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人物誌-李蓮英 第三章(1)

看板gallantry作者 (血染天使翼)時間9年前 (2014/09/30 11:00), 編輯推噓13(13022)
留言35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po碎碎念:果然,又有了慈禧淫亂而小產之類的野史出現,還有逼死皇后之類的,愈看       愈像電影中的情結,呵呵…              而我非常感謝金魚大大對於真實史料的分享及糾正,讓我不禁肅然起敬,金       魚大大的認真回文,我真的很高興,能夠藉由手邊的兩本書起而帶出最真實       的史料,是我意料不到的事情,我真的真的很開心。在此萬分感謝金魚大大       讓我更加的明瞭真實慈禧時代的一些好比她的生活起居啊、習慣啊、這兩個       太監生平哪兒真哪兒假等等,真的對金魚大大有說不出的感謝。       其中,這一兩天,也確實讓我的士氣低落了許多,畢竟我也不知這兩本書究       竟有無貼近史實,架空歷史板…我是真的不知道有這個板的存在,本是抱著       分享的心情及拋磚引玉的心態將這兩本書在我能力範圍內盡量的快點完成,       其實在我常跑圖書館的時期,也有試著想找出有關慈禧的事情,不過也許我       用圖書查詢系統時關鍵字有誤,總是查到一些頂多只是敲邊鼓的一些事情,       好比什麼類似慈禧養生的秘方啊、不然就是一些看了就會想睡覺的類歷史課       本…因為我不只是對慈禧有興趣而已,更有興趣的是類似宮女養成術、工作       內容、對於慈禧是怎麼伺奉的,比較偏慈禧生活中的瑣事吧我想…有點形容       不出來…       而金魚大所分享的宮女錄,曾聽過一種說法是說這本書是比較迎合西方人對       宮廷的幻想之類的,也好像我記錯本了…所以這一本一來我當初常常跑圖書       館時,那間圖書館是寶山那種比較鄉下的圖書館,而不是新竹文化局那樣的       大圖書館,所以常常書藉都有缺,加上如我上面所言,我比較不喜歡偏敲邊       鼓式的可能一大本,而對於慈禧生活只有著墨一點點,還有關鍵字的問題…       所以,希望能夠原諒我對史實方面的資料不足以致未經考究就po上如此小說       般的兩本書(我並非老王賣瓜,可是我雖總是全班前三名,但是歷史科我總       是考前死背完,考後丟腦後的…所以像文章中的辛酉政變、英法聯軍還是什       麼八國聯軍的,還有各種條約,我實在有點一頭霧水…呵呵…)       總而言之,我對金魚大的認真糾繆是深深感謝也感動的,也許實在那些繆誤       讓你狂翻白眼也讓你很火大,但我對你是非常尊敬的,再次說聲謝謝你! -----------------正文開始------------------ 第三章 屢出奇招 寵愛有加   李蓮英進入清室皇宮後幾年,風雨飄搖中的大清帝國的內憂外患連連發生,江南的太 平軍屢撲屢起,洪秀全與楊秀清發生內訌,太平軍中主將石達開出走之後,太平軍元氣大 傷,但又新起了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兩支勁旅,使清軍疲於奔命。