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嗯哼,我考上了(下)

看板graduate作者 (阿成)時間16年前 (2008/04/10 14:37),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到了第二個階段的時候,其實對自己念的東西會有所懷疑, 特別自己沒上補習班,會有個疑惑 “這樣就夠了嗎?” 後來在這樣的不安下,上了補習班的網頁,買了幾本參考用書,打算在第二階段來熟讀。 在此同時,為了多了解諮商還有整理自己,我還跑去諮商。 買補習班的參考用書,後來發現除了了解補習班的教學內容, 後來發現對於考試以及專業上的了解幫助並不大。 特別是補習班的解題,有些東西如果沒唸通就囫圇吞棗的吃進去, 對於臨場的表現會有很大的傷害。 再來就是諮商這件事, 從一開始進入諮商關係的防備、觀察,到了解、整理自己的探索, 才會發現書上寫得遠遠不及自己親身感受的, 因為這樣的體悟與幫助,讓我確信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到去年年底之前,就很確信自己想把這個當成生涯的道路了。 這個階段,同時也上網,查詢諮商的相關資訊, 並且閱讀各學派的代表人物的著作。 我發現讀原著的幫助遠比讀摘要文章(甚至是Corey)的幫助大, 因為你可以了解何以這些前輩會有如此的思維脈絡, 站在「人」的立場去了解這些長者,會發現他們不只是書中的人物, 因為他們的人際歷程,時代背景深深的影響他們的思考軌跡。 最後的階段,又去圖書館借了一次書,同時也買了幾本自己想在上面畫重點的書。 在大致看了考古題之後,開始背英文字典。 這個階段有些書已經看了3次,如張春興的現代心理學, 部分的章節(如發展、人格、變態心理學等)在考試前甚至看了5次, 並且各科都有各自的筆記,有的甚至有筆記的筆記。 諮商還是繼續在進行,並且從PTT找了一個應屆的考友。 如果說前兩個階段是在打基礎,這個階段就是在組織, 找考友一開始就有提到,只找一個, 關係是彼此關心,自己對自己負責,就是以真誠、同理心、無條件接納的基礎下, 進行一個星期一次的MSN meeting。。 因為找到考友時已經離考試很近了,一開始幾次談論了考試的心情, 跟了解彼此的背景。接著就是每次設定主題,定時開會。 過程中也有遇到撞牆期, 比如我們用考古題問對方的時候,有出現那種兩個人都不知道怎麼回答的題目, 像是某年的竹師問到團體治療的問題,因為我們準備的方向都沒有在這方面下過工夫, 兩個人都具體無法回答,彼此都很沮喪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有能力考研究所。 後來我們調整心態,重新檢視自己想考的所本身的方向, 團體治療本來就不是主要的課程。再以每個人本來就不可能面面俱到, 建立這樣的心理建設繼續我們的旅程。 有趣的是在撞牆期之後,面對陌生的考題最後反而能以自己的角度來做詮釋。 就像考友說的「好像不管怎樣的題目都可以掰出來了」 比如今年心理學考雙避、趨避以及多重趨避的實例 我就以 Dollar&Miller的研究跟說明為開頭 再各自說明雙避、趨避以及多重趨避的意義, 實例就以生活上所發生的,比如多重趨避: 朋友寄了自己表演的影像檔給星光大道製作單位,對方通知自己去參加百人初選, 不過研究所考試將近,內心充滿掙扎。 一方面想展現自己的音樂才能,再來也想輔諮的專業有所發展。 被考試壓力逼得想逃避,又怕上台有新的壓力。 想成名又怕被批評,這樣複雜想要不敢要、想逃不能逃的衝突。 最後結論就借Epictetus所說的"困擾人的不是事件而是人對事件的看法", 每個人有其現象世界,對於同樣的事會有不同的解讀, 對有些人來說上了星光大道,能上台唱歌比學業來的重要,根本不會有衝突的問題。 所以用開放的心胸看待不同的境遇,選擇之後在珍惜當下, 了解自己的限制。有時認知改變了困擾就不見了。 我是不知道自己寫這樣能幾分,因為申論題的東西沒有標准答案,不過就結論來說,應該 是OK的。 如果大家覺得這樣的分享是還可以,有空再來寫寫財金跟諮商思維的差異。 -- 有空來逛逛 http://www.wretch.cc/blog/xiaolup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1.198.115

04/10 16:28, , 1F
我很想聽你說關於財金跟諮商思維的差異^^ 推ㄧ個
04/10 16:28, 1F

04/10 19:42, , 2F
寫的很棒喔! 推一個!
04/10 19:42, 2F

04/13 03:14, , 3F
好厲害! 拜託請繼續分享!
04/13 03:14, 3F
文章代碼(AID): #17_RMaIF (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