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異域孤軍後裔齊聚觀賞 紀錄片「滇緬游擊消失

看板documentary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6/24 04:07), 8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異域孤軍後裔齊聚觀賞 紀錄片「滇緬游擊隊三部曲」重現被遺忘的歷史 https://goo.gl/Bvgawm -- 發佈單位:桃園光影電影館 新聞聯絡人:毛致新 連絡電話:0915607327 連絡信箱:anima0415@gmail.com -- http://i.imgur.com/0gN4GIT.jpg
由李立劭導演所拍攝,紀錄異域孤軍前後三代故事的紀錄片「滇緬游擊隊三部曲」, 將於本週六日,在異域孤軍遷台後人口最多最集中的桃園中壢放映, 屆時全台各地的孤軍代表將大集合,一同回味這段大時代下被遺忘的歷史。 當初由李彌將軍主導的「雲南反共救國軍」,在多方壓力下,堅持著反共救國信念, 在泰緬邊境苦撐等待反攻,雖因聯合國壓力而不得不將主力撤回台灣, 留下的三五兩軍由段希文、李文煥等帶領游擊隊苦撐, 一面等待反攻,但為求生存只得協助泰國政府剿滅泰共與苗共,已換取泰國身分證。 這批志士,在大時代下漸漸凋零,後裔也漸漸融入泰國, 落地生根,但仍認同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為祖國。 這系列的紀錄片,歷時六年製作, 拍攝地點橫跨緬甸、泰北、南投清境、屏東里港、與桃園等地, 不只呈現孤軍歷史,更追蹤各地孤軍後裔的現況, 是泰北孤軍目前為止最完整詳盡的影像紀錄。 並榮獲台灣紀錄片影展評審團獎、香港華語紀錄片節亞軍、金馬獎入圍等影展肯定。 在全台巡迴皆獲得廣大迴響的「滇緬游擊隊三部曲」, 終於在本週末來到孤軍游擊隊大本營中壢龍崗地區, 於桃園光影電影館進行連續兩天的完整放映, 導演李立劭非常重視此次讓孤軍後裔們看見父執輩歷史的機會, 特別邀集各地孤軍後裔代表,於 6月 26 日一同出席映後座談, 與會來賓包含清境義民後裔魯文印(劇中人)、泰北孤軍後裔張鴻高(文史專家)、 國雷聯誼會前會長普漢雲將軍與秘書長陳肇義、滇邊聯誼會長王根深 與桃園少年之家主任張進益。 現場並將舉辦雲滇美食點心茶會, 讓參與民眾不只能夠了解孤軍歷史,也能體驗雲滇美食。 -- 現場活動流程: 6 月 26 日 13:00 雲滇特色點心茶會 13:55 導演開場致詞 14:00 影片放映:那山人這山事 16:20 與會來賓座談 17:30 活動結束 -- 活動地點:桃園光影電影館桃園市中壢區龍吉二街 155號(馬祖新村活動中心) 活動聯絡人:光影電影院統籌 毛致新 0915607327 滇緬三部曲 導演 李立劭 0928265403 巡演窗口 製片 吳家惠 0952705201 -- 「滇緬遊擊隊三部曲」李立劭作品 《邊城啓示錄》 Boundary Revelation 放映時間:6 月 25 日 14:00 http://i.imgur.com/zSThwtw.png
為了一紙身分證他們成了泰國的雇傭兵 回到魂牽夢縈的台灣他們卻成了祖國的邊緣人 --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評審團特別獎 /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入圍 台灣地方志影展優等獎 / 台北國際電影節入圍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 金鐘獎最佳音樂音效入圍 南方影展入圍 / 新北市紀錄影展 金鐘獎最佳音樂音效入圍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 - srring program 特映 北美台灣研究年會大會開幕主題電影 立法院人權影展特映 金穗獎影展特別放映 -- Chinese / Color / 72 min 1949 年,國共戰爭失守撤台,最後一批從雲南撤出的國民黨部隊, 仍埋藏在泰緬山區的叢林之中待命,他們在韓戰前後甚至兩度打回了雲南, 但 1961 年在聯合國的壓力下,被要求撤軍回台, 而此時卻接獲蔣介石的密令,要他們明撤暗留,躲藏起來,等待時機反攻大陸; 然而這一等就是 50年,他們在泰北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沒有任何補給,為了生存下去,他們最後甚至淪為泰國的僱傭兵,幫忙清剿泰共; 這群流浪在異域的部隊,成了沒有國籍的人,不得不用鮮血交換泰國的身分證, 而他們的子弟, 生在異域卻認同遙遠的台灣,抱著滿腔熱血回到台灣”祖國”, 卻一直遲遲無法得到台灣的認同和身分證。 在這齣歷史的悲劇下,身份的錯置,卻改變不了他們對台灣的認同; 在泰北的每一所華校,每逢雙十國慶日, 他們的子弟,仍手舉青天白日,高唱著中華民國頌, 在兩岸日漸交融的當下,他們成了意識型態的犧牲品, 這群老兵們的堅持,也彷彿成了一齣歷史荒謬劇。 -- 導演的話 這段泰緬孤軍為了求身分成為雇傭兵的歷史, 在泰、台、中的歷史上,皆不曾被完整的記載過, 我想透過這段不為人知的悲情歷史, 以及其所衍生至今的問題,來探討歷史及意識形態下關於國家認同的矛盾與荒謬。 我直接將鏡頭放在當事者上,以其所遭遇的歷史,及其信仰, 來為台灣當今混亂的國族認同,即自我認同,為台灣當下的信心危機作一個啓示。 -- 《南國小兵》Southland Soliders 放映時間:6 月 25 日 16:00 http://i.imgur.com/nrsn60a.png