後有曾國藩兄弟二 人殘酷剿殺,清室才換得幾天安寧。而接踵而來的是英人擄去兩廣總督葉名琛,英法俄美 四國艦隊,自廣東駛至上海,並聲稱要繼續北上,忙得咸豐帝昏頭轉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方的局勢鬧得清室焦頭爛額,無計可施之時,哪知京城的屏 障--天津方向戰事又起。原來那一年訂的《天津條約》,咸豐十年到了換約日期。英法 俄美四國艦隊駛抵天津,以武力相脅,要求遵例換約。適值清室戰將僧格林沁在大沽口經 營防務,修築炮台,拒絕外艦入港,英國艦隊拒不遵行,用炮炸毀封港鐵鏈,強行入港, 隨後英法俄四船也相繼入港,進攻清軍炮台,繼而占領天津,陸地守軍不戰而退,外軍節 節進逼,直往北京方向衝來。咸豐帝大驚,顧不得收拾細軟,僅僅帶了后妃和皇兒載淳, 從圓明園一溜煙跑到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京城留下以皇弟恭親王奕訢為首的一批王公大臣 ,在英法聯軍強大威懾和轟天炮火聲鞏,舉行了好幾次沒有結局的討論,文的主和,武的 主戰,爭吵不休。但是,行之有效的防禦措施卻是誰也沒提出。英法軍隊勢如破竹,把紫 禁城困得水洩不通,恭親王奕訢正急得團團轉時,敗報已到,說是海濱守兵不戰自潰,圓 明園失守。英法軍隊火燒圓明園,把一百多年的建築,幾千眼殿閣,藏滿奇珍異寶的萬園 之園,在數日之內化為一片廢墟和灰燼。圓明園餘燼未熄,《北京條約》簽訂,又是拱手 讓出了大片河山,出賣了多少國家主權。   住在避暑山莊的咸豐皇帝,聞說圓明園被燒,再加之太平軍未除,江南清軍兩營土崩 瓦解,內患外侵,烽煙四處,他感傷自己在皇位這些年,弄得國不像國,家不像家,祖宗 費盡心血打下的大好江山弄得七零八落,支離破碎,氣急相加,害了一場大病。咸豐皇帝 本來平日就貪色過度,身子極虛,這幾下往中間一夾攻,吃不消了,竟沒能再回北京城看 一眼,三十一歲英年就撒手歸西,扔下一個不滿五歲的孤兒和一群寡婦。咸豐帝臨終前在 病塌前留下遺詔,立兒子載淳為皇太子,命載垣、端華、肅順等八大臣贊襄正務。   咸豐帝一旦嗚呼哀哉,顧命八大臣理所當然裡裡外外主持朝政,載淳即位,年號同治 。封咸豐帝的皇帝鈕祜祿氏為慈安皇太曲,封懿貴妃,即同治帝的生母為慈禧太后。這位 過去的懿貴妃,如今的慈禧太后,本來權力慾極強,如今又見自己孤兒寡母很有可能制於 八位顧命大臣之手,搞不好性難保。於是差人暗中與京城的恭親王奕訢聯手,突然發難, 一舉揣了顧命大臣的老窩。開始這八大顧命臣還躊躇滿志,意欲尋機鏟於懿貴她(慈禧太 后),不想這位慈禧太后不僅棋高一招,且先於八大顧命臣下手。八位顧命臣夢醒之後, 已是勞燕分飛,下地獄的下地獄,作死鬼的作了死鬼。這就是歷史上的「辛酉政變」。在 紛繁複雜的政治格鬥中,李蓮英雖是慈禧太后(即當年的懿貴妃)離不開的人,但畢竟年 齡太小,難於擔當大事,更何況有安得海這個懿貴妃面前的大紅人鼎力相助,為她出謀、 為她獻策,如用「苦肉計」急送密件聯絡恭親王,讓他扮成婦人,叔嫂見面,為慈禧發動 政變出了大刀,立了大功,後來當上了內廷總管。   李蓮英在幾次大的政治鬥爭中,可以說沒起啥大的作用。這一段風起雲湧之時,也還 輪不上他插手,他只是隔岸觀火。不過隔岸觀火也好,沒有危險。但這並不是說他對事情 真相一點不懂。