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櫃裡/櫃外,誰是迷途的羊?

看板gay作者 (BORNtoDIE)時間10年前 (2013/09/06 14: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好讀網誌版:http://twgenderstories.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5.html 作者:若雨 編輯:李小鹿 18:10 「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這小子裏的一個;我告訴你們,他們的使者在天上,常見 我天父的面。(有古卷加:18:11 人子來,為要拯救失喪的人。) 18:12 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 往山裏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 18:13 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 喜還大呢! 18:14 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裏失喪一個。」———— 馬太福音 -- 無「家」可歸的是同志?還是父母?-- 我年初參加了同志諮詢熱線南部工作室舉辦的出櫃停看聽講座,現場邀請了兩位已出櫃的 男同志,與兩位同志孩子的母親。 「什麼時候出櫃?什麼樣的場合?第一次的出櫃對象是誰?」演講的話題圍繞在這些疑問 。同志出櫃有很多的考量,潛藏了極大的風險。 講座舉辦時間恰逢農曆春節前夕,年節時父母、親戚總會逼問起許多感情、婚姻等令同志 族群難以回覆的話題,很多人常因此感到不自在,甚至吃完年夜飯就會離開家,乾脆以工 作為由不回家吃飯。「家」是每個人渴望的,但被道德綁住的「家」,卻成了同志的牢籠 。主辦單位並表示,有些同志在家庭聚會的場合中常感到困擾,所以辦了相關講座提供訊 息讓同志朋友參考。 想起自己在一年當中最討厭的節日就是農曆過年,一堆親戚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誰誰誰的 孩子上大學了,某某某的小孩出國了,誰誰誰談戀愛了,就學時不是被問到成績如何,就 是被問及感情,兩者都是令我感到為難的話題,我很想在哪次突然出櫃,這樣一了百了。 每次在年節時,是我感覺離家最遠的時候,因為當我無法和家人袒露真心話,就是離親愛 的人最遠的時候,我們彼此隔著一層輕薄的假象,我不想撕開,我害怕撕開,不知道撕開 後會如何?這種不能說秘密從有性別意識已來到現在,因對自己的性向與身分已逐漸認同 ,接觸到許多資源,對於同志身分的未來想像不再如過往那樣黑暗,我想找個機會向父母 出櫃,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是最佳時機、最佳場合,又要如何說呢? 出櫃的台詞,我反覆地練習了上百次,我依舊說不出口,是我不敢面對?還是我不想要讓 父母面對?會不會說了我輕鬆了,但父母卻開始有壓力?不敢面對真相是我自己本身,還 是父母? -- 「我的小孩是同志,是不是我哪裡教錯了?」 -- 部分父母親會感到罪惡感,將責任歸咎自身,認為是自己的錯,教育方針出了問題,他們 希望有人告訴他們只要做對、修正某些事,他們的小孩就會變「好」了,像是看待依個壞 掉的玩具,期待有人可以修好它。 同志突然性、沒有預警的出櫃讓「櫃」父母壓力很大,因為「櫃」父母可能終其一生都在 找他們哪裡做錯了以及少做了些什麼,以致於小孩變成同志,甚至他們會歸咎自己做錯事 ,所以她們的孩子壞了,神明要懲罰他們。 我們沒有壞、也沒有病了,我只是一個同志,沒有人應被懲罰......。 -- 以愛之名 -- 父母反對自己的子女是同志原因很多,包含沒有婚姻的保障、老了沒有後代照顧、被社會 排擠與唾棄等等。大部分的父母擔心東、擔心西,看起來似乎嫌棄孩子同志身份的意味比 較少,而是害怕子女往後的日子不好過,希望子女可以過的好、過的幸福快樂。然而,父 母的不接受,究竟是擔心的成分較多,還是排斥的多?