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自講武堂

看板emprisenovel作者 (sline)時間16年前 (2008/06/03 17:02), 編輯推噓12(1209)
留言21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孫曉.......果然.....又跳票了...............這是他的"理由"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不過.........很長就是了....= = 英雄志大結局之改動 近幾年,我習慣在出版一本新書前上網,看一看上一冊的評論。因為時間久了,評論會慢 慢出現精華,太早看會受到影響,不看又無法預測新書的反應,所以我選擇在發表前上網 來看。 差不多一個星期前,我看完了八王世子的評論,我甚至見到「這是史上最差的一冊英雄志 」這樣的說法,如標題,英雄志結局全部推倒改寫。 為何會如此?因為我不是一個足夠堅定的作家,因為我不能抵擋評論,同時,因為這個問 題還直指一個真相:【究竟後面(正統王朝)好不好看】? 好看是什麼呢?我們明白,好看是情節的緊湊、是文字的流暢、是語言的幽默,乃至於令 人回味無窮的反覆閱讀樂趣。當英雄志分割開來,確實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部份是景泰 朝,一部份是正統朝,這樣說,在某些後期的章節裡,以孫曉個人的審美價值而言,也許 可以流傳得更久一點,或是較接近我所欣賞的某些好作品的程度,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 審美認識,不代表別人的評價。 那麼,既然我自認符合自己的審美標準,那我又為何擔心呢?創作是無法妥協的,你認為 好,那就是好,認為不好,那便是不好,任憑誰說破了嘴,你的腦子還是認為不好,你便 無法下筆,你也無法為小說帶來結局。 可是我還是不得不思索,我是直接面對市場的出版人。英雄志二十二的銷售成績不錯,已 經全部賣光了,但評論實在太差,差到不可思議。這使我必須停下來深思--------如果目 前的寫作方式又費力、又痛苦,同時又不討好,我為何還要繼續這種方式? 我很想妥協,可是我目前找不到妥協的出路。 我先說明,審美是什麼?我認為好的文字不是那種很華麗的東西,我對於華麗的字眼只有 四個到八個字的容量,再多就裝不下了。好的文字在孫曉看來,並非是用很艱難的文法或 很華麗的字句來表現一個簡單的東西,而是要恰如其分的表達出感情,如是一個「屁」就 能表達的,我們就不要用「直腸洩氣」這樣的字眼,但閱讀牽涉到一個人的閱歷與速度, 同時更大程度在於共鳴,這部份與人的經歷有關。後期我寫的很多章節,摻雜了許多情感 ,能否引動讀者的思緒,涉及很多面向,但說句實話,現階段看來是失敗了。 什麼是共鳴呢?仇恨、妒嫉、性慾、憤怒,這些是動物本能,小說或戲劇裡使用這些元素 稱為「煽情」,很多武俠小說,哪怕再有名、被捧得再高,在我看來也不過是這些元素的 集合體。然而,要離開煽情是極困難的事,仇恨以上是寬恕,妒嫉以上是包容,性慾以上 是愛,憤怒以上是公義,要把「動物本能」昇華到這個層次,而不至於讓你的作品淪為說 教,那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那是用一輩子修煉才能得來一丁點篇章的成果。 這部份,看來孫曉還是失敗了。 回到英雄志的結局,現在的結構非常之大,不說那些高格調的話,現今情節編排與場面控 制,都已經像是一艘九萬六千噸的航空母艦,小說裡的世界每動一步,全部的人就會跟著 動上一步,他們排列的位置會出現變化,會衝擊彼此,如何使故事穩定的走向結局,這些 情節構造無一不在考驗我的精力與智慧,而我能告訴各位的,是我在過去十年裡從未停止 在作品上的投入。 對於正統王朝之後的故事,讀者們評價以「拖曳」、「冗長」,我完全可以理解,不少一 目十行的人找到速讀的教材了,不少睡前失眠的人不必再服用安眠藥了,可說來也真可悲 ,這些文字在我看來卻很有味道,有些篇章我寫前看了十遍、改了十遍、寫後又看了十遍 ,上廁所時自己捧著一本,很高興地享受著文字裡的趣味。 