相反,他懂得還不少,懿貴妃隨咸豐逃往承德,李蓮英有幸隨侍,親眼目 睹了顧命大臣和懿貴妃之眼明槍暗箭,各顯神通的交火。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是更有效的學 習。從承德再回到北京城,人是物非,滄桑感頓生之餘,小李子不自覺成熟了許多,回想 入宮後的一幕一幕,對如今的慈禧太后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相信自己的判斷。這顆關 係著身後前途命運的棋子,必須義無反顧地押到慈禧太后--當年的懿貴妃身上。無奈慈 禧太后面前的第一大紅人--安得海是不願意別人分食的。慈禧太后要辦的大小事,他都 一人獨力承擔,不許別人插手,李蓮英也懂得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的道理,於是隱其鋒芒, 蟄伏待機。   機會終於悄悄地來到了李蓮英身邊。安得海由於過於鋒芒畢露,獨犯眾怒,外戚大臣 藉他違背宦官不能出宮這一祖制的機會。在山東就地正法,等於斷掉了慈禧太后的一支胳 膊。同治皇帝繼承其父喜歡拈花惹草的嗜好,終於染命。十九歲就喪命了,清朝皇室又經 歷一項大變動,慈禧太后又要立新帝,又想第二次「垂簾聽政」,她要辦的事情很多,要 掃除的障礙也很多,也就需要得力的心腹為其出力,李蓮英演活劇的舞台搭好了,開始演 出的時機也到了。     *   光緒元年二月的一天,雖說時已近春,然而凜烈的西北風依舊呼嘯個不停。風捲著沙 土,吹打在人們的臉上、脖子上,使人感到又疼又癢,長春宮東暖閣內,卻如陽春三月。 自同治帝親政後,這裡曾經大修過兩次,門窗隙處嚴絲合縫,擋住了西北風帶來的寒氣, 加上四個紅銅的大炭盆,烘得遍室溫煦。剛剛退朝的慈禧太后此刻已悠閒地躺在床上,一 條腿放在李蓮英的懷裡,聽任他給自己按摩。從她那面呈笑容的臉上,不難看出今天她的 心情格外的好。   「太后,今天是不是有什麼喜事呀?」善於阿諛奉承的李蓮英不失時機地問。   「你且猜猜看。」   「奴才心裡倒想到一事,只是不知對否?」   「既然想到了還吞吞吐吐的幹什麼,但說無妨。」   「奴才想是垂簾一事吧。」   一句話說到了慈禧太后的心窩裡。是的,此刻的她正陶醉在二次垂簾勝利後的喜悅之 中。喜悅來自於權力,她在離開寶座一年之後又回來了,又回到她名正言順發號施令的地 方。想想早朝時接受大臣三跪九叩大禮、傾聽百官三呼祝福的情景,想想自己一人力戰群 雄,她怎能不高興呢?然後,慈禧太后的臉上泛起了一片陰雲,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正 滿臉笑容等著太后誇獎的李蓮英不由得心裡一寒,慌忙跪在地上,連聲道:   「奴才該死,奴才該死。都怪奴才多嘴,請太后責罰奴才吧。」   看到李蓮英這副樣子,慈禧太后忍不住又笑了起來,邊笑邊說:「起來吧,不關你事 。我只是想到了那個小狐狸。一想起她,我氣就不順,也不想想自己是怎麼做的皇后,居 然敢跟我作對。」   聽了這話,李蓮英那忐忑不安的心才算放了下來。他知道慈禧太后說的「小狐狸」是 指同治帝的孝哲皇后,也知道這個皇后的存在,對於慈禧來講,如鯁在喉。便急忙安慰道 :「太后息怒,您的身子骨要緊,別為了這點小事氣壞了身子。」   