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洪水來臨前》就算失望,不能絕望已刪文

看板documentary作者 (小走走學姐)時間7年前 (2016/11/10 23:03), 7年前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好讀網誌版:http://menghsinchen.pixnet.net/blog/post/44383210 -- 李奧納多監製的年度環境紀錄片《洪水來臨前》由國家地理頻道出品,公開播映一週。原 本以為這又是另外一個老調重彈的故事——站在不食煙火的高處、用災難式的畫面、譴責 人類活動、聳動地引起觀眾的恐懼,但看完才發現他想說的遠遠不只這些。 地球正在暖化,我們都知道。但這部紀錄片要說的是:我們都知道,但為什麼我們不改變 。 工業革命以來,交通和電力為經濟發展的兩大命脈,石油供給交通運輸所需,煤和天然氣 則為電力的主要來源。石化原料帶來便利的同時產生大量的碳排放,戲劇性且快速地將地 球的負荷推到極限。過去人類並不知道這些經濟發展的副作用有多嚴重,直到傷害已經無 法緩衝,才有所體悟,極端氣候與災變越發頻繁地發生,兩極冰川融化,一切開始走向無 法收拾的地步。 縱使一開始無知,但百年來人們已經慢慢發現真相,我們從小學時就聽過溫室效應,但為 什麼情況卻沒有好轉? 我們的確知道氣候正在變遷。但更多時候,我們也以越來越極端的方式取得資源。鑽探海 洋取得油源,炸開山林開採煤炭,大型企業不惜燃燒森林以得到便宜的棕櫚油,帶來短期 內可收穫的龐大利益,與部分政治人物共享,再開放優惠企業的政策彼此讓利,禮尚往來 。環保人士和科學家,除了設法改善日益惡化的環境之外,還必須花更多力氣對抗被財團 和政客混淆的風向,因為這些被操弄的輿論,將原本還有轉圜的餘地,變得更加艱難和危 急。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了短暫的利益,選擇隱瞞真相,忽視看似遙遠的傷害,即使傷害 有極高的可能將會大到難以承受。時間和資源在這樣的虛耗中浪費,重重謊言中,地球一 步一步無可挽回地邁向被人類背叛的窮途末路。 但我們可以做什麼?誰應該先扛起責任? 影片中一段李奧納多和印度環保專家的討論令人印象深刻。目前印度有七億個家庭在烹飪 前,要製作牛糞餅來燃燒,利用生質能提供熱能,另外還有三億人、相當於全美國的人口 無電可用。在考慮環境之前,印度政府必須先考慮如何讓所有人都負擔得起能源。「煤是 便宜的,」他們強調,「無論你喜不喜歡。」 高度仰賴資本主義的美國,耗盡全世界的資源站上了國際頂端,如今卻冠冕堂皇地指點開 發中國家,要求他們先別管脫離貧窮,先反思環境,這是一件非常弔詭的事。 「如果有人跟你說,希望全世界的窮人都使用太陽能,你們為何要重蹈我們的覆轍呢?我 心想,如果事情真的這麼簡單,我真希望美國人全都使用太陽能,但你們也還沒這麼做。 你們是個對化石能源上癮的國家,但如果你們真能擺脫對能源的依賴,我們才能跟政府說 ,美國能做到,而且能不顧壓力地進行,那我們也能做到。」 2016 年地球日,聯合國會員簽署了巴黎氣候協定協議如下:(擷取自 Wikipedia) 1. 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於 2℃ 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 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 1.5℃ 之內,同時認識到這將大大減少氣候變遷的風險和 影響。 2. 提高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能力並以不威脅糧食生產的方式增強氣候抗禦力和溫 室氣體低排放發展。 3. 使資金流動符合溫室氣體低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的路徑。 這份由 171 國以高度共識簽署的協定,並無提到任何具體實施辦法和未達標準的罰則, 就像在看完影片之後,人們可能會在激情之下進行為期一週積極的資源回收。但是在那之 後呢?我們到底會往什麼地方去?在利益和環保之間拉扯的囚徒困境,國與國之間真的能 放下猜忌,追求最大的共同目標嗎? 末日雖然可期,但畢竟也並非近在咫尺,對於這樣龐大的議題,用道德約束的效果必然低 落,最好的方式是直接給予獎勵和罰則,無論對個人、企業、和政府皆然。經濟學家提到 了「碳稅」制度,也就是對所有會將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的事物課稅,藉以降低民眾對 參與排碳活動的意願。人們每天有太多事情需要煩惱,不可能每做一個動作的時候都一邊 想著「我現在這麼做是不是會造成氣候變遷?」這個壓力不應該落在一般民眾身上,政府 必須提前為他們考慮。對碳訂出價格,便可以直覺性地將決定導引到正確的方向。 至於如何催生出有利於環境的政策,便需要由下而上的輿論和民意。政治人物和政府的態 度反映人民的態度,如果廣大的民眾支持一項政策,政治人物也會傾向支持,以獲得參與 政治的機會,人民支持的政策就能夠得以施展。一個人的力量很微小,也常讓人感覺無力 ,但一個又一個的人藉由輿論所能帶來的改變,將會比隨手關燈來得更大更深遠。 最後,李奧納多站上聯合國的演講台。各國領袖裡必然有很多帶著和影片最前面的主播一 樣的想法——為什麼要讓一個沒有受過科學專業教育的演員來說服我氣候的問題?但,假 使好萊塢演員的話不可信,難道政治人物就可信嗎? 不管 TESLA、中國官方、甚至是雞農有沒有置入性行銷,這部影片真的非常值得一看,光 是從極地到赤道那些空拍圖就美得讓人心疼。無論你喜不喜歡李奧納多,裡面甚至還有他 二十幾歲的樣子……他年輕的時候真的很帥。 不過看起來似乎已經太遲了。極地已經融化,海平面正在上升,森林不斷消失,生物逐漸 絕種死亡,神鬼獵人劇組跨越赤道,就為了追尋那片難能可貴的雪。動物的鳴叫聲,從太 空中往下看的大氣層,吉里巴斯和帛琉快要守不住的家園,一切都是那麼脆弱而且珍貴。 電影上映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夕,本可能激發選民一些不同的想法,但在川普當選的今天, 卻只有更顯諷刺。雖然如此,在絕望之中,我們仍然不能放棄任何一次做正確的事的勇氣 。如果能夠堅定地這樣想著,終究會在末日來臨之前的沙漠,開出一朵燦爛的花來。 -- 青春有時是件累人的事。 http://menghsinchen.pixnet.net/blog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ocumentary/M.1478790203.A.3B2.html ※ 編輯: menghsinchen (61.230.129.66), 11/10/2016 23:04:58

11/12 13:36, , 1F
環境紀錄片線上影展~11/30 https://goo.gl/dvJFXf
11/12 13:36, 1F
文章代碼(AID): #1O98mxEo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