我也不想惺惺作態的說自己多麼差勁或生氣,以來奉迎或取悅或激怒某些人,我想談談自 己的書,至今我一看再看的小篇章是「皇天在上」,那是王一通行乞的故事,各位其實應 該留意到了,王一通的故事裡遇到了三個大人物,分別是楊肅觀、秦仲海與伍定遠,他們 很大程度決定了王一通的命運,最後一位改變王一通生命的人,將是盧雲。 每當我讀到那句「那自小到大看著一通長大的月亮姊姊……她依然沒有放棄自己」,我就 會溼了眼眶。雖然我知道這樣說很不妥當,但我真的很愛這句話。我想,你如果認識有人 要自殺了、破產了,你一定要介紹他看英雄志,他會有活下去的毅力。 英雄志【十八】吾國吾民,伴隨王一通的反社會宣言開場,事實上,這也是英雄志淪為一 年一本的開端,為何會拖延這麼久呢?答案也正是【皇天在上】。我寫作時反覆思考,該 不該保留這個人物?曾經有一度我痛下決心,在改稿時刪除了王一通,過了兩個月,後頭 的篇章完成了,我突然又發覺沒有一通大哥不行,少了他,整本十八冊,不,或者是說整 個正統王朝將變得索然無味,成為類似老武俠裡那種老故事,於是我又把他放回來了。當 這個動作一下,那可不是回復的按鈕而已,便是整本小說的第三次反覆大修改,因為您可 能沒發覺,英雄志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多一個人與少一個人,其實會留下不可測的後果 。 從景泰朝結尾那一刻,我當時已經明白了,過去的佈局已經不可能支撐英雄志的發展,也 就是說,英雄志後半段必須找到新的結構,否則【觀海雲遠】的新形象將無從建立,神機 洞的謎已經結束,正統皇帝已經登基,盧雲與顧倩兮已然分手,寧不凡退隱、楊肅觀稱霸 、秦仲海造反,這些十年前的人物,在歷經滄海桑田之後,再也不是當初我們見到的「白 如一張紙」的老朋友,他們變得更複雜了,即使是困守水瀑的盧雲,他也變得比我們想像 得更為複雜。 在二十三冊裡有一幕,當正統皇帝站在金臺上,突如其來的伸出手去,接著天上飄落的白 雪,這時全場愕然,卻只有盧雲明白他的心思,因為這兩人同樣歷經了一件事--------- 生命的流放與人生的空白------這一刻,我們才更深刻的挖掘出盧雲的內在心靈,他是一 個人,而不是一個被某種價值劫持的符號。 我們再說說王一通,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冊到底在幹什麼。 王一通,作為武俠小說史上最怪異的存在,我真的很好奇,設若有一天,英雄志再次開拍 了,編劇要如何安排這個奇怪的人?王一通,他基本上就是整個正統王朝的化身,十八冊 裡的他歷經了生命初次的旅程,從失業男變成劫匪,因為反社會而被逮捕,到了二十一冊 ,他又次出場了,這回他還有一個老婆,一如既往的,他的老婆也遭到了一些倒楣事,但 是幸運之神降臨了,在西郊阜城門打得如火如荼時,兩顆大石飛上了天,改變了他們一家 的命運。而王一通自己也走到了充滿寓意的一個地方:「六道輪迴最後的底層」,刑部天 牢,看到了小呂布。 簡單的幾句話簡介了王一通的故事,那為何要用好幾萬字來寫呢?因為在讀者的心中,王 一通一點也不重要,他的心靈活動與對正統朝(我們身處的世界)的認識,相形上也不重 要,可以直接刪除略過,所以有些稱自己非常擁有「藝術鑑賞力」的讀者稱其為【廢話中 的廢話】、【讀完了還是廢話】、【拖稿騙錢】、【已知結局故弄玄虛】,作者也只能這 樣說,幹幹幹幹幹、操操操操操。 為何要寫王一通呢?如果我想寫這種市井小人物,何不寫一本「王一通傳」?為何要夾雜 在英雄志裡呢?這是武俠啊,這樣不是找錯對象了嗎? 我這樣說,如果你希望英雄志的作者認真工作,而不是寫一個火山爆發幹掉全部的人的那 種水準的作品,你必須讓王一通存在,遲早,你會發現這個人物的存在與「觀海雲遠」緊 密相關。 這樣說,你如果拍一部【蔣經國傳】的電影,你該怎麼拍呢?我跟你說,你如果要得獎, 你必須這樣做,前期的蔣經國就只是一個流亡蘇聯的年輕人,你可以大潑筆墨、大灑狗血 、大談戀愛,大大的搞單一視角與主角投射,弄得壯烈無比之類,可中年後的蔣經國,他 的形象卻不再單純取決於自己,而是取決於他的繼母、同儕、以及政治敵手的描寫,這些 事已經是蔣經國的靈魂,而不再只是外來的壓迫事件,因為他每一刻都在下決定,都在考 驗自己的靈魂。