說起來,同治帝是慈禧生的兒子,孝哲皇后就是她的兒媳婦,算是至親骨肉。倘若是 尋常百姓家,也許為柴米油鹽的事婆媳會發生爭執,身在帝王之家,婆媳為何不和?豈止 不和,簡直視如仇人,這是何故?話還得從選定皇后之時說起。   那一年為同治帝選皇后,慈禧心中早有預定人選,這位預定人選才十四歲,她是刑部 江西司員外鳳秀的女兒。鳳秀姓富察氏,隸屬上三旗的正黃旗,他家不但是八旗世家,而 且是滿洲「八大貴族」之一。乾隆的孝賢純皇后就出於富察家,在康、雍、乾三朝,將相 輩出,顯赫非凡。到了傅恒、福康父子,疊蒙恩寵更見尊榮。慈禧太后認為鳳秀的女兒不 但長得明慧可人,而且論家世,也具有當皇后的資格。但慈安太后卻選中了崇綺的女兒阿 魯特氏。崇綺字文山,內務府旗人。此人頭腦聰敏,那一年滿漢同科考試,他是滿人中以 漢文應試而中狀元的第一人。崇綺本人「生平端雅」、「工詩,善畫雁」,能詩善畫,多 才多藝,是一位漢文化造詣頗深的高級知識分子。而他的女兒阿魯特氏「幼時即淑靜端慧 ……容德甚茂。」在其父親的教育下,文學水平也很高。當時她十九歲,正是好年華,慈 安太后喜歡她的「端莊謹默,動必以亂」,固而想選她為皇后。兩個太后相持不下,最後 由同治帝自己選定,沒料想同治帝竟與東太后慈安意見一致,選定阿魯特氏,儘管當時為 照顧慈禧的面子,同時也將鳳女冊封為妃子,賜名慧妃。但慈禧總為輸了這著棋感到窩火 。加之阿魯特氏成為皇后之後,與同治一樣見了慈安東太后總有說不完的話,格外親密, 而與她慈禧卻是若即若離。這還不說,最可氣可恨的是同治帝與皇后私下裡還議論起慈禧 尖鑽刻薄來。有一次,還讓李蓮英給聽到了。   那是同治帝已病入膏肓之際,慈禧太后便和自己親信的大臣商量立嗣的事體,連日在 太后宮中開秘密會議,一切都已議妥,便經常差遣李蓮英去探視同治的病情。名曰探視病 人,實際是靜候皇上大事出來,便可依計行事。誰知三五天後,皇帝的病,危險的時期已 過,那痘瘡也慢慢地結起痂來,熱也退了,人也清醒了,只向著人索飲食。皇上一切飲食 ,都是慧妃一個人調理著,皇帝是不喜歡慧妃的。雖在神志清醒的時候,也不和慧妃說笑 一句。覷著慧妃不在跟前的時候,同治帝便招著手,把小太監喚到跟前來,解下自己小衣 上的金印來,叫他悄悄的拿去,把皇后請來。這時候正是清早,慧妃伺候皇上用完早膳, 便回宮梳洗去了。孝哲皇后得趁沒人的時候,悄悄的走來看皇帝。他兩人也許久未相見, 孝哲皇后看看皇帝枯瘦如柴,皇帝看皇后也消瘦得多了,兩人一見面便拉著手哭泣起來了 。哭了半天,孝哲皇后先住了哭,又勸皇帝也住了哭;兩人說起兩地相思之苦,皇帝又說 起那慧妃如何可厭,因說起慧妃,便說起從前選皇后的舊事來。原來當時慈禧太后頗想選 慧妃做皇后,慈安太后卻看中了孝哲皇后;兩宮太后,爭執不休,便請同治皇帝自己決定 。那同治帝在兩太后跟前,又不敢說誰好誰不好。這時有一個宮女,正送上茶來,同治帝 忽得了一個主意,便把茶撥在地上,叫孝哲皇后和慧妃兩人在濕地上走去。那慧妃怕茶水 弄髒了衣角,忙把袍幅兒提起來走去;獨有孝哲皇后,卻大大方方地走去。同治帝說孝哲 后能不失體統,便決定立孝哲做了皇后。因皇帝提起從前選后事體,那孝哲后有意逗著皇 帝,叫他開心,便說道:「臣妾常在東太后那裡聽得陛下幼時的聰明,那時陛下年幼只八 歲,天天在南書房念書,陛下常不愛念書,師傅便跪下勸諫,陛下只是不聽。