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揭秘:明清寡婦是如何排解寂寞的

看板gallantry作者 (william)時間16年前 (2008/06/19 18:14), 編輯推噓11(1100)
留言11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806/0603_2663_576305.shtml 《禮記》有一句話:“寡婦不夜哭”,意思是說身為寡婦,要安心守節,不能在深夜裡哭 泣。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寂寞的深夜裡,一個人悲傷地哭泣,是不是想男人了 ?還是被某個男人欺負了?這是為社會道德和輿論所不允許的。 從明清眾多文獻對列女的記載中,可以發現,當時絕大多數的寡婦,年齡在14至30歲之間 。這一年齡段正是女性情感的旺盛期,也是性需求的強烈期,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極渴望 異性的愛撫。但是,由于古代社會的種種罪惡,寡婦們被迫只能望“性”興嘆,這對她 們正常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是一種摧殘。 婦女守寡是痛苦而漫長的,為了抵御難奈的寂寞和感情的饑渴,她們採取了種種的辦法, 甚至為自己設置了一些非人道的藩籬,試圖讓自己達到心如枯井、欲望全無的境界。從現 代人的角度來看,真是讓人不忍。 有的寡婦守寡後,不願走出家門一步,盡量減少與外界的交流,特別是與異性的接觸。 《明史烈女》記載了這樣一件悲慘的事,如卻縣李胡氏25歲守寡,發誓終身不出家門。 一天鄰家起火,大火燒到她家,家人趕緊過來救她,她卻把7歲男孩從門口交給嫂子,然 後“抱三歲女端坐火中死”,寧死也不出家門。 這樣的例子,《廣州府志》也曾記載過一件:明嘉靖年間,廣東南海縣朱黃氏,很年輕時 就守寡,她“動遵禮法”,從不踏出家中大廳半步,被當時人稱為“女君子”。 還有的寡婦,忍受不了寂寞,渴望再嫁,但是,這是當時社會所不允許的。如明景泰年間 ,河北有寡婦“不安于室”,試圖再嫁,其家族以此為恥,族長率領族人“合群以毆殺之 ”真是極端的殘忍。 有的寡婦守寡後,全身心投入做生意上以積累財富排解寂寞。《高密縣志》記載,乾隆年 間高密縣寡婦傅單氏守節31年,“持家有成”,以致“家業五倍于原產”,成為遠近聞名 的女富豪、女強人。 有的寡婦忍受不住寂寞和感情的饑渴,往往會主動追求人欲。《清稗類鈔》記載這樣一件 事:秀才趙蓉江受聘到東城寡婦陸氏家教書。一天晚上,趙蓉江正在讀書,陸氏敲門說:“ 先生一個人睡很孤獨,今晚風月很好,就讓我為你陪睡吧”。先不論陸氏的行為是否道德 ,但她表現出一名正常女性對性的渴求,這正是當時多數寡婦強烈性需求的有力見証。 此外,為極力克制性欲的渴求,有的寡婦還會以截發、斷指、自殺等自殘方式來設法排解 心理與生理的苦痛。但是,也有的克制不了,從而採取自慰、通姦、改嫁等實現生理上的 滿足,例如《金瓶梅》中的潘金蓮。這在文獻中都有所記載,不一一列舉。 總的來說,明清時寡婦的生活是清苦、寂寞和孤單的,揭示了傳統社會對這一弱勢群體身 心健康的雙重壓迫。我們也可以從中管窺明清女性的社會生活狀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99.222.55

06/19 18:17, , 1F
第一個例子有點奇怪,她自己要死也就算了,拖女兒陪葬幹嘛?
06/19 18:17, 1F

06/19 18:25, , 2F
即使是現代,仍有父母自殺時拖子女下水的事,所以不意外。
06/19 18:25, 2F

06/19 18:59, , 3F
他不出門、換句話說,就是他家有錢?可以養她?
06/19 18:59, 3F

06/19 19:37, , 4F
以前報載這時期假陽具賣的最好,十足反映當時對婦女的壓抑
06/19 19:37, 4F

06/19 20:24, , 5F
感覺起來、只有有錢人有「守節」的本錢、不愁吃穿
06/19 20:24, 5F

06/20 12:08, , 6F
啥?古代就已經有假陽具啦....?
06/20 12:08, 6F

06/20 12:13, , 7F
古代有假陽具 叫做「角先生」 這類東西殷登國最懂
06/20 12:13, 7F

06/21 11:45, , 8F
陸氏那晚八成失控了,後來他還自己斷兩根手指表示懲罰
06/21 11:45, 8F

06/25 15:49, , 9F
第一例感覺像是覺得"作女人太苦了"的消極(?)抵抗......囧
06/25 15:49, 9F

06/26 21:54, , 10F
什麼叫截發
06/26 21:54, 10F

07/23 23:09, , 11F
回樓上:應該是斷髮…
07/23 23:09, 11F
文章代碼(AID): #18MZ6NNS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