 我還要唸書  記得唸你想念得書 除了突然襲來的壓力 過程應該是要學習享受的  如果唸起來很辛苦 那要思考的是 你是不是走錯路了  還是你只是迎合趨勢 或順從家人意見 報考研所    (這裡要特別強調 因為文學賺不了大錢 就算跟語言 教學比較起來錄取率較高  但是 如果你是為了上榜而走文學 我覺得除了苦之外 就是無聊)  這基本的心態調整是很重要的  雖然文學就是唸一輩子都唸不完的東西  無須將幾千年的文學史 攬在身上 我們沒有那麼偉大  但是該有的範圍 重要的作者 還是多得不像話 記得 能救多少是多少  不要想我能唸多深 要去思考 我要如何唸得廣  如何靈活思考和表達 要深入 研究所有得是時間 c. 多多跟過來人請教  文學是苦悶的 當失去方向的時候  請跟老師請教 如何準備 心態如何調整 未來規劃等  老師的一句話會給你很多inspiration 勝過你焦躁不安好久 5. 如何百戰百勝=============================================================== a. essay一定要狂練:  平常可以寫得很好的 字也可以用得很漂亮 句型變化超級精采  不過考試時間壓迫 寫得完就要謝天謝地了  不過在最後階段前的準備過程 還是請慢慢享受一題寫個四十分鐘一小時  寫很長很長  好好表達你深度的essay    到了最後關頭 (我不覺得唸文學有什麼好衝刺的 唸到後來頭髮都快抓光了  最後能持續的 就是自己最感興趣的period或sub-genre了)  我自大概是寒假的時候 把之前討論過的考古題 自己出題目給自己考  抓各校的題目 湊成一百分 (通常就是五到六題essay) 然後計時 逼自己寫  除了我自己的部分 讀書會也以同樣的方式 各有一個負責出英美史的題目  (題目各時期平均分配 除了基本題 也會有那種很難 以前討論無法回答的題目  或是需要思考的反應題) 共五週 一周考一run英美史 很有效  記得 在時間壓迫下 這樣的訓練是必要的  當然寫作能力是前提 如果無法下筆成章 表達清楚即可  絕對不能 有文法錯誤 如果基本寫作能力有問題 老師是不敢讓你進來唸研究所的 b. 關鍵字:  關鍵字其實就是表達精確的意思  這除了平時唸書就要慢慢累積之外 刻意的整理也是滿重要的  我自己是不刻意整理 但透過常常寫 我知道什麼題目我一定要寫哪些東西出來  for example:  dramatic monologue 的三大元素;  modernist最常看到的字眼之一: fragmented;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 常常會寫到的就是 meaninglessness, irrationalism, ineffectual communication 之類的。  這些字眼怎麼來的 全部是上述所列要唸的書 Norton 裡面 Glossary 裡面學來的  一開始當然沒辦法做到 訣竅就是一再看這些字眼一再出現 潛移默化的結果  而看中文介紹書與這差異就是 中文唸多了 不見得寫得出來  因為那又是一層中英語言的轉換    沒有那個閒功夫 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看英文  痛苦 難 但從英文的materials 直接唸得成效 就可能免除表達困難的問題  (just my experiences) ============================================================================ ===================================Ends Here=============================== 以上為代PO 有興趣知道詳情或想問問題的請洽jeremiahncue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72.53

06/23 23:11, , 1F
文學組考生推 謝謝分享!!!
06/23 23:11, 1F

06/24 00:34, , 2F
06/24 00:34, 2F

06/24 00:54, , 3F
06/24 00:54, 3F

06/24 03:52, , 4F
06/24 03:52, 4F

06/24 13:45, , 5F
push~~ ^^
06/24 13:45, 5F

06/25 15:52, , 6F
大推~~~~給你鼓掌>W<
06/25 15:52, 6F

07/10 12:08, , 7F
大推~~~謝謝^^
07/10 12:08, 7F

09/29 16:43, , 8F
寫的太好了~推
09/29 16:43, 8F
文章代碼(AID): #18Nxc5I5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