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日本外海 尋獲元朝古沉船

看板gallantry作者 (麥克斯)時間8年前 (2015/07/05 12:12), 編輯推噓17(17063)
留言80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goo.gl/5bz3Bs 蘋果日報 日本外海 尋獲元朝古沉船 2015年07月05日 日本 【陳怡妏╱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琉球大學考古團隊和長崎縣松浦市教育委員會上周宣布, 在松浦市外海200公尺處發現西元1281年奉中國元朝皇帝忽必烈之命侵日卻碰上颱風沉沒的 古船。 琉球大學考古學教授池田榮史,2011年秋天在長崎縣松浦市鷹島町外海約20到25公尺深的 海底,發現第1艘木造元朝古沉船,該海域隔年被日本指定為國家歷史遺跡。 去年秋天池田的團隊在離第1艘船1.7公里遠的海底,發現第2艘古沉船,長約12公尺、船身 最寬3公尺,上月在船上及周邊找到約20個12到13世紀中國製白瓷碗、陶壺等物品,認為沉 船很可能是730多年前的元朝古船。 池田說:「雖然甲板已經不見,但船底的木頭狀態依然很好,從隔間構造等細節來看,應 是來自中國江南的船,希望透過跟前1艘古船的比較,能更了解元朝船隻。」 留海底不打撈 由於此船極具學術價值,研究團隊決定不打撈上岸,而是留在海底好好保存,等待進一步 研究。 成吉思汗之孫元世祖忽必烈,曾於1274和1281年發動侵日戰爭,但兩次都碰上颱風,損失 數千條人命,戰爭宣告失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82.1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436069551.A.1F9.html

