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如果發現自己男友其實已婚的話

看板gay作者 (我喜歡這樣想你。)時間11年前 (2013/07/03 13:24), 編輯推噓8(801)
留言9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正文開始前先給原PO一點資訊,如果你真的很需要有人陪你聊,分享你的情緒,讓 你有個出口能夠宣洩,歡迎在一四五六日晚上七點~十點,撥打同志諮詢熱線的諮詢電 話:02-23921970。 -- 想跟原PO分享一點我的經驗。 我跟第一任男友是在校內熟識起來的,那年剛過完了二十歲生日。當時我知道他已經有 兩個男友了,但他開放式的親密關係模式讓我覺得或許兩人也可以進一步發展看看,因 此,我們就展開了一場以他為中心,另外三人相互認識的情感關係。習得「開放式關係」 這個名詞,是因為修習了范雲老師的女性主義這一門課,而對當時的自己而言,在情感 上可以接受這樣的關係並非源自於理論,我很清楚:是從小成長的文學閱讀,讓我對於 人與人的締結與分離有了更開放的想像。 「但,要是你豢養了我,我們就彼此互相需要。對我而言,你將是世界上唯一的。對你 而言,我將是世界上唯一的。……你有金色的頭髮。於是當你馴養了我,這將是很好的 一件事!那些金色的黃小麥,將使我想起你。而我將喜歡聽吹過麥田的風聲...... 請你 馴養我吧!」不知道人們究竟如何理解或是透過何種典範的習得去看待所謂親密關係, 但這本從小學五年級就陪著自己到現在的童書(?)卻始終被我奉為親密關係的聖典: 人與人之間認定了彼此的意義,並透過彼此承諾的過程進行某些互動的反覆操作,最終 形成了一種牢不可破的羈絆。大概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在大二上認識了A的時候,我便毫 無顧忌的栽進一段外人視來難以理解的關係裡頭。 這樣的關係往往也促成了某些誤解:被友人勸退不要當破壞別人關係的第三者,或者是 不斷被提醒要快或者是不斷被提醒要快點看清其實不需要這般委屈求全。 第三者,人們對此總是充滿了想像,然而這無疑是個悲傷的位置,他是[你,我] 這個 「我們」這個組合外的存有,有幸/僥倖能夠貼近屬於了「你們」的幸福卻又永遠在一 種不可介入的實質落差中。然而對他的其他男友而言,他們何嘗又不是"我們關係"的第 三者。 我想要是唯一?但什麼是唯一?隨體詰詘,這是一種愛情裡的姿態,那並非犧牲奉獻或 委屈求全;或許更貼竟於柔軟的埋葬/讓渡(inter-)了我/你的什麼,而造就了彼此 的為人(subject):在這裡頭,我們都願意為對方改變些什麼,為對方而相信什麼,為對 方而坦成什麼。而與此同時,我們也一邊在摸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渴求著什麼。 回想起國中的時候,大概是第一次有一種:喜歡一個人,想要不斷的向她靠近的感覺。 (是她沒錯,我是雙性戀)但彼此只是停留在一種微妙的曖昧狀態,在她巧妙的迴避一次 我的提問後,便再也沒有確認彼此屬於什麼。畢業之後,我們仍維持著似遠似近的關係, 然而高二時,卻從第三人口中得知女孩交了男朋友,我感到無比震驚:為何親如我們, 我卻要從共同的朋友口中知道這個消息。她說她覺得尷尬,因為兩人的關係讓她不知道 如何對我開口,其實可以理解,但不免難過:一來在於她恐懼告訴我這件事,讓我意識 到原來她並不真的相信我,二來在於無論理由為何,終究我們之間出現了隱瞞。但是 當我聽到她男友讓她覺得自己很幸福時,當下我是真的開心的,或許吧,就是在那個時 間點上,我想一段關係最重要的對我來說不是獨占與否,而是理解與坦承。 然而確實,也因為社會學的滋養,同時讓我擁有了足夠的概念以及語彙去嘗試分析當時 那段開方式關係的情感狀況,也就是在這段關係的實踐裡頭,清楚的感受以及確認:愛 情,並非只是靠著激情產生的自己對於所為完美的愛情的幻想,使互有好感的伴侶彼此 吸引,並要求成為專偶的唯一;而是必須透過不斷檢視現有關係所共享的快樂以及所承 受的壓力來調整腳步。 在第一段男男的關係裡頭,對我來說最大的壓力並非來自關係可能結束或被別人奪走得 不安全感,而是對方在時間與經歷的分配上,所產生出不得不然的空卻與自己對情侶互 動的落差:而我亦無法將之指責為對方不夠在乎自己,因為我很清楚當時另一方面自己 的狀態在於:因為是第一次跟男生談戀愛,加上身邊圈內的朋友不多,因而很容易就會 陷入某種渴望陪伴以及有對象可以親密互動的情緒之中。而在交往半年多之後,由於彼 此在現實生活中的條件限制仍無法改善,因而決定分手。 在《親密關係的轉變》一書中,紀登斯提出了純粹關係的概念:在這樣的關係中,因為 不像過往有強大的家族或經濟約束力行成強制來保證關係的恆定,雙方必須相互承諾某 個遠景來像對方證明真心,以建構共同的歷史,這也因此促成了關係的一種有趣的矛盾 張力:正因為關係是可以協商的、開放的未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一方都可能按照 自己的意志,在某些特別時刻終止它,而在關係結束之時,原先構成承諾的那種忘我投 入,也在這變動的時刻形成最大的傷害。 