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綠色殯葬 環保葬漸被接受

看板funeral作者 (藤和艾莉歐)時間9年前 (2015/04/03 11: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3日電) 台灣喪葬空間有限,在政府節葬、潔葬的鼓勵下,民眾逐漸接受環保自然葬,也會使 用電子輓聯、線上追思,身後事觀念更多元。 台灣土地空間有限,因「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過去常出現「死人與活人爭地」現 象,經過多年推廣,民眾觀念改變,火化率提高,去年底達92.83%,史上新高。 火化後骨灰除置於納骨塔,也有人選擇最自然的樹葬、花葬、海葬等方式處理身後事 。 將骨灰回歸大自然的環保葬法有不同形式,樹葬是指於公墓內將骨灰藏納土中,再植 樹於上,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的安葬方式。 不論樹葬或花葬,1、2年後骨灰完全回歸大地,不會污染,土地可循環再使用,環保 葬法逐漸受到民眾認同,實際執行者逐年增加。 截至今年1月底,全國有29處實施環保自然葬的地點,有1萬6000名採環保自然葬;歷 史最久、民國92年啟用的台北市富德公墓「詠愛園」,迄今樹葬6450人,全國最多。 全台目前有3處花葬地點,位於台北市陽明山第一公墓的「臻善園」花葬區102年啟用 ,園區分18個葬區,採不立碑、不記名,輪流循環使用,截至今年1月,有646名安葬者。 「綠色殯葬」已是殯葬改革方向,除了環保自然葬,目前各縣市政府都有提供紙錢集 中焚燒、以功代金與環保金爐等服務;部分縣市為提升喪葬文化並節約民眾支出,也定期 舉辦聯合奠祭。 不僅如此,內政部去年底啟動「電子輓額平台」,提供各界於公立殯儀館便利使用, 也建置「線上追思」功能,讓民眾自行設定帳號密碼,輸入亡者姓名,網站會自動模擬出 祭檯與神主牌位的畫面,還可點選虛擬的鮮花、水果與香燭,表達追思。1040403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504030055-1.aspx (中央通訊社 2015-04-0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75.1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uneral/M.1428032035.A.931.html
文章代碼(AID): #1L7WeZan (fun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