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政策殺人:痛惜一位年輕獸醫之死

看板dog作者 ( )時間8年前 (2016/06/28 18:02),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16-05-29 聯合報社論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726244   簡稚澄,三十二歲,從北一女念到台大的高材生,高分考入獸醫系,特考榜首成為獸 醫師,去年才結婚。可歸類為「人生勝利組」的年輕女子,卻選擇吞服供犬隻安樂死的藥 物自殺身亡;親友痛哭不捨,罵她笨蛋。但我們若看看她的人生難題:熱愛動物的她,在 動物收容所工作,必須長年親手對大批流浪動物執行安樂死,還被動保人士指為「女屠夫 」。換作任何人,在那種煉獄般的處境中煎熬,如何走得下去?   我們痛惜這位年輕獸醫之死,對於政府政策和社會體制成為結構性幫凶,更是憤怒無 比。簡稚澄因熱愛動物才投入獸醫專業,甚至比一般執業獸醫更加用心地以動物福祉為念 ,選擇了收容所那種艱苦的工作環境。她曾說,自己的初衷就是要讓動物過好一點;但她 卻必須日日目睹動物極端受苦,也必須說服自己一次次狠下心去執行安樂死,但求幫助動 物解脫於生不如死的命運。   很多令人心酸、憤怒的議題浮現。首先,關於流浪動物,不是有所謂「零安樂死」政 策嗎?立法院去年通過《動物保護法》的修法,刪除原有的收容所動物「公告逾十二日而 無人認養,得予宰殺」條款,宣稱兩年後台灣全面實施「零撲殺」政策。社會上有愛心人 士歡呼,有立委邀功,卻也有動保團體暗暗擔憂。流浪動物問題有其多方面的成因,也需 要專業的對策。若徒有口號卻無配套措施,徒有善意而缺乏妥善的執行,各地收容所的犬 隻必然爆量而至難以正常照顧,甚至可能讓飼主誤信「反正不會被安樂死」而胡亂棄養寵 物。   果然,此一號稱「台灣走向友善動物王國」的政策還未上路,令人擔憂的後果已發生 。有些地方收容所擔心政策實施後無力負荷,開始加速撲殺收容之動物,或大量移轉於私 人收容所。四月初,嘉義家畜疾病防治所之動保專車,就在執行移轉任務時嚴重超載,導 致車內四十多隻狗悶死。所謂「友善」政策,尚未使流浪動物蒙利,已產生「政策殺生」 效應。簡稚澄眼見「零安樂死」的漂亮口號高懸,公布施行本已指日可待,卻在此時輕生 ,想必正因熟知黑暗內情而感到悲觀吧!   流浪動物零撲殺政策,被稱為「終止十二夜條款」,是由描述流浪動物悲慘處境的電 影《十二夜》而來。這類台灣之恥,卻是普遍可見的現實景況。台灣流浪動物之慘狀,令 在台外籍人士都看不下去,而成立了如「Animal Taiwan」之類的民間收容組織;而民間也 缺乏認養流浪動物的風氣,往往需由動保人士協助「外銷」歐美,才能為流浪動物找到下 一站。地方動物收容所和民間繁殖場形同動物墳場的景況,一再出現;無數「愛心媽媽」 餵養流浪動物的身影,也是台灣街巷的特殊景觀。《十二夜》所述乃冰山一角,引發了輿 論壓力,行政和立法部門為討好民意遂趕著修法作業績。但政策敷衍形成,社會議論熱潮 消退之後,又有什麼單位推動認養流浪動物的配套措施?又有誰管動物收容所的管理和執 行效率?誰管流浪貓狗的最終生死?這套戲碼,正如《看見台灣》紀錄片引發熱議之後, 行政院立刻指派成立「國土保育專案小組」,而如今安在?   台灣的動物保護議題,不能說毫無進展,例如「金山小白鶴」的故事,引發附近社區 的農民和學校主動投入生態保育及生命教育,可見還有再接再厲的空間。遺憾的是,政府 幾乎是其中最不負責任的一環,往往造成令人氣餒的後果;若說簡稚澄是政策敷衍的犧牲 者,毫不為過。   總統官邸裡前有流浪狗出身的「馬小九」,今有流浪貓出身的「蔡想想」,顯示主政 者愛護動物的關懷。簡稚澄以自己生命作為死諫,主要在表達「所有生命都一樣重要」; 掌權者憐惜年輕獸醫之死,能否拿出一些具體改革措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162.1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og/M.1467108167.A.97E.html

06/29 13:51, , 1F
聯合報周末有位專欄作家諶淑婷,常描述動保事件與分享
06/29 13:51, 1F

06/29 13:54, , 2F
關於流浪動物的故事,也有提到零安樂死的想法,每次看到
06/29 13:54, 2F

06/29 13:56, , 3F
她的文章心都會揪痛難過,因為這樣也開始注意零安樂死
06/29 13:56, 3F

06/29 13:57, , 4F
政策,老實說目前收容所的現況,讓我對這個政策很不安,
06/29 13:57, 4F

06/29 13:59, , 5F
很擔心貓狗們會因而受苦!!
06/29 13:59, 5F

06/30 13:10, , 6F
浪犬多 因為容易養、隨手丟 但刻緊縮法律 就會爆發棄養潮
06/30 13:10, 6F
文章代碼(AID): #1NSaj7b- (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