到了晚年的蔣經國,精彩的來了,這恐怕才是最精彩的,因為這時連他身 旁的人物(管家、司機、下屬、子女)都不再能全面反應他的真面目,他的形象必須取決 於兩種人的側寫,一邊是真實的社會小人物,因為蔣經國的力量可以觸得到他們,也正在 改變他們的命運。另一邊則是反對他的異議份子。當這些人的人生被真實的描述時,我們 才會看到一個真正完整的、偉大的、權謀的、或寬容或現實的蔣經國。 許多政治家的傳記電影,後期都拍得極爛,因為他們忽略了這點。當一個人成為大人物時 ,反射他的面貌必須運用倒影。王一通,就是「觀海雲遠」長為大人物之後的「倒影」。 沒有王一通,觀海雲遠不過是屁,是小說裡虛構的大人物,有了王一通,觀海雲遠冷酷的 讓人害怕,或是讓人不自禁的從一通大哥身上,看到他們的困境。 「通面化塑造的立體」,這就是英雄志後期的基本色調,簡單說,後期冒出了一堆新人物 ,這並不是刻意要放大視角,而是因為這種做法是寫這種大時間跨度的必備武器。而更困 難的一點在於,英雄志太寬(人物眾多)而且太大(時間變化),他不容易像一般單一主 角小說那樣容易集中主題,英雄志的多人物使它的主題容易走向鬆散,所以它需要極猛烈 的舞台推動(復辟),也需要剛性的架構來收束,所以讀者會看到許多好似無關的場景, 其實它們都指向同一個事件,而且確保著情節的推動。 也就是說,英雄志每個場景之間,都有高度密切的聯繫性。讀者只要稍微推敲過這些情節 ,或是結局出完後從頭到尾看一遍,你會發現,儘管前後期文字存在著「仿金派」與「孫 式文字風格」的風格逐步變化,但結構上來說,這些都是相互呼應的。作者能在第三冊埋 入瓊芳這個角色,並讓她在十六冊以後擔任第一女主角,便說明這個故事是早已構想完成 的,這個構想也包含了結局。也就是文楊武秦的決戰。當然,已經構想的結局,並不代表 我立刻就能在文字上做到滿意,因為構築架構之間的靈魂,才是最難寫的、也是不可能在 提筆前設想的。 我不知道【英雄志】日後會有什麼位置,也許會被徹底遺忘,但我真的很高興寫了這本書 ,如果我寫了一部武俠輕鬆小品,我想三年後是沒人會想買來看的,就是要這樣大、這樣 值得推敲再三的創作,才能在這個免費下載大罵幹的時代存活。 當然,身為作者,我的心思也是不斷在變化的。初期我只求有人看,中期看的人多了,我 喜歡那種熱鬧,現在呢?我想,寫作真正的快樂,是在於發現有人找到你隱藏在文字裡的 真實心意。 我看過一篇文章,是關於對蘇穎超的討論,我很高興,因為這篇評論也從中看到了孫曉對 於命運的恐懼,對於那座放置在你我之前巍峨高山的勇氣與掙扎,我們每個人都會是蘇穎 超,如果你年紀到了一個程度,曾像孫曉一樣以生命執著於一件事,以榮辱為賭注、以人 生為代價,付出達十年之久,且費盡你的才智與心血還看不到成果,你看到「哀宗」這一 章時,你若沒流淚,我不信。 不知道,幾十年過去了,傅元影還是找不到答案。在那昏暗的燭光下,「三達」依舊是「 三達」,少年卻已不再是少年,所差者,不過是「知天命」而已。 獻給那些努力過的輸家,這就是我寫下「蘇穎超」的用意。 蘇穎超這個角色不單有自己的生命,也是作為盧雲的另一面而存在。盧雲的回歸,伴隨了 瓊芳,而瓊芳不會是傳統武俠小說裡拼命依附男主角最後傷心走天涯的那種白癡女人,她 也有一個情人,這個人就是蘇穎超。這樣的情節架構,使盧雲的故事也因而得到更大的「 立體」。也讓英雄志更像是現實的世界。用最直白的話來說,我們不會無端捻花惹草弄到 一個女人而不必顧慮她有沒有情人、有沒有家人。有的,她有情人,她的情人叫做蘇穎超 ,他正在因為你而受苦。 在正統朝的英雄志裡,新的做法是一種必要,也是一種突破,比方說【王一通】,比方說 【熊俊】,比方說【伍崇卿】,我並沒有篇幅讓他們去做太多的「外傳模式」的冒險,我 留給他們的是一個時空凝結裡的一個小場景,這個場景與巨大潮流有密不可分的關連,但 在這小場景裡,他的哭、笑、喜、怒,反映了他自己的人格、價值觀以及時代給予他的痛 苦(天命),他斷然出手反抗了,這就是英雄志後期的風格。 因為太多被切割的小場景,使整體故事顯得零碎,但請務必相信我,這些不是亂寫的,每 一個小場景都在推動一個事件,並且彼此高度聯繫,並在結局裡與主題裡產生貢獻。而且 ,更可怕的是,如果英雄志真心要變成一部完整的、或是說「好」的作品,它就必須這麼 寫。否則「英雄志」無法產生結局,這本書將在「外傳故事」裡無盡蔓延,以致於和蜀山 劍俠傳一樣,永遠不會產生結局。 