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肛門痛 竟是子宮內膜異位

看板feminine_sex作者 (陳大飛)時間13年前 (2010/09/02 09:46),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記者謝鳳秋/台中報導 肛門痛也有可能是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勿掉以輕心! 一名32歲陳姓女患者經痛、肛門痛5年之久,但她一直以為是痔瘡, 動手術後,症狀仍未改善,經婦產科醫師檢查後, 才發現是子宮內膜異位症,且骨盆腔有嚴重粘連、輸卵管阻塞現象。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長在不正常的位置,例如卵巢、腹膜或子宮薦骨軔帶上。 最常引起的症狀是,月經痛及不孕症,但也可能出現其他症狀,使得病人易延誤治療。 台中慈濟醫院婦產科醫師陳智賢舉例指出,若子宮內膜長在肛門附近不該長的地方, 壓迫到肛門位置,有肛門痛、感覺肛門重重的現象,明明很想上廁所,卻始終排得不多, 或是排不乾淨。這就是「裡急後重」的症狀,讓患者誤以為是痔瘡等腸道問題引起。 他曾有一名32歲陳姓女性患者因為反覆經痛、肛門痛,長達5年之久,她以為是痔瘡, 動了手術,症狀仍未改善,到婦科看病時,才查出病因為子宮內膜異位造成。 陳智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已經侵犯到陳女的輸卵管、卵巢、子宮薦骨軔帶, 還有嚴重的骨盆腔粘連,輸卵管也有水腫及阻塞現象, 使得患者結婚3年,一直無法受孕,身心承受巨大的壓力。 經過輸卵管整型及子宮內膜異位病灶切除術, 陳女術後兩個月再安排人工受孕,便傳出懷孕喜訊。 陳智賢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常見在30至40歲婦女身上, 生育年齡的婦女發生比例約為1%至5%,不孕症病人發生率高達20%至50%,臨床診斷, 常用症狀特點如月經來時的疼痛及腹腔理學檢查發現,確切診斷要靠腹腔鏡檢查, 治療技術已十分純熟,不同等級病症可用不同的藥物及外科手術治療, 建議婦女把握生育年齡及早治療,改善胚胎著床環境。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sep/2/today-health3.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2.235

09/02 12:41, , 1F
比較好奇的是 她到底有沒有痔瘡? 要是沒有的話醫生還開?
09/02 12:41, 1F

09/02 17:20, , 2F
月經前後我也會肛門痛="=醫生也說是子宮內膜異位
09/02 17:20, 2F

09/02 18:57, , 3F
我也會說~~但之前醫生是跟我說黃體素分泌過多@@!?
09/02 18:57, 3F

09/02 21:34, , 4F
我是直腸痛..也是子宮內膜異位
09/02 21:34, 4F
文章代碼(AID): #1CVm88QW (feminine_s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