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幾年級生的台灣人是最慘?

看板enlighten作者 (QAQ)時間7年前 (2017/06/23 23: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oments.com/65677/ 最近全聯總裁評現在年輕人愛亂花錢又愛計較薪水 掀起許多網友對於目前處於 「職場(後)菜鳥的年級生與職場老屁股的年級生的比較與爭論」 (source: girlschannel) 當然有位網友隻想問「八年級生到底做錯了什麼?」 明列出10項讓這些八年級生們痛苦的事情與政策 ++++以下全文++++ 廣設大學 ← 不是我們搞的 教改 ← 不是我們搞的 總統 ← 很多人隻投過一任 GDP ← 很多人出社會前就已經在喊保一 房價 ← 絕對不是我們搞的 黑心食品 ← 也不是我們搞的 22k ← 不是我們搞的 生育率 ← OK 我承認我們18歲沒有不避孕是我們的錯 健保危機 ← 每天流連在診所聊天等著拿藥的不是我們 18% ← 絕對跟我們無關 請問很多狗屁社會問題都不是八年級搞出來的 現在老人家最愛嘲笑年輕人 就好像一群愛砸糞便的猴子一樣 請問八年級到底錯在哪裡? ++++++ 說到這些讓許多網友不論是不是八年級生皆表示: 「隻能逃離台灣惹」 「就生出來被老一輩拿來當靶啊」 「七年級的我也是很無奈~也不是我搞的」 「悲慘,一回老家還要聽長輩喇叭年輕人,搞得我能躲就躲」 「八年級剛出社會同感」 更不用說現在最流行的是 薪水不漲物價暴漲 天天加班還沒有加班費的工作 要這些年輕人怎麼活啊究竟是~ 而相比台灣,對岸也有一些九零後的創業故事,還滿勵志的,大家可以看看千萬別放棄希 望啊~ 90後創業達人的故事一: 開文具店賺錢嗎?王獻雲文具店開成禮品店利潤更高 開在學校旁 小文具店也要有規範感 在嘲諷中率先採用掃碼結賬 王獻雲是江西豐城人,1999年隨父母來到重慶,家裡就在朝天門做起文具批發生意。2006 年他自考入讀北碚區西南大學,第二年便盤算也開個文具店,當然,在這一階段,母校就 成了最好的地理選擇。於是,王獻雲在學校附近找了個100平米的門面,開起了文具店。 “這種小文具店,大多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夫妻店,但我更注重店面形象和服務質量, 所以率先採用掃碼結賬和打卡的管理制度。”王獻雲說,雖然曾遭到周邊同行冷嘲熱諷, 但這一小小改進卻受到學生的歡迎。 “我自己也是學生,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如果產品和價格沒區別,肯定願意選擇更規範的 店。”此外,王獻雲借助西南大學在校生的身份優勢,主動向學校各組織和部門推銷,簽 下許多固定訂單,開業第一年淨利就達到十多萬元。 開在車站旁 流量大固然好關鍵是配送方便 以“ 送貨上門 ”綁定多家企業客戶 2008年,眼見第一家店生意逐漸穩定,王獻雲又在學校附近的車站開了一家規模相當的新 店。 “我故意選在車站附近,一是人流量大,但這還是其次,關鍵是交通條件好,方便我直接 配送貨物。”王獻雲說,為了擴寬銷量,他主動拜訪了周邊工業區和兩江新區的企業,以 “量大價優”和“ 送貨上門 ”的方式簽下包括川儀、大興藥業等多家企業訂單,所以新 店的選址就是為了方便配送,服務企業客戶。 “隨著企業和學生消費習慣的變化,我將貨源調整為中高端品牌,避開同行殺價的惡性競 爭。那時,我的產品已經能滿足絕大部分企業的辦公需求。”王獻雲說,但2009年,一家 企業顧客向他提出採購十多台電腦改變了其產品線的想法。“因為沒有準備,我白白丟失 了一個大單,所以我馬上花10萬元,取得某電腦品牌在北碚區的代理權,並開了一家電腦 店。”王獻雲說,這個品牌產品豐富,投影儀、監控器、會議音響設備一應俱全,他會對 自己的企業客戶和來店消費的學生推廣電子設備,電腦店每年的銷售額400萬左右。 開在超市旁 與永輝超市當鄰居不愁流量 文具店開成禮品店利潤更高 2010年,王獻雲又在北碚區天生橋附近的商圈開了第四家店,面積為520平方米,而店對 面就是一家永輝超市。 “天生橋店是我投入最大的店,每年光租金就是30多萬,但開之前我就知道對面會開一家 永輝超市。”王獻雲說,考慮到和超市當鄰居,附近居民和學生都要在這裡購物,出門就 是自己的店,所以人流量根本不用愁。 王獻雲告訴記者,等3月開學時,這家店還將再增加100平方米。“主要是為了擴大經營範 圍,例如人們喜愛的配飾、裝飾、工藝品等,陳列起來漂亮,利潤也很客觀。”王獻雲說 ,如今輕軌鋪到了商場門口,商場管理層對環境更加重視,最近拿出2000萬裝修,自己的 店也要跟得上檔次才行。 開在停車場旁 為方便客戶停車 不賺錢在停車場另開新店 王獻雲的開店技能也履行了自己為客戶方便著想的理念。2012年,他新開的第5家店,選 址在五一所處,與天生橋店不足千米的距離。