或者是說,如果後期沒有這些新人,像帥金藤、陳得福這些瘋子或傻子,我們將得到一個 空前蒼白的「正統王朝」。那裡沒有活人,只有死人,這就是長篇小說的結局註定破爛的 原因,當小說走到中期時,如果你的書足夠震撼,一半以上的人物大概死了或散了,你剩 下的元素根本不足以推動一個結局,你有的就是蒼白無言的結尾。像是墳墓一樣、蒼白無 力的「鎮國鐵衛」,沒有思想、沒有下屬,只有一個以前寫過的金凌霜,與那大掌櫃兩人 之間的喃喃自語。 那鎮國鐵衛還算什麼呢?一個空洞的兩人小組。真的,你如果不讓我往下寫,英雄志就會 變成這樣,楊肅觀率領金凌霜與羅摩什,三人小組大戰怒蒼山,至於他在正統朝裡的政敵 ,很抱歉,沒有人,我們沒有任何新敵人,因為以前的人都死光了。 那我們要如何添加新人呢?使用八百八十八個外傳嗎?沒有這種事,目前的寫法,就是維 持生命力的唯一手段。當新人物登場時,他一定被擠壓在一個凝結的時空裡,伴隨著觀海 雲遠的大潮流裡出現,在這小場景裡,他的哭、笑、喜、怒,反映了他自己的人格、價值 觀以及時代給予他的痛苦(天命),他斷然出手反抗了,與觀海雲遠發生衝突了,這就是 英雄志後期的風格。 凝結在特定的時空裡,壓縮、控制,融入大潮流,這是我十年創作生涯得來的技巧。英雄 志本身就是一個難度很高的數學習題,事實上我也正在努力找到一個完整的解答,在審美 上與精神上同時滿足自己與讀者。相信我,世界上最理解這個故事的,莫過於孫曉。我如 果失敗了,沒有第二個人能夠操控得好這艘航空母艦。 紅樓夢為什麼只有一半?因為大觀園就是一艘航空母艦。要使它向前動一步,必須要使用 無比的技巧與動力。 換句話說,我為什麼要寫「唐王爺」,又為何要寫一個「豐王爺」?讀者可以不同意,並 認為作者又在糟蹋篇幅或騙錢,但請各位自己去想,在「復辟」之後,「立儲」正是我們 的主架構。我寫了八王,寫了義勇人,就必須讓他們出場,他們是觀海雲遠的敵人或盟友 ,他們就是正統王朝的血肉。 沒有這些人,就沒有後期的英雄志。也許,我應該讓小說結尾在十五冊,景泰朝結束後, 英雄志就結束了,事實上若是如此,這本書根本不值得寫,它根本就沒有意義,一個莫名 其妙的結局。然而這卻是大批網路讀者開始在四處宣導的「新觀念」,英雄志只可以看半 本,那也好,人心是肉做的,我又何必再辛辛苦苦的寫下去?把心血浪費在這件吃力不討 好的事情上?然後每年發書時面對一次ocr,然後到處懇求留情,到處面對冷嘲熱諷? 幹幹幹幹幹! 結局無限推遲,直到我找到解決辦法。我真的很累很累了。 很抱歉用了這麼多髒話,但我有點忍不住了,你也知道,你如果是一個開車的人,當那麼 多人嫌你技術爛時,你會忍不住開始發出悶哼,你當然不可能去批評讀者的審美觀念,也 不可能告訴他們旁邊就是懸崖,更不可能跟他們說,你開的是一輛八百噸的卡車。因為他 們本就是你的衣食父母,可你又不是「戰爭與和平」、「第四十一個」那樣天生擁有保護 色的世界名著,你只是「英雄志」,一部沒落時代裡沒什麼名氣的武俠小說,任何人 -----哪怕是小學生------都可以指點你的寫作方式,指點你的文字技巧,所以你只能悶 哼,你最昏眩的是看到很多看白書的人也來指指點點,告訴你要如何創作這個比「大觀園 」架構更為巨大的作品,這是一個在時間跨度與人物模型上都讓人覺得恐怖巨大的超級長 篇,你真的很希望有一個天才可以告訴你該怎麼寫,事實上也不可能,他們根本不知道你 要爬的是什麼山,當你在喜馬拉雅山上尋找登山客留下來的垃圾時,他們當作你正在自家 後院散步,他們以為你正在寫那種結局裡主角可以隨便飄然遠去的故事,或是那種依靠火 山爆發幹掉八百個人的那類美國肥皂連續劇的結局,他們並不知道一部三百萬字還能凝聚 主題不散的小說,那要耗費多大的心力,那時你真會氣得暈眩而不支倒地,唯一阻止你把 自己的稿子全部刪除的方式只有一個,就是幻想自己可以手持棍棒暗算讀者。 我並不要什麼人來吹捧,幾年下來,我的得失自己很清楚,但我還是期望公正的評論,如 果你是因為失去閱讀耐心而看不下去,我不認為你應該在這段時間裡看我的書,真的,因 為你並不需要英雄志。這本書必須靜下心來看。因為有些東西就是需要靜,這是我希望各 位能公平對待我的原因。