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正統/標準中文?

看板foreigner作者 (無力)時間16年前 (2008/07/31 20: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文出處: http://blog.yam.com/sarih12/article/16460029A 標準與否? 這個問題,想必是語言教學的難處, 太過標準,感覺與社會格格不入, 太過方言,會讓外籍學生學到些不正式的東西。 當然華語文老師要求我們:在課堂上要講「標準」中文, 以免讓外國人覺得:台灣教的中文地方性太強,不夠標準。 學員們初期也會反應:比方「兒」化韻平常人都沒再用了, 教了外籍學生會不會讓他們覺得很奇怪...諸如此類的問題層出不窮 最後的結論是:我們必須依照教育部的規定教學, 學生在生活上會碰到另外的說法, 但以他們的年齡及智商, 很快就會融會貫通,也不必把他們想得那麼死。 語言大概是多數決比較行得通的規則, 如果關於一個音大家都這樣念了,也就約定俗成了 但基本上的語法、發音等等,還是得依照標準來走, 今天聽到學生人教他:有+動詞... 我馬上糾正他,那不是中文,那是受閩方言影響的中文。 他不解我為何不希望他學這些在地的語言, 但出於教學的目的,還是希望他先把標準的學會, 能夠辨認方言及標準語的差別再說。 別人都說錯,你不一定要跟著說, 但你知道他的意思,也就夠了不是嗎? 以我自己學德語的經驗, 我也是那種只聽得懂標準德語,但到當地就聽不太懂德語的人 之前聽德籍老師說在巴伐利亞的ch是發[k]的音, 柏林人的st-, sp- ,S是發[s]的音 會聽不懂嗎?可能剛開始會吧! 但大家就因此不去柏林、慕尼黑念語言學校了嗎? 難不成大家只能去漢諾威念語言學校, 因為那邊是講高地德語,所謂的標準德語? 回過頭來看,這就是語言老師的責任, 老師在教學時不能教地方口音, 平時就要非常謹慎。 台灣大環境的標音系統混亂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但我們至少能讓外國人知道,我們的華語教師教的是標準中文。 最近自己都會克制別講出「有+動詞」的句子, 剛開始真的很難,壞習慣一旦養成,要改就難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28.229
文章代碼(AID): #18aQclEo (foreig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