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漢人八種:契丹,高麗,女真,竹因歹,裏闊歹 …

看板gallantry作者時間13年前 (2011/05/02 12:2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 「漢人八種:契丹、高麗、女真、竹因歹、裏闊歹、竹溫、竹亦歹、渤海」。 北宋與遼金遺留的漢民族(以下稱"遼金漢人"), 到底要如何對應於元代的"漢人八種"呢?我列舉可能的分類如下, 不知道哪種比較可能: 1.契丹  蒙古語稱中國為Kitat(乞塔惕),也就是契丹[1]。故把"遼金漢人"畫入契丹。 2.分散到八種  也就是漢人的族屬戶籍被胡化了。 3."遼金漢人"幾乎死光,不再是元代華北漢人主體  [2]主張此說法,不過無法直接從胡人移入的人數(缺乏此數據),  與殘餘"遼金漢人"的人數,兩者的比值,  來說明元代華北漢人主體已經是遼金元從境外移入的外族。 4.其他? 不知道有無熟悉元代歷史的先進願意指點?多謝啦。 ----------------------------------------------------------------------------- [1] 略論漢民族的形成 http://www.zbjn.com/show.aspx?id=3145&cid=95   元朝把國人分為四等,"漢人"第三、"南人"第四(蒙古第一,色目第二)。元"漢人" 有八種 名目,所謂八種,即:1.契丹,2.高麗,3.女直,4.竹因歹,5.術裏 闊歹,6.竹溫,7.竹赤歹,8.渤海。狹義的漢人被算在南人之中了。術裏闊 歹、 竹赤歹似是女真的重複(蒙古人的叫法),竹因歹、竹溫又似是?--劄忽歹的重複;遼金 兩朝尚視?為"雜人",為"異類",到元朝居然混同入"漢人" 了。   蒙古語稱漢人或中國為Kitat(乞塔惕)則譯自"契丹"。此詞在伊斯蘭著作家寫 作Hitai或Hǎtai,歐洲著作家及景教徒則名為 Catai或Cata、Ca thay,迄今並通行于蘇聯、東歐等國。猶之乎突厥等人稱中國為Tabghac羅馬 著作家寫作Tanghast一樣,從唐到 元,中亞之人普遍使用這一稱呼,丘處機去 西域,仍聽見"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漢人也"的讚賞之詞。"桃花石"來自"拓跋"之稱 ,拓跋正是鮮卑的一個強 悍部落--北魏的創建者。 [2]當今中國北方漢人的來源--元朝的"漢人"八種 http://tinyurl.com/67337dj 原連結: 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jenbaby2009-0830jenbaby/article/ view?aid=1068 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記載「漢人八種:契丹、高麗、女真、竹因歹、裏闊歹、 竹溫、竹亦歹、渤海」。 (裏闊歹、竹赤歹是女真的重複(蒙古人的叫法),竹因歹、竹溫又是—劄忽歹的重複; 遼金兩朝尚視?為「雜人」,為「異類」,到元朝混同入「漢人」了)多為通古斯語系 民族,清楚表明了「漢人」的概念以及當時東北、華北、黃河流域一帶的民族構成。 -- _^_ 6@_@9 4| |6 ///||\\ 地球人要小心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82.114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114.45.182.114 (05/02 15:13)
文章代碼(AID): #1DlZB3LD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