師傅沒有法 子了,只得對著陛下掉眼淚,陛下看師傅哭了,便拿《論語》上『君子不器』一句,把手 按住那『器』字下面的兩個『口」,去問著師傅。師傅讀成『君子不哭』,念完之後師傅 自己也撐不住笑起來。」孝哲后說到這裡,同治帝嘆了一口氣,說道:「這就是小時候的 淘氣事體,不說也罷,如今再沒有那種聰明了!」說著伸出手來撫著皇后的臂膀說道:「 你在宮裡冷清嗎?西太后(指慈禧太后)待你怎麼樣?」孝哲后一聽得提起西太后,那兩 掛珠淚便忍不住撲簌簌的落下來,落在皇帝的手背上;那皇帝看了,十分不忍,便伸手把 皇后摟在懷裡。皇后霍地立起身來,說:「臣妾要回去了。」皇帝不捨得她走,只是喚皇 后坐下。皇后搖著頭,說道:「只怕阿媽(意指慈禧太后)知道了,要責罰我呢。」皇帝 說道:「阿媽還未起身,不妨事的。」   誰知屋裡說話,牆外有人,李蓮英這時來探視病情,聽到屋子裡有人唧唧咕咕說話的 聲音,沒有進屋而站在房外偷聽,並立即向慈禧作了匯報。慈禧太后聽了李蓮英的話,不 覺大怒,說:「這妖狐敢是要迷死皇帝嗎!」說著,氣憤憤地趕到乾清宮去,一腳踏進寢 宮。那孝哲皇后正伏在床沿上,低低的說著話。慈禧太后看了,一縷無名火,直沖頂門; 她也顧不得什麼皇后不皇后,臉面不臉面,便上去一把揪住皇后的頭髮,在兩面粉腮兒上 一連打了十幾下嘴巴,口口聲聲的罵著:「騷狐」,又說:「你敢是打聽得皇上的病有些 轉好,又來迷死他嗎?」打得那皇后雲鬢蓬鬆,嬌啼婉轉;慈禧太后還氣憤憤的喝令宮女 拿大棍來,急得同治帝只在枕上磕頭求饒。那滿屋子的宮女、太監,也一齊跪下地來磕著 頭,為皇后求情。孝哲皇后也淚流滿目的跪在地上,說:「請阿媽念俺是大清門進來的, 賞俺一點面子吧。」這話不說尚可,一說這一句話更觸動了太后的心病,她明知道皇后在 那裡譏笑她自己不是從大清門進來的;又因清宮的祖制,皇后從大清門進來的,只能廢黜 ,不能辱打。這一氣把個太后氣得一言不發,一轉身便回宮去了。自那以後一連幾天慈禧 的脾氣特別大,稍不順意就拿宮娥太監出氣,搞得李蓮英也失了舉措。   更不能叫慈禧容忍的是在立嗣一事上,孝哲皇后竟敢與自己頂撞。   那是在同治帝駕崩之後,慈禧太后為了收回執政大權,再度重簾,朝廷大臣都在為同 治帝的死驚異,悲痛之時,對立新君之事,一時無暇多慮,正在眾臣悲傷、時間緊迫之際 ,慈禧太后抓住機會倉促地宣布讓自己的妹夫--醇親王奕譞僅三歲多的兒子載湉以咸豐 帝嗣子身份為新皇帝,眾人不覺大吃一驚。   慈禧為什麼堅持立載湉為新君,且又以咸豐帝的子嗣繼位呢?其用心是極其深遠的。 一是載湉為道光帝第七子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與同治帝是同輩兄弟。奕譞的福晉又是慈禧 的親妹妹。這樣,慈禧既是載湉的伯母,又是載湉的姨媽,即載湉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 她的外甥。具有雙重血統關係。立這個三歲多一點的侄子當皇帝肯定能聽自己的話。再讓 他以咸豐皇帝的子嗣身份繼位,則與新逝的同治帝是同輩,這樣的安排,慈禧就名正言順 地當上了皇太后了。如果為新逝的同治皇帝立嗣,再接替他的皇位則必須立「溥」字輩的 ,那樣一來,現在的孝哲皇后成了皇太后,大權只能落在兒媳婦手中,而慈禧自己就得當 無權無勢的太皇太后了。