我不是學院派,這本書也不是戰爭與和平,我和它都沒有保護色 ,也無法來教育誰,所以任何人都可以說它如何如何的差,非常之民主,也可以將我的心 血踐踏,非常之公平,所以我也選擇慢下我的腳步,直到我能再次說服我自己,我幹這行 到底是為了什麼?當千萬人都拋棄了你,孫曉,你的火焰還能繼續燃燒嗎? 一年維持二十四萬字產量的作家,你說他到底有多慢呢? 其實問題只有一個,就是有人錯誤的把英雄志當成了「世界名著」來寫,孫曉的問題在於 他老是把自己看得太高,偏偏他的格調又很低,弄得讀者都不知所措了。什麼?我居然開 始看「戰爭與和平」了?幹你老母,哇------幹!這不是武俠小說嗎?幹! 所以,請放心,我們一定會看到充滿「幹你老母」、「狗日的」、「幹操幹幹幹幹幹」這 樣低級字眼的作品。這是我的樂趣,也是你我的共同語言。 幹幹幹幹幹幹幹幹幹幹幹幹幹幹幹幹幹幹幹幹。 幹! 舒服很多了。 ------------------------------------------------------------------------------------- 英雄志-----這是一部記錄失敗者人生的小說,?不是讓失敗者寄托失意的小說,當人們尋 求一種高乎于現實以上的事物的那一刻,志向的旅程就展開了,在失落與救贖、迷失與妥 協的路途上,英雄們展開他們與天命的抗爭,這樣的過程,展現在觀海雲遠的人生裏,展 現在許許多多的小人物、大人物相互折磨的修羅場之中-------我們建築了一個家國天下 ,我們實現了自我抱負、自我放逐,以及一個是與非、罪與罰、光明與黑暗?存的慷慨人 生。 英雄之所以稱?英雄,在于他們絕不躲藏,他們坦然面對而沒有怨言。 在最後一段路途上,希望各位與我同在,讓我們一起見證坎坷的英雄們慷慨走出他們的康 莊大道。 英雄志不是---------【因?有人想看這種故事,所以我們寫這種故事】。 英雄志不是---------【因?社會需要這種勵志故事,所以我們生?這種故事】。 英雄志不是---------【因?人們定義這樣才是一個好故事,所以我們創作這樣的故事】。 英雄志是因?------世界上先有觀海雲遠,所以我們找到一種記述方式,稱其?【英雄志】 。所以,英雄志最後的內容,也必定要這樣【虛無】、【沉悶】、【繁瑣重複】、【不知 所云】、【小人物充斥】,因?只有這樣的【虛無沉悶】、【繁瑣重複】以及【小人物充 斥】,才有崇高偉大的【觀海雲遠】,以及一個對應于景泰王朝的新世界。 總之,我希望你最終不曾後悔閱讀了【英雄志】 ------------------------------------------------------------------------------------- 說真的,「八王世子,史上最爛的一冊英雄志」,這句話足夠的重,可怕的是我還花了可 觀的心血來寫這本「最爛的英雄志」,我還天真的認為這是一種必備的「凝結劑」與「催 生劑」。無論如何,如果目前的寫法是吃力不討好,我選擇停下腳步。英雄志的結局無限 推遲,直到我能找出一個你我雙邊都接受的做法。 十年來,這是我發出的最痛苦回應。今年就是英雄志的最後一年。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 以倒數計時來計算,都將是孫曉最後奉獻給十年長篇「英雄志」的一點心意。我愛它,深 切的愛著這部作品,我不忍傷害它,也不忍讓它被傷害,所以必須補救。如果最終失敗了 ,我還是會發出目前這個我自認滿富孫曉精神,卻也可能會被羅列無數罪名的大結局。 也就是說,改動之後,大結局其實很可能還是那種「哇幹」,這是武俠小說嗎?這樣算是 結局嗎?但也可能我就此妥協,也許會讓結局變得比較像金庸那樣的標準武俠教科書答案 ,莫名其妙地殺死一大群人,用無數人的死亡與毀滅來作大結局,其實,這樣的東西也許 更合適拍攝電視劇。 現在我心裡還很亂,我不確定自己到底該怎麼做。總之,先讓我放空沈澱,之後再來一個 美國股票市場的標準術語:「優於預期」,在這段倒數計時的日子裡,且讓我們等著看吧 。 孫曉 _________________ 講武堂出版社 英雄志大結局即將發表 歡迎光臨【孫曉私人讀者聯誼會】 http://v2.groups.com.tw/index.phtml?group_id=sunxia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202.190