07/05 12:43, , 1F
居然沒爛也沒變魚礁啊....
07/05 12:43, 1F

07/05 13:10, , 2F
所以是平底船?
07/05 13:10, 2F

07/05 14:21, , 3F
古墓奇兵劇情 XD
07/05 14:21, 3F

07/05 14:43, , 4F
各地應該都有古沈船吧!印度洋搞不好也有鄭和的沈船XD!
07/05 14:43, 4F

07/05 15:19, , 5F
也有可能是南宋商船吧
07/05 15:19, 5F

07/05 16:00, , 6F
蒙古強在騎兵的機動性,打日本一來要補給根本困難,二來
07/05 16:00, 6F

07/05 16:01, , 7F
蒙古也不會把主力騎兵用在日本,況且大量騎兵在日本不易
07/05 16:01, 7F

07/05 16:03, , 8F
展開難取得優勢,如果要攻城需大量步兵及攻城器具,如果
07/05 16:03, 8F

07/05 16:05, , 9F
日本與歐亞大陸連接陸運可能還行,海運曠日廢時,如果考
07/05 16:05, 9F

07/05 16:06, , 10F
慮到颱風問題更棘手,糧運等物資運送更困難,補給相當困
07/05 16:06, 10F

07/05 16:09, , 11F
難,如果以步兵作主力優勢盡失,打決戰需布陣,打攻城戰
07/05 16:09, 11F

07/05 16:10, , 12F
會被補給拖死,況且得耗費巨大國力,忽必烈可能想想,算了
07/05 16:10, 12F

07/05 16:12, , 13F
划不來,況且沒有日本的地圖地形圖也難進軍.
07/05 16:12, 13F

07/05 17:45, , 14F
所以打日本的主要是宋金降軍?
07/05 17:45, 14F

07/05 18:01, , 15F
宋朝降軍 金朝已經滅亡很久
07/05 18:01, 15F

07/05 18:22, , 16F
忽必烈打了兩次,就算沒颱風也不好打,況且兩次都是倉促
07/05 18:22, 16F

07/05 18:24, , 17F
成軍,雖然朝鮮和日本的海峽沒有相距太長,但仍須噸位達
07/05 18:24, 17F

07/05 18:25, , 18F
一定程度的木造船,但忽必烈草草成軍,連一般漁夫在河打
07/05 18:25, 18F

07/05 18:28, , 19F
漁的漁船都徵調(到過大陸時你會知道大陸的河有多寬,光
07/05 18:28, 19F

07/05 18:30, , 20F
支流要過去坐遊覽車都要30分鐘了,當然有公路級的橋梁)
07/05 18:30, 20F

07/05 18:31, , 21F
海面不比河面,河面風浪沒有太大,海面上的風浪就很大了
07/05 18:31, 21F

07/05 18:34, , 22F
人員也是草草成軍,想以人數取勝.但人越多所需補給就越
07/05 18:34, 22F

07/05 18:37, , 23F
多,冗兵反而造成負擔,明朝和宋朝都有相同問題.造大船也
07/05 18:37, 23F

07/05 18:39, , 24F
需耗費龐大人力物力銀兩且得耗時.如果把這些問題考慮
07/05 18:39, 24F

07/05 18:41, , 25F
進去會發現這樣的戰爭根本划不來,除非你不怕底下不滿造
07/05 18:41, 25F

07/05 18:42, , 26F
反,不斷的壓迫人民來為你的戰爭做準備.
07/05 18:42, 26F

07/05 22:09, , 27F
所以有人說元攻日本只是要消耗宋金降兵
07/05 22:09, 27F

07/05 23:45, , 28F
九州的地理本來就是個大外掛,對馬利於交流卻也易守難攻
07/05 23:45, 28F

07/05 23:51, , 29F
控制對馬海峽等於控制了東洋,也是日本雄霸一方的本錢
07/05 23:51, 29F

07/05 23:57, , 30F
更別說上了九州還有兩千公里的縱深,奢言運輸和控制
07/05 23:57, 30F

07/06 00:03, , 31F
日本若依靠蜿蜒破碎的地貌和河川阻擊 元軍勢必寸步難行
07/06 00:03, 31F

07/06 11:12, , 32F
沒那麼複雜.元軍輸在補給不利,補給在於船隊.船為平底船
07/06 11:12, 32F

07/06 11:13, , 33F
吃水不深,能行江面難行於海.何況遇到颱風.是輸在這裡.
07/06 11:13, 33F

07/06 11:18, , 34F
至明鄭和,船已不用平底,吃水深,才突破沿海限制能下西洋.
07/06 11:18, 34F

07/06 11:21, , 35F
近代倡言儒學反智,殊不知明朝儒學盛興,科技在當時也是領先
07/06 11:21, 35F

07/06 11:41, , 36F
因為反智跟科技進步是在明代不同時期
07/06 11:41, 36F

07/06 11:42, , 37F
劉大夏 楊一清這些算不算能臣 永樂的航海資料就被(ry
07/06 11:42, 37F

07/06 13:35, , 38F
看過一篇論文有列出中國的研發效能,明朝中葉有一個
07/06 13:35, 38F

07/06 13:36, , 39F
很大的跌幅,到接近晚明才又回升
07/06 13:36, 39F

07/07 22:34, , 40F
記得是正統到嘉靖時期都是跌幅居多?
07/07 22:34, 40F

