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張小虹:〈情何以堪〉

看板gender-TIE作者 (丹心何懼鬼森森)時間20年前 (2004/04/27 04: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gender-women 看板] 情何以堪 【張小虹】 這真是一個難堪的場景。小生這廂一聲嫂子,叫得不夠正大光明,小 旦那廂一句還禮,還得不夠清清白白,一個老生夾在中間自覺無事, 卻硬是成了那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呆頭丈夫。 傳統京劇《御碑亭》講的是一樁休妻的故事,做丈夫的只是聽到妻子 掃墓回程途中遇大雷雨,與一名陌生男子在御碑亭中避雨過夜,就直 接判定「男女共躲雨,必有曖昧情」,憤而休妻。國光劇團新編京劇 小劇場的《王有道休妻》,就是依循這個守舊傳統的故事加以改寫, 想要以現代人的性別與情慾角度,探一探原有故事中所壓抑潛藏的慾 望。 編劇王安祈用了極為高明的手法,將劇中妻子孟月華一分為二,本尊 是恪守婦道的古代妻子,分身則是潛意識中情慾流動的現代女子,讓 一場躲雨的突發事件,成了啟動慾望的高潮戲。小生這廂不是柳下惠 ,忍不住用眼睛偷瞄身旁的美貌女子,小旦那廂也不是呆若木雞,在 偷窺的注視下,春情蕩漾地撢去身上的雨水。於是這樣「水泠泠、清 淺淺、瀲艷艷」「嬌怯怯、羞答答、喜孜孜」地過了一夜。你說它一 夜無事,確實也未曾發生任何肢體接觸、苟且交歡之事,你說它一夜 有事,確實也不曾停止那流盪在彼此之間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曖昧 之情。一對不曾相識的男女,在御碑亭裡對坐天地風雨間,危顫顫、 醺醺然、天搖地動、情意纏綿。 然而《王有道休妻》的絕妙之處,並不止將情慾的流盪放回了道貌岸 然、嚴守禮教的《御碑亭》,也不只是用古代妻子疊合現代女子,讓 女人的身體與聲音,打開原有父權價值道德系統的封閉。《王有道休 妻》裡最具現代感、最打動人心的部分,是在探觸到情慾議題時,不 以情慾為衝撞禮教的終極救贖,而是在不僵化、不教條的貼近敏感中 ,大膽去碰觸情慾本身的內在弔詭。如果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 深」成就了《牡丹亭》的千古愛情傳奇,那改編自《御碑亭》的《王 有道休妻》,則提出了「情不知所滅」的尷尬問題。為了情可以生生 死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但如果情來得沒來由就一往而深,情也 就有可能去得沒來由而唏噓感嘆,穿越生死的愛情是神話,讓人欽羨 讚嘆,來無影去無蹤的情生意動是日常生活,徒然叫人好生無奈,幾 多惆悵。 於是當小生小旦又有機會再見面時,難堪的不是天雷勾動地火而丈夫 在場,難堪的是那情意纏綿的「情境」已一去不返。當妻子分身唱出 「天涯陌路擦身過,聚散離合盡偶然;亭中會、雨裡緣、一宵幻,雨 霽雲收兩無干。非關情緣、再續無端,與他何干、與他何干?」一齣 好戲就此大團圓收場,不是女人不勇敢,而是當不知所起的情已然不 知所滅時,又何有情奔天涯之必要。 《王有道休妻》好看,就是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情慾無端的殘酷性, 人生幾多「亭中會、雨裡緣、一宵幻」,情境弄人,的確與他/她何 干。 【2004/04/20 聯合報】 @ http://udn.com -- ※ 發信站: 新批踢踢(ptt2.cc) ◆ From: 218.161.58.42

推 61.64.143.206 04/22,
借轉 有借無還喔^^
推 61.64.143.206 04/2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5.139.4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232.192 ※ 編輯: hsingpen 來自: 140.109.232.192 (04/26 20:34)
文章代碼(AID): #10ZN8f_p (gender-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