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遊行] 【你/我眼中的遊行】獨立製片導演周美玲

看板gay作者 (孬踢)時間11年前 (2012/10/18 20:1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wpride.org/twp/?q=node/49 【你/我眼中的遊行】 獨立製片導演 ──周美玲 由 台灣同志遊行聯盟 在 四, 10/18/2012 - 00:08 發表 1. 第一次參與台灣的同志遊行是什麼時候?當時參加的原因是? 2003年第一屆遊行我就參加了;那時還跟主辦單位合作,把我們限制 級的同志紀錄片《私角落》弄到二二八公園公開播放。上映前大家生 怕警察會以妨害風化之名前來取締,還先想了一套說詞應對:「公園 裡都能有露點雕像,為何不能有露點的藝術影片?」還好並沒發生什 麼事,但對我們來說,在二二八公園這個同志空間放映同志情慾的紀 錄片,就是一種行動藝術。 因為是第一屆,我們會有身為「種子」的使命感,那時我剛拍完電影 《艷光四射歌舞團》,就拉著片中演員們一同去參加遊行;就第一屆 來說,圈內朋友是比較需要彼此陪伴、互相打氣的;之後幾年的遊行 逐漸聲勢浩大,就無需再「拉票」了,但只要我人在台北,就算只有 剪片的空檔,我也會跑出來參加一小段遊行。 2. 這幾年在遊行現場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是? 第一次做彩虹地景時(2007年),我記得自己站在旗子底下,看著高 舉過頭的旗子一路延伸至盡頭;蠻感動的。隔天看到媒體從高處拍攝 的鳥瞰圖,呈現出來的六色彩虹旗畫面,依然令人非常非常感動。 3. 就你的觀察,台灣同志遊行與國外有無不一樣的地方? 其實第一次參加同志遊行是在紐約,應該是2001年吧,我去環球旅行 時候。那時紐約同志遊行已很商業了,街頭到處都是廣告與觀光客; 台灣的同志遊行比較具有社會運動的調性,但相較於其他社運遊行, 我們的形象比較不是激進份子,而是以溫和的方式表達訴求,試圖找 到與社會和諧相處之道、而非彼此對立。因為我們與大家並無不同, 只是勇於呈現自己跟社會主流不一樣的面向──不論是裝扮、情感或 情慾方面的多元樣貌。 台灣社會一直以來對同性戀懷有某種「魔障」:就是約定俗成的恐懼 ,其實只要正視同志族群的存在,就會發現同志其實一點不可怕。遊 行便是給社會大眾一個機會,好好看清楚,看清楚後,發現同志其實 跟我們沒什麼不同,心裡的恐懼魔障自然就會消失無影。 4. 對於下一個十年的遊行有何想像或期待? 想像…希望十年後的同志遊行是由總統府來主辦囉,甚至是有同志總 統來參與遊行!我覺得台灣最保守的勢力就是政治,政治圈非常保守 ,至今無人敢出櫃;所以若能突破這道最後的藩籬,將會是同志運動 一路走來最豐碩的成果、也是台灣社會最大的進步。 周美玲/獨立製片導演,著名作品包括電影《刺青》、《漂浪青春》 ,電視劇《死神少女》,紀錄片《私角落》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232.96 ※ 編輯: eere 來自: 219.71.232.96 (10/18 20:18)
文章代碼(AID): #1GV_EM3V (g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