「雲南人民反共救國軍」的一對男女幼童兵 咀嚼著兒時叢林記憶 墾荒落腳之後 又該如何面對文明的威脅 -- 香港華語紀錄片節短片組亞軍 / 金穗獎影展特別觀摩 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獎入圍 / 高雄電影節 CNEX 華人提案大會入選 -- Chinese / Color / 55min 在台灣的屏東和高雄交界之處,有一群幾乎為人所遺忘的老兵, 他們是 1961 年,最後一批從緬甸撤回台灣的游擊部隊 號稱雲南人民反共救國軍 他們在南台灣的荖濃溪畔的四個村落中落腳,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 這群游擊隊中的女人與小孩,擔當著反攻大陸滇緬游擊戰的特殊任務, 為了求生存,馬有福,10 歳加入了游擊隊,扛著比人高的步槍遊走山野中; 趙全英,15 歳加入游擊隊,擔任女政工,負責游擊戰時的文宣及勞軍工作。 當尋常的孩子都仍在父母溫暖的庇護時, 他們卻必須四處征戰與逃亡,在熱帶雨林中天天體驗著與死神拔河的日子。 50 多年來,小孩與少女,各自擁抱不同的宗教與生命觀, 在滿佈鵝卵石的荒無河床地上,用雙手艱苦地開墾出生存之地, 荒田開始有了生機,他們也逐漸老去。 如今在台灣經濟發展及房產炒作的集體慾望下,砂石大卡車在村內四處狂飆, 怪手挖掘著他們賴以維生的土地,形成了一個個詭異的巨大坑洞和峽谷。 對這些南國的小兵來說,逐漸退去的叢林戰爭記憶,又被勾起, 面對生存可能的威脅轉變,他們心中,似乎又展開了另一場沉默的戰役。 -- 導演的話 這是一部有關於從幼童回憶戰爭記憶的影片。 現在,在經濟萬歲的價值觀上,建設的大量需求,砂石大卡車在村內四處狂飆, 怪手挖掘著他們賴以維生的土地,形成了一個個詭異的巨大坑洞, 土地一一被侵蝕著,恐又回到 50 年前初來乍到時的一無所有。 對這些南國的小兵來說,叢林戰役早成為記憶, 但面對轉變的這一切,他們心中,似乎又開始了另一場沉默的戰役。 -- 《那山人這山事 》 Stranger in The Mountains 放映時間:6 月 26 日 14:00 http://i.imgur.com/yaIGgdR.jpg
相隔千里的泰北帕黨與台灣南投清境 兩座山上同一命運共同體 50 多年後卻走向不同的路 Chinese / Color / 140min -- 二次大戰結束後的緬甸,有一群流亡在邊境的中華民國部隊, 於韓戰時牽制著中國大陸的雲南一角,而在堅持了 12 年的”反共大業”後, 在國際壓力下,有一部分部隊撤返台灣, 而沒有跟隨撤台的官兵,只得留在泰北自立更生,靠著馬幫及墾荒農作活下去, 最後竟成了泰國的僱傭兵,只為了一紙身分證,在泰寮的邊境帕黨高山上生存著。 而在 1961 年撤台的游擊隊,被分發到南投的山區,從一片不毛之地開始墾荒, 50 年後,泰北帕黨與南投清境山區,呈現出兩種不同的人文樣貌, 同一批命運共同體,確擁有各自的國族觀,而他們的下一代,也面臨著充滿矛盾的認同。 本片為作者“滇緬游擊隊三部曲”的第三部曲, 藉由泰北帕黨與南投清境,這兩座山上的游擊隊後裔的生命史, 他們如何在墾荒的發展中,一步步重新建立每個人心中的國族意識, 並藉由雙方堅韌的生命力,呈現出彼此對土地的認同感轉化, 歷史觀點藉由兩地間的相互擺盪,台灣觀點 v.s. 泰北觀點,試圖找尋出答案。 -- 導演的話 透過泰北帕黨與南投清境,滇緬游擊隊的第二代生活情境,與認同態度, 將原是生命共同體的一群人,因時空背景的變化而產生不同之樣貌, 泰北的第二代,仍緊緊認同著台灣,而台灣的第二代,卻想追尋他們自我的雲南故鄉。 本片拍攝從人物的個人生命史,切入歷史背景, 並將呈現台灣清境及泰北帕黨兩地的山中生活樣貌,藉由人物從流離至安居的生存狀態, 呈現出人在歷史意識型態下自我的掙扎與破繭出來。 -- 導演簡介 李立劭 1999 年開始拍攝紀錄片至今,共累積約 20 多部品長短作品。 曾 4 度獲台灣金穗獎,4 度獲台灣地方志影展獎項,6 度入選及獲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3 度入圍台北電影節、佛羅倫斯 DEI POPOLI 國際紀錄片影展、德國奧伯豪森短片展等, 劇情片曾入圍金鐘獎及台灣國際兒童影展。 其擅長描繪邊緣性格的人物及歷史,探討意識型態下生存的荒謬, 近年致力於「滇緬游擊隊三部曲」的拍攝,藉以探討泰北、台灣的歷史及國族認同問題, 引起廣大迴響,《那山人這山事》為其耗時 4 年最新力作。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05.20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ocumentary/M.1466712438.A.9C1.html ※ 編輯: MyAll (220.137.105.207), 06/24/2016 04:08:30
文章代碼(AID): #1NR45sd1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