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剪報] 溫羅汀與斷背山 劉玉皙

看板female_club作者時間18年前 (2006/01/27 16:3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ickness 信箱] 作者: exit.bbs@ptt2.cc (exit.bbs@ptt2.cc) 標題: [剪報] 溫羅汀與斷背山 劉玉皙 時間: Fri Jan 27 16:35:13 2006 作者: hue (看看山,看看海。) 看板: peacepiece 標題: [剪報] 溫羅汀與斷背山 劉玉皙 時間: Fri Jan 27 13:19:44 2006 這兩周來文化新聞比政治新聞還熱鬧。影劇版有李安的 《斷背山》揚眉吐氣,為華人導演成就的極致;生活版則有溫 羅汀的「冬墟」活動,在台北舉辦書市和書展,為社區帶來熱 鬧的文化氣息。只是,這兩個文化新聞卻也逃不開「政治」; 而他們的「政治」色彩,也跟同性戀議題分不開。 《斷背山》在金球獎風光,美國人看到的並不是華人導演 影響力的擴張,而是好萊塢如何藉著讚揚同性戀電影,表達對 布希及保守勢力的不滿。而由「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主 導的「溫羅汀冬墟」活動,原屬於溫羅汀成員的「女書店」及 同志書店「晶晶書庫」卻被排擠在外,不得參與真理堂前的擺 攤活動;一時間令人錯愕。 同性戀如何跟政治有關?如果性傾向會影響到資源的分 配,那麼同性戀就已經不是個人問題,而是十足的「政治」議 題了。在二○○四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當美國保守派面臨預 算赤字與反戰兩個燙手山芋的時候,布希祭出了基督教,把同 志婚姻不應合法化操作成選舉議題,竟然令自由派無法招架, 扭轉了選戰氣勢。相對於美國總統大選,「溫羅汀冬墟」規模 小如茶壺風暴,卻影響了直接的資源分配;更何況號稱「獨立 批判」的溫羅汀做出這種決策,那就相當傷害文化青年們的感 情了。 長久以來,教會對於同性戀有既定的立場,這其實是可以 理解的。李安曾說過,相較於美國,台灣對同性戀是比較寬容 的,這也是由於台灣沒有相對堅強的基督教傳統的緣故。如果 今天是將女書店和晶晶排除在公共空間之外,那絕對是一種歧 視;可是嚴格來說,當天舉辦書市的場地是真理堂的私有地, 真理堂拒絕將私有地出借給女書店和晶晶,合法合理。 但,難道就因此沒有迴旋空間了嗎?在價值相對論的立場 上,每種價值觀都有自己的脈絡,都應該予以尊重,某種程度 上這是尊重多元文化的起源,可是這也帶來了「不可溝通性」 ,各種價值觀根本無法在同一標準下進行溝通。再推前一步, 不同的文化或價值觀之間,到底有沒有溝通平台?或許這就是 溫羅汀不應該逃避的問題。冬墟事件並不是教會與同性戀團體 間的戰爭;相反的,應該視為創造平台的練習。而這個平台, 其實就應該是事件發生起點的溫羅汀。 當然,我們也可以問,溫羅汀是否有擔任溝通對話平台的 義務?或許對溫羅汀來說,一切是無心插柳,我們也不應該苛 求太多。可是這裡就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溫羅汀承諾要打 造一個文化社區,那他對於社區內涵的設定又是什麼?如果他 設定的社區內涵是寬容的多元文化並存,那也許他應該扮演推 進器的角色,他必須分擔公共領域的溝通功能。但是,如果溫 羅汀只是一個賣書的書店聯盟,那麼,在書店經營者的經濟理 性之下,我們也無需期待溫羅汀扮演這樣的公共角色。只是, 這似乎跟原來的文化先鋒腳本有所不合。 其實這也是在地的文化產業會遇到的問題。《斷背山》站 在既有的大矛盾之上,它可以不去處理不同價值觀對話的問題 ,任憑既有的保守派和自由派闡述它,對它的票房更有益。可 是,像溫羅汀一樣的社區型文化產業,不可避免的,終有一天 必須面對自己「是平台還是生意」的問題。然而,這選項並非 二分法。文化若是好生意,或許有一天,平台也會成為好生意 ,危機也是轉機,全看未來發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59.113.179.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53.25
文章代碼(AID): #13sTjTLP (female_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