但對我來講夠幸運的是,正因為進入關係之時,並不帶著「浪漫愛意識型態」:不帶著 某種(儘管會響望)幻想去預設:一段好的,夠格的,完整的,情感關係必須要是什麼, 因而讓關係的互動一定要被壓縮成某種想像中夠完美的愛情模式。而是務實的去看待在 關係中:我是什麼,你是什麼,在這段互動交織之中我們成就了什麼彼此又成為了什麼, 以至於,得以命名為之:(常人會用的字眼)愛情。 也因此在分手之後,伴隨而來的儘管有強大的對於失去這件事情的悲傷,卻不至於摧毀 了原本建立的關係與親密情感。這段感情裡頭,身旁有人將其失敗歸因於開放式關係的 不得不然,然而對我而言,這段感情從未失敗過:至今對方依舊如同我的家人那般,而 當時透過四個人的互動,我也因此有機會認識更多朋友。在這個情感應許脈絡裡頭,並 不存在一個所謂的「成功的終點位置」:或許對許多一對一關係內的同志伴侶而言,那 就是兩個人永遠以「特定約束的形式」如異性戀婚姻般的在一起;相反地,我所擁有的 反而是實際互動出的人倫關係:一種創造性的,系統互補的,開放式的人際親密互動倫 理。 有個叫包曼的社會學家,我一直覺得他就是個性苦悶且對過往充滿田園是鄉愁的老伯伯, 但他對當代的關係批判卻是尖銳到無以復加:這是個以物易物的年帶,人與人的交往大 抵只剩下了算計與衡量,對他人的承諾更多時候卻有只想用以兌現自身當下的慾望。在 這個關係脆弱到卒不忍睹的年帶,我們逃得出這種人對人的殘忍嗎?或許有些人的推文 是對的:對方只是在玩你,你也就順勢玩回去就好。但如果他們錯了呢? 我認識M的時候,他結束了段七年的感情。他總愛在我們交往過程中直言不諱:我不愛 你。跟你在一起我沒有談戀愛的感覺。朋友不置可否:為什麼你能忍受?為什麼你會相 信你們是在交往?然而在分手兩三年來,或許這樣的說法有點濫情:但在後來的某些相 遇相處的時刻,那種我們幾近擁有了彼此的靈魂的感受深刻到甚至讓人忘了我們已經分 手的事實。 在關係裡的人或許是最糊塗的,但其實也是看的最清楚的。還有誰會比你更了解自己的 伴侶呢?對於,他值不值得你對他的善待,這是來自於你跟他互動中慢慢對他的理解。 然而,你要不要善待這些關係,來自於你自身如何面朝世界的價值。 我跟AJ交往快滿九個月了,而他們是一對今年交往剛滿九年的伴侶。兩人年歲分別都 大我超過一輪,我很少去想像是青春年歲投注在上頭值不值得的問題,因為愛情是一場 人與人的相遇而不是一筆市場交易的投資。而又如果真要從後者來想,那麼,他們把自 的鼎盛時期花在我這初經人事的小毛頭身上,若屆時他們年衰而我逢鼎盛便棄之離去, 究竟是誰比較不值?人與人的緣分,若是要這樣咄咄逼問進去,究竟還直些什麼? 因為自己念得是諮商相關,之前報名了一個伴侶關係的工作坊,帶領者要每個人用圖示 描述自己的情感關係狀態,我說:我們就是三個人牽著彼此的首面對面圍成了一個圈。 夠親密,但卻也不實冒出足夠尖銳而刺痛的東西虛要面對處理。 我想這就是愛情,不是局裡迷而旁觀清。旁觀者自以為清卻只是在白霧之外看著霧裡的 花,所以他以為他看到這種一片白霧的狀態就是看得明白,殊不知枝頭桃李梅櫻究竟何 物?局裡迷,是因為花種看的再進再清,然而霧裡一片茫茫永遠不見全貌,沒有對錯, 只有在不斷的學習摸索的過程,才知道自己想看見什麼?是否抽身?或是已然在此霧海 調適出一片自己視角望去最美的風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224.220

07/03 14:41, , 1F
受益良多謝謝,我已經理出頭緒知道我要怎麼做了
07/03 14:41, 1F

07/03 14:45, , 2F
寫的很好! 這是要很認真才寫的出來的!
07/03 14:45, 2F

07/03 15:15, , 3F
對現在的我很有幫助
07/03 15:15, 3F

07/03 15:55, , 4F
我想這就是愛情,不是局裡迷而旁觀清。 推
07/03 15:55, 4F

07/03 18:33, , 5F
這樣令人覺得讚嘆的文筆看到錯別字會讓人瞬間抽離文章情緒,
07/03 18:33, 5F

07/03 18:33, , 6F
有點可惜。但還是很喜歡你寫的境界與想法~
07/03 18:33, 6F

07/04 01:09, , 7F
推~
07/04 01:09, 7F

07/04 10:44, , 8F
推~
07/04 10:44, 8F

07/05 19:20, , 9F
好文必推~我覺得愛情是當局者迷戀的往往是旁觀者沒法看清的
07/05 19:20, 9F
文章代碼(AID): #1HqxLwTk (g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