二是載湉現在年齡不足四歲,慈禧仍可重簾多年。而載湉年幼, 則易於管教,便於駕馭,三是載湉的生父七王爺奕譞比奕訢容易控制,而其親妹妹在辛酉 政變中「居間傳語,厥功甚偉」,也是完全可以信賴的人。因此,慈禧選擇了載湉。叫載 湉以咸豐帝之子嗣之名義繼承帝位。慈禧太后這樣一安排,同治帝就無繼承人,孝哲皇后 也就完全架空了。本已為丈夫崩逝而悲痛欲絕的孝哲皇后聽到這一消息,猶如在流血的心 上又撒了一把鹽,陷入悲憤之中。她想自己今後將以寡婦身份處於慈禧太后淫威之下的艱 難熬煎且不去想它,說它,但嗣皇載湉繼在咸豐帝之後,這置大行皇帝於何地?大行皇帝 無後,他在九泉之下也要怪自己不據理力爭啊!想到這裡,她壯著膽子毅然去面見慈禧。   「太后,千萬不能讓大清皇帝無後呀?」   聽了這話,慈禧太后陰冷著臉,陰陽怪氣地說:「這難道怪我不成?如果你有本事, 皇帝不早就有後了!」   這話像利劍一樣刺中了孝哲皇后內心深處的隱痛:這一切不都是因為你嗎?不正是因 為你的迫害,使得我無法與先皇長相廝守,才沒有為皇帝生個兒子嗎?想到這裡,她不由 地悲從內心生,邊哭邊頓首道:   「是我沒有福分,辜負了先帝的恩寵。這個罪過雖萬死亦不能贖。但是,嬪妃李氏現 已有身孕,或許能夠生個皇儲,以繼承帝位。」   慈禧太后聽了,不以為然地說:「你難道不知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嗎?話說回來,你又 怎能肯定她一定能生個男孩?」   孝哲皇后以為有了轉機,急忙回答:「那麼請太后先立賢王暫時監國,等待一段時間 ,如果她果然生了個女孩,到時再選立新帝,也不算遲。」   看到平時一貫柔順的孝哲皇后此刻竟敢一再頂撞自己,慈禧太后不由得厲聲呵斥起來 :「這件事自有我作主,哪裡有你插嘴的地方!不要以為你是皇后就可以在這面前指手劃 腳,等你做了太后再說吧!你若再敢多嘴多舌,以死罪論處!」   孝哲皇后平日為人平和,不願招惹事端,雖然對慈禧太后的專橫跋扈素有不滿,但仍 能以禮相待,很少當面頂撞。這時她實在忍耐不住了,作為皇后我難道連這點權力都沒有 ?一股怨憤之氣不由得噴湧而出,大聲哭著抗爭道:   「我死不足惜,只請太后先為大行皇帝立嗣,這是我分內應說的話。」   聞此言,慈禧太后不禁惱羞成怒,聲嘶力竭地大叫起來:「你這個狐狸精,媚死了我 兒子,又來氣我!蓮英!給我掌嘴!」就在李蓮英正欲掌嘴之際,慈安太后聞訊及時趕過 來,連忙喝住了李蓮英,總算使孝哲皇后免遭了一頓毒打。然而雞腸狗肚的慈禧太后又如 何能咽下這口氣?又如何能忍受一個小小的皇后在自己面前作威作福呢?從此,每次提及 這個孝哲皇后,慈禧就恨得咬牙切齒,善於察顏觀色的李蓮英,早明白了慈禧的心意-- 若是不能栽贓罪名廢掉這個皇后,最起碼也得找岔子折磨她!他在心底裡正在幫著慈禧想 法子、找機會。 -- 就在這裡,我就要在這裡安息,把命運的安排全盤攪亂 再看你最後一眼,給你最後一次擁抱 嘴唇...這個氣息的門戶,就用這次親吻,跟死神訂下永恆之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200.13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gallantry/M.1412046040.A.1DB.html

