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婦女與性別研究系列演講

看板female_club作者 (都是紙味)時間21年前 (2003/09/17 22: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 Gendered Leisure and Recreational Places in the Eyes of Australian Adolescent Girls 時 間:2003年9月26日(五)下午15:00~17:00 地 點:台大總圖多媒體中心大團體室(418室) 主講人:Dr. Kandy James Senior Lecturer, School of Marketing, Tourism,and Leisure Edith Cowan University, Australia 公眾場所對男人與女人的意義是不同的,公共空間視為是性構的(gendered)、性 別及種族歧視的場域? C許多澳洲的青少女自我侷限遊憩的參與,因為遊憩空間/場所 裡,她們可能會感到尷尬、感到被嘲笑或被偷看,因此她們避免去那些場所。這樣的 想法法與觀念會負面地影響她們一生積極從事休閒遊憩活動。 文獻顯示影響女孩遊憩空間/場所選擇的因素,可以分為內在因素、外在因素, 譬如:個人參與活動的欲望、感覺是否安全;父母監控、環境是否光亮等,或可區分 為肢體形象因素、體能因素、和掌控因素,譬如:感覺有沒有被嘲笑的可能、如何排 除家中雜事、能否擁有自己的空間等。不同的遊憩場所或活動選擇,影響的因素亦有 所不同。Dr. James 選擇籃球場、公眾游泳池、和女孩的閏房三個休閒遊憩空間/場 所做為她的研究場域! 。 뀊 Dr. James發現許多女孩避免去一些比較具備體能活動的場所,譬如籃球場,因為 她們害怕外在身材或缺乏運動能力被人嘲笑。有許多女孩對到公眾游泳池感到很不舒 服,因為在那裡她們感到「理想身材」的壓力,因而限制她們從事游泳活動,因此, 女孩花非常多的時間在她們的房間裡從事靜態被動的活動,因為房間是她們逃避他人 異樣注視的避難所,而閏房也成為她們非常重要的休閒場所。女孩不像男孩,比較可 能選擇不從事體育活動,這可能影響她們對休閒藍圖的! 追求,因而影響她們長期的 健康。 Dr. JaJames相信能夠了解遊憩空間/場所如何影響女孩的活動抉擇,將能促進女 孩遊憩選擇多樣化,提高她們從事健康動態的休閒活動機會,進而增進青少女的健康 與福祉。 (二) 台灣生育政策制訂的性別政治 時 間:2003年10月16日(四)12:30~14:30 地 點:台大總圖四樓多媒體中心大團體室(418室) 主講人:陳昭如(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博士,台大法律所博士後研究) 吳嘉苓(台大社會系副教授) 生育保健法預設了誰有終止懷孕的權利?人工協助生殖法的制訂過程是否廣納公眾參 與?這兩個台灣近年引發諸多討論的重大生育政策,決策過程是否民主,對於性別平 權的實踐又有什麼影響?在這個討論會中,我們將提出一些觀察,歡迎所有關心的人 一起來交流、討論。 (三) 青少年音樂行為兩性差異與性別角色因素探討 時 間:2003年11月6日(四)12:30~14:30 地 點:台大總圖四樓多媒體中心大團體室(418室) 主講人:蘇郁惠(新竹師院音樂教育系教授) 音樂教育是一種多元化的綜合性教學,它必須是涵蓋了生活、學校及社會的整體性教 學,而青少年階段的音樂學習,除了來自於父母與教師的引導外、更受到同儕及社會 傳播媒體的影響。當代社會心理學界對性別議題的研究,主要關注於性別差異與性別 角色的探討,而近代音樂教育領域,有關男女音樂表現兩性差異之大規模研究,呈現 於美國自1970年代起持續推動的全國教育進步評量(NAEP)。根據NAEP持續研究發現, 男女在音樂學習表現上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就整體表現而言,女性優於男性。然而, 此大規模調查結果顯示的教育意義是什麼呢?是男女在音樂能力上先天有別嗎?還是 受學習環境與性別角色等社會化因素所致? 本研究探討青少年階段,男女兩性在「音樂學習行為」上的表現差異,包含學校音樂 文化認同、流行音樂文化認同、音樂學習之自我期許效應,以及父母、同儕、媒體等 相關因素對青少年音樂學習行為之影響;本研究亦剖析青少年階段音樂學習行為與性 別角色之關係。音樂教育性別議題之探討,具有關注多元文化及跨學科領域研究的價 值,而本研究結果亦有助於理解青少年兩性之音樂學習行為。 ꠊ (三) 男性化的照顧工作:男護士在女人工作世界中得其所在 時 間:2003年12/18(四)12:30~14:30 地 點:台大總圖四樓多媒體中心大團體室(418室) 主講人:徐宗國(台北大學社會系教授) 護士"一向"由女人擔任是女人的工作。連同社工人員,圖書館員,心理諮商人員都 是在做人的工作(people's work),是傳統以來女人的職業.這麼一份女人的工作 裡若有少數男性穿插其中會是什麼光景?他們會成為"少數族群"而居劣勢嗎?他們 是一些學者所說的所謂"樣版"嗎?會經歷不平等對待嗎?他們擔任男護士時會有 認同自己性別的困難嗎?如何在工作上維持甚至強調自己的男性身分?我們將在這 次演講裡討論以上幾個議題。 我們將用一部份時間回顧整個研究過程,討論所 使用的方法---紮根理論研究法(the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並就所發展出 的理論架構回答上述問題。歡迎各界參與,尤其護士,社工人員...等從事人的工 作的專業人員,一起來探討攸關各位工作生涯與此一行業專業化之可能性。ꬊ =============================================   系列演講報名 主辦單位:台大婦女研究室 贊助單位: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劃 台灣大學兩性平等委員會 報名請洽: 電子信箱:wrp@ms.ntu.edu.tw ☆★本次活動可登錄公務人員學習護照☆★ 台灣大學婦女研究室 地址:106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電子信箱:wrp@ms.ntu.edu.tw 電話:(02)23630197 傳真:(02)2363956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87.21.205 ※ 編輯: sickness 來自: 218.187.21.205 (09/17 23:20)
文章代碼(AID): #_Q7Cqpl (female_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