06/03 17:32, , 1F
正常啊,原本就預期是明年,之前說五月實在太扯了
06/03 17:32, 1F

06/03 17:56, , 2F
在看不到結局我也要幹幹幹幹幹 操操操操操.....
06/03 17:56, 2F

06/03 17:57, , 3F
這本書從我心目中的金庸外第一武俠 因為托搞變成.....
06/03 17:57, 3F

06/03 18:05, , 4F
很顯然地 孫曉會寫完呀 又不是太監 何必心急
06/03 18:05, 4F

06/03 22:28, , 5F
孫曉未來會有它的定位的,野心很大,不一定作品就好
06/03 22:28, 5F

06/03 22:35, , 6F
可是野心很大,就有可能寫出偉大的書。
06/03 22:35, 6F

06/04 00:55, , 7F
反正明年春節等著他。
06/04 00:55, 7F

06/04 11:22, , 8F
版上的重點不是在他會不會寫完,而是他失去了以前那種賣不出
06/04 11:22, 8F

06/04 11:24, , 9F
去也要寫自己心中的故事,現在23有種迎合口味的感覺,因為孫
06/04 11:24, 9F

06/04 11:25, , 10F
曉覺得很多人不喜歡22而想改結局(如果這是真的拖稿理由的話)
06/04 11:25, 10F

06/04 21:58, , 11F
這....繼續等吧
06/04 21:58, 11F

06/04 23:44, , 12F
如果能遇到孫曉本人 很想跟他說聲謝謝 然後揍他一拳
06/04 23:44, 12F

06/04 23:45, , 13F
謝的是他能寫出這麼好的作品 讓我當年如癡如狂
06/04 23:45, 13F

06/04 23:47, , 14F
氣的是耍了讀者這麼多年 如果要一年一本 直接明講 ok?
06/04 23:47, 14F

06/05 10:57, , 15F
看書沒甚麼好急的,品質最重要。
06/05 10:57, 15F

06/05 13:02, , 16F
當一個騙子連騙你好幾年,沒道理還要持續相信他
06/05 13:02, 16F

06/05 13:04, , 17F
生氣又是何苦呢? 也沒意義
06/05 13:04, 17F

06/06 21:48, , 18F
一個作家在書還沒完結時 就耗費這麼大心力跟讀者解釋
06/06 21:48, 18F

06/06 21:51, , 19F
那又何必在創作過程中去看讀者的評語呢 作者對故事有強
06/06 21:51, 19F

06/06 21:53, , 20F
大主控能力才對阿 不然乾脆po上網給大家接力寫作算了
06/06 21:53, 20F

06/07 22:30, , 21F
哦幹幹幹…
06/07 22:30, 21F
文章代碼(AID): #18HGYwaD (empriseno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