09/30 11:56, , 1F
阿魯特氏後來也算求仁得仁了...
09/30 11:56, 1F

09/30 14:20, , 2F
感謝分享^^
09/30 14:20, 2F

09/30 14:22, , 3F
我覺得跟阿魯特氏不夠圓滑會作人也有關係,像是野史常會說
09/30 14:22, 3F

09/30 14:23, , 4F
到的和慈禧一起看戲「回首面壁不欲觀」這段,就覺得她蠻
09/30 14:23, 4F

09/30 14:23, , 5F
白目~XD
09/30 14:23, 5F

09/30 15:46, , 6F
迎合西方人的應該是德齡那本
09/30 15:46, 6F

09/30 17:30, , 7F
想看宮女養成,生活瑣事更該看宮女往談錄,宮裡訓練、規範
09/30 17:30, 7F

09/30 17:31, , 8F
嚴格,會感覺出很多野史不合理...
09/30 17:31, 8F

09/30 17:35, , 9F
09/30 17:35, 9F

09/30 17:56, , 10F
09/30 17:56, 10F

09/30 18:54, , 11F
有看有推
09/30 18:54, 11F

09/30 19:36, , 12F
迎合西方人想像的是德齡的作品,因為她嫁了個外國人,以英
09/30 19:36, 12F

09/30 19:37, , 13F
文寫作,又自稱Princess....
09/30 19:37, 13F

09/30 19:38, , 14F
關於清末的東西很多,前面嗎呀麵56介紹的也是豐富的
09/30 19:38, 14F

09/30 19:38, , 15F
細節記述,此外還有溥儀溥杰兄弟的回憶錄等等,都可以作為
09/30 19:38, 15F

09/30 19:39, , 16F
參考,至於孝哲皇后,我不認為只是慈禧片面的不喜歡就可以
09/30 19:39, 16F

09/30 19:40, , 17F
逼死皇后,別忘了還有真正的大Boss慈安,既然慈安當初挺過
09/30 19:40, 17F

09/30 19:40, , 18F
孝哲,又怎麼會任由慈禧害死她呢?於理不通
09/30 19:40, 18F

09/30 19:43, , 19F
另外,孝哲的母親是端華的女兒,端華的妻子是慈安的姑母
09/30 19:43, 19F

09/30 19:46, , 20F
所以孝哲與慈安是有親戚關係的,孝哲的父親崇綺後來也一
09/30 19:46, 20F

09/30 19:47, , 21F
直受到重用,所謂慈禧逼死孝哲的事,說起來是很奇怪的
09/30 19:47, 21F

09/30 20:12, , 22F
Nice
09/30 20:12, 22F

09/30 20:51, , 23F
崇綺距離拜相僅一步之遙
09/30 20:51, 23F

09/30 21:08, , 24F
是的,八國聯軍的時候,崇綺家族都自殺了,這怎麼想都不像
09/30 21:08, 24F

09/30 21:10, , 25F
跟慈禧有什麼問題啊...慈禧自己的弟弟都沒死了耶!
09/30 21:10, 25F

09/30 21:25, , 26F
電視剛好播大清後宮傳
09/30 21:25, 26F

09/30 22:34, , 27F
我是打醬油路過的..
09/30 22:34, 27F

09/30 22:39, , 28F
慈安很厲害的
09/30 22:39, 28F

09/30 23:50, , 29F
所以我一直覺得也許和孝哲自已的作為有點關係。
09/30 23:50, 29F

10/01 00:51, , 30F
應該說,崇綺家族的門風本身就很奇妙...孝哲自己想殉夫也
10/01 00:51, 30F

10/01 00:51, , 31F
是有可能的
10/01 00:51, 31F

10/01 09:14, , 32F
大概是因為 坊間傳聞掘墓後 發現她屍身不腐而延伸的吧
10/01 09:14, 32F

10/03 08:47, , 33F
樓主莫沮喪,雖然從開始講安德海就知道應該是小說了,
10/03 08:47, 33F

10/03 08:48, , 34F
但裡面多少有點料可參考的。
10/03 08:48, 34F

10/31 20:29, , 35F
10/31 20:29, 35F
文章代碼(AID): #1KAXpO7R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