我到現在也還在思索。若真的是擔 憂的多,為何還會出現惡言相向的情況,還是父母將他們對同志的不認同包裝成擔憂,進 而以愛與關心之名,去挾持、威脅子女?往往很多父母口中的愛,變成了情感或關係的勒 索。 -- 我是不是還不夠好? -- 回想自己男同志認同身份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我知道自己似乎與別人不一樣,但沒有覺 得這樣不好,想起國中時,一群同學會去討論隔壁班的女生,我沒有興趣,但沒覺得這樣 很差,直到漸漸地同學開始開同志的玩笑、取笑同志的種種行為時,我才意識到原來喜歡 男生是不對的,不只一個人,而是社會上的每個人,當時我覺得我「病」了,我「錯」了 ,每天期待早晨醒來,我的病就可以痊癒,我也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事,以致遭天譴, 被神明懲罰,我在國中時,就這樣抱著痛苦的念頭走過去了,那時我不能接受自己是同志 ,是因為覺得自己無法符合許多社會期待,像是結婚生子與傳宗接代等等。同志身分像污 點般能推翻掉我整個人的美好。 反過來想,是誰、從何開始教育我同志身份的不好?是朋友、是家長、是親戚?我該對他 們生氣嗎?該跟他們抗議?如果我真的有「病」,這是一個傷風敗俗的行為,那這一連串 的錯誤是不是也是他們造成的?是誰讓同志沒有享有平等的法律權益呢,如果這樣的社會 是有問題的,能不能有勇氣向這項錯誤教育抗爭,去挑戰、衝撞? --假面的告白-- 想起某個親戚在聚會時鄭重地表示:「同志很噁心!」當時我微笑,想著:「他是暗示著 我永遠不要變成同志?」可是我打從娘胎開始,就是個同志。這是我不能說的話,我以微 笑回應他。我不管他接受不接受,反正我是同志是事實,我不管他接不接受。(哼,跺腳 。) 讓我不敢出櫃的最大原因,多半是認為自己回不了家、覺得讓家族蒙羞、父母無法接受進 而斷絕關係、被親人指指點點等等,我發現許多同志出櫃前往往都有但書:「我會出櫃, 但要在我有一份工作。」這句話反映同志的恐懼:被家人遺棄的害怕與擔憂。我在國高中 時期,也每天為此憂慮,食不知味,總練習出櫃那天的到來,那天的天崩地裂,那天的昏 天暗地,恍如世界的末日,我的成長扛著這顆沉重大石慢慢長大了,回不了家的恐懼與擔 憂如影隨形地跟著我直至我成人。 成年、大學畢業後的我想,出櫃後,真的會被父母遺棄嗎?我長期長在於一個對同志不友 善的環境,以致我如此悲觀,認為我父母絕對無法接受我愛上同性別的人,因而報答父母 我就要導正我自己? 前年的農曆春節,我媽在整理我的抽屜,意外發現我有同志相關書籍,其中有本《男同志 性愛聖經》。我預計我會被從櫃子裡拉出來,但年節過去了,我回到大學上課,以為這件 事就這麼過去。突然有天我媽打電話給我噓寒問暖,突然冒出一句:「你有交男朋友嗎? 」我知道我沒有聽錯,我知道他總有一天會這樣問我,我以為我準備好了,準備好了與之 坦白,但我退縮了。我明明演練上百次,有天必須和父母出櫃時,我的台詞是什麼,我每 一天都在練習,但當這一天到的時候,我遲疑了!!我做不到,是!我做不到!!我真的 不知道到底是誰準備好了?當我媽問我: 「你有交男朋友嗎?」時,她這麼問,是她真的 準備好了接納我是同志?還是只是一個試探。短短的幾分鐘電話,讓我經歷長久的交戰, 到底該不該走出去,走出幽幽暗暗的角落,從道德規範裡走出……。 同志出櫃後,或許同志與父母的關係變的更錯綜複雜,也可能是一片更寬廣坦承的大海… …。 我百般思索著,是什麼在社會構成的櫃,誰有責任來打開?又有誰,能找到鑰匙?迷途、 回不了家的是我、是同志,還是這整個道德與異性戀框架? -- 性 別 爆 破 小 組 , F U C K B O M B ! 幹爆「和諧」:性、生命史、書寫、行動 http://twgenderstories.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3.204.172 LanaDelRey:轉錄至看板 lesbian 09/06 14:09 LanaDelRey:轉錄至看板 bi-sexual 09/06 14:09
文章代碼(AID): #1IAN5yRV (g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