這樣緊湊的佈局,實在令人費解。 “五一所店主要是為顧客著想。過去企業客戶來天生橋店,因為停車不方便,常常吃罰單 ,我專門開個五一所店,只是因為它離停車場近,作為一個接待點,讓客戶少走點路,所 以這家店是我開的5家店中面積最小的,不求賺錢,只求不虧本就行。”王獻雲說,企業 是自己最大的客戶,但企業的採購程序複雜、付款週期較長,許多小店不敢接招,為此他 專門註冊了重慶獻芸商貿有限公司和“江豐”商標,為了方便開發票甚至賒賬,以此穩固 客源。 90後創業達人的故事二: 19歲大學生創業之路從賣甘蔗起家到擁有3家企業 大家好,我是黃盛傑!很榮幸能講述我的創業故事和創業歷程。作為一名大學畢業生,我 和你們一樣在畢業的那一刻領到了自己的期待已久的畢業證。但是,在走出校門的時候, 我和很多人不一樣,我選擇了創業。其實,確確的說應該在學校就已經選擇這麼做了。創 業是一條令人挑戰的路,險惡的路,是一條遙遠的路,一條美好的路。我們在創業之前, 首先要知道自己是適合創業還是適合工作,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創業。所以,在做選擇之前 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在選擇之後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 入學之路 2009年,我進入廣西財經學院學習,和其他孩子一樣,實現了自己的人生一大夢想---大 學夢!但是,我跟別人有所不同,因為我剛進校門的時候沒有學費因此選擇了綠色通道, 就是助學貸款讀書!當時我深深體會到,天無絕人之路!有一種絕處逢生的感覺。從那時開 始,我漸漸意識到了什麼。 進校沒多久,我爭取到了學校的貧困生名額及勤工儉學的工作崗位,我在大一的時候的崗 位職責是每天早上5:50分起床去開教室的鐵門和一樓的教室門。這事令我感到很幸福,因 為我起得比別人早,因為我開的是學習之門,成長之門,捏在我手裡的是一把把智慧的鑰 匙。 艱苦賣甘蔗 入學那年10月份,南寧部分校園發現禽流感患者,我們學校為了保證學生安全和做好疫情 防禦工作,給在校的學生放了兩個星期的假期,要求學生不能留校。而此時,我突發奇想 ,要不去外面打工自己賺錢怎麼樣?反正還有幾個朋友也不回家乾脆帶他們一起去。於是 我真的這麼做了,我帶領幾個朋友從學校出來來到郊區我們6個人湊夠了160元租了一間即 將拆掉的房屋。6個人就是這樣擠在這不到7平方的小屋裡,雖然很擠,但覺得很踏實。 白天我們賣甘蔗。“我們首先要把房屋的租金解決了,這段時間的生活費也要有保證。” 我對自己說。我認真計算了一下,當時每捆甘蔗的成本在20元左右,可以賣到70元左右, 利潤在40到50元,6個人要吃飯每天大概花60元,就是每人每天2碗粉。那麼一天至少要賣 2捆甘蔗才有飯吃有錢賺。於是我們每天從五里亭市場採購兩捆甘蔗,背著甘蔗就到附近 街道上銷售,那段時間每天都可以賣去兩捆以上,晚上回到住處時已是1點多,渾身疲憊 。我們沒有車,去五里亭都是走路的,至少30分鐘,然後大家一起扛著甘蔗出來找地方賣 ,連公車都不敢坐。就這樣兩天過去了,突然有三人嫌累嫌髒要求退出。結果,最後只有 和其中一位同學堅持了下來。我們兩個就這樣堅持完了這個14天的假期,每天都如此。回 到學校後我們感到很自豪,我們感覺到自己比別人邁出了一大步,比別人走了更多的路。 之後的日子,只要課餘時間充足,我就會出去賣甘蔗。 三輪車敲開創業門 賣甘蔗可讓我自給自足的同時還有一點點盈餘,就在大二下學期的時候,我利用節省下來 的一些錢和向朋友借的一共3000元錢買了輛電動三輪車。終於從無車族變成有車族,開始 騎著三輪車獨自到市場進貨再到農院路、火炬路、秀靈路一帶等地方銷售水果,開始了路 邊三輪賣水果的生活。 “五里亭市場的水果普遍沒有江南區那邊的海吉星市場水果新鮮且價格會貴一點。雖然去 海吉星比較遠,但是至少可以買得到更加新鮮成本更低的水果。”我很看重水果的新鮮程 度和價格。那時候,我的三輪車上主要是賣單一的砂糖橘、蘋果或者臍橙、雪梨等,每車 水果成本一兩百元,賣得好的話一天下來也能賺到近百來塊錢。那時候被城管趕過好多次 ,還被當場抓住過幾次。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在西大里面賣西瓜的時候被保安抓了。開三 輪車在外面銷售的那段日子是十分艱辛的,每天都是一下課後就出去進貨,到晚上將近凌 晨才收攤回到學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147.3.1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nlighten/M.1498231203.A.E3B.html
文章代碼(AID): #1PJJ6Zux (enligh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