07/08 15:24, , 41F
六部尚書工部似乎不受政府太大的重視啊!
07/08 15:24, 41F

07/08 16:58, , 42F
工部是很受重視啊 蓋皇宮的時候
07/08 16:58, 42F

07/08 17:15, , 43F
07/08 17:15, 43F

07/08 17:28, , 44F
很好奇評比的標準是什麼?
07/08 17:28, 44F

07/08 20:04, , 45F
你是說我那張圖嗎?他是把618項科技成果用50年為單位算
07/08 20:04, 45F

07/08 20:49, , 46F
那是那本書的資料,看起來好有趣啊
07/08 20:49, 46F

07/08 22:07, , 47F
我亂抓的論文引用的,截圖上有資料來源(我沒看過)
07/08 22:07, 47F

07/08 22:15, , 48F
可能是正德隆慶萬曆不太管事吧 政府資金沒有投資標的
07/08 22:15, 48F

07/08 22:27, , 49F
圖片上明朝科技發展的谷底是1500年喔XD
07/08 22:27, 49F

07/08 23:47, , 50F
1500那時候是弘治年間 明孝宗時期
07/08 23:47, 50F

07/08 23:48, , 51F
就跟我上面說的 劉大夏這些人把鄭和航海資料毀光光
07/08 23:48, 51F

07/08 23:48, , 52F
的那個年代沒錯
07/08 23:48, 52F

07/08 23:50, , 53F
更早的憲宗弘治年間也毀去一批
07/08 23:50, 53F

07/08 23:50, , 54F
更正 成化
07/08 23:50, 54F

07/08 23:51, , 55F
可以推測那段時間明朝對於技術跟航海可能是保守的
07/08 23:51, 55F

07/09 00:20, , 56F
鄭和下西洋資料沒全被毀光,也不可能毀光,因為艦隊上包
07/09 00:20, 56F

07/09 00:21, , 57F
含僧侶,軍隊,商隊等...組成,相當龐大且人數達萬餘跑不
07/09 00:21, 57F

07/09 00:23, , 58F
掉,之中不全是政府的人,也包含民間的人.甚至攻打東南亞
07/09 00:23, 58F

07/09 00:25, , 59F
的小國,宣揚明朝國威而且帶回一些小國的朝貢和使者,船
07/09 00:25, 59F

07/09 00:26, , 60F
我想主要是大量造船廠被停業會有影響,但不應該這麼全面。
07/09 00:26, 60F

07/09 00:26, , 61F
他的比較是科技產品出現頻率來記,這方法似乎有些缺陷
07/09 00:26, 61F

07/09 00:27, , 62F
隊到過非洲,當時有留下一幅繪有長頸鹿的畫(真的是長頸
07/09 00:27, 62F

07/09 00:29, , 63F
鹿),鄭和帶回一頭長頸鹿稱之為麒麟(因為中原並沒有長頸
07/09 00:29, 63F

07/09 00:29, , 64F
鹿)
07/09 00:29, 64F

07/09 00:31, , 65F
但航海方面的知識也沒那麼多,造船工藝雖有達一定水準,
07/09 00:31, 65F

07/09 00:32, , 66F
似乎也有畫下一些地圖,但都是沿著海岸而行,不敢離岸邊
07/09 00:32, 66F

07/09 00:33, , 67F
太遠,雖然歐洲一些航海家也是沿海岸而行,但有大膽的航
07/09 00:33, 67F

07/09 00:34, , 68F
海家憑著指南針和一些補給帶著出去可能就不回去的冒險
07/09 00:34, 68F

07/09 00:36, , 69F
精神就開到了現在的艾梅瑞克大陸.明朝也有華工作為奴工
07/09 00:36, 69F

07/09 00:37, , 70F
跑到艾梅瑞克大陸去做修橋挖隧道鋪鐵路的苦工,他們算是
07/09 00:37, 70F

07/09 00:37, , 71F
最早的華人移民.
07/09 00:37, 71F

07/09 00:39, , 72F
鄭和下西洋是否已懂得使用指南針來辨別方位就不知到了.
07/09 00:39, 72F

07/09 00:41, , 73F
古代帆船利用季風和風力來航行(得知道季風的季節),如果
07/09 00:41, 73F

07/09 00:41, , 74F
我們通常叫哪東西是羅盤,當時東方海上都有基本的導航設備
07/09 00:41, 74F

07/09 00:44, , 75F
遇到無風時就得用人力來划槳划大船,不是像現在使用內燃
07/09 00:44, 75F

07/09 00:45, , 76F
機一年四季無阻(除了海上氣旋風暴要避開).
07/09 00:45, 76F

07/09 00:49, , 77F
羅盤的利用是否有用於航行與辨別方位而非只用於勘與風
07/09 00:49, 77F

07/09 00:50, , 78F
水這點本魯不是很清楚.
07/09 00:50, 78F

07/09 00:56, , 79F
我剛說了,哪年代是有的。而且其實哪年代“堪輿學”基本不
07/09 00:56, 79F

07/09 00:57, , 80F
太用哪東西,或說哪只是個輔助道具
07/09 00:57, 80F
文章代碼(AID): #1LcAwl7v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