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聞天祥看08年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飛行 …

看板documentary作者 (光同學)時間16年前 (2008/08/13 16:51),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Ourmovies 看板] 作者: calistudent (光同學) 看板: Ourmovies 標題: [影評] 台北電影節「揀」影(三)飛行少年-聞天祥影評 時間: Wed Aug 13 16:45:52 2008 這是一部以花蓮「信望愛少年學園」的孩子們學習一輪車,並以20天環島千里為題材的紀 錄片。在形式結構與呈現手法上,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先前的【翻滾吧!男孩】(2005)、 【奇蹟的夏天】(2006)這類以青少年(兒童)合力完成目標的紀錄片,以及陳懷恩帶有 高度紀實色彩的劇情片【練習曲】(2007)。但更敏感的是這群孩子若不是蒙受家暴、失 親失養,就是中輟觸法的觀護少年;因此記錄的分寸與倫理,相形之下也需要格外小心。 我相信每個孩子背後,可能都有超乎我們想像的故事。不過導演黃嘉俊保持了一個較為安 全的距離:不側重少數個人,也不主動探尋隱私。在影片前五十分鐘,透過觀察與訪問, 讓我們大致瞭解「少年學園」的生活形態,點觸到不同年年齡孩子的心理狀況:譬如年幼 小朋友想家卻又及早學習獨立的堅強,青少年對異性的興趣,以及彼此對父母的理解與想 法。而透過照料管束他們的大人之口,道出這群孩子在「愛」與「成功」經驗上的匱乏, 以及「怕被排斥」的心態,我們看到學習一輪車與征服考驗的主題,逐步浮上檯面。 其實前面八個月的訓練在影片佔的篇幅不多,只是鋪敘裡的一小部分,倒是二十天的環島 旅程才是主體。畢竟一般人都難以達成的目標,如何期待這三十多個被外界視為偏差或邊 緣的小孩(其實這個說法有其爭議,雖然有的孩子是被法院安置管束,其他的卻是社會局 要求保護,並非所有人都觸法)!他們不但要約束自己、還得尊重團體,其「戲劇性」可 想而知。 事實上這沿路的考驗確實讓整部片子的張力不斷升高:有人溜隊跑去網咖,有人拒絕繼續 再騎,有人身體不適,有人突然丟下車、頭也不回地往山路走去,還有鐵人賽的累人彎道 和不請自來的颱風阻撓。當老師們都發生意見衝突了,更何況是這群孩子。而更生團契黃 明鎮牧師的苦口婆心和少年法庭觀護人盧蘇偉的要求嚴明,兩相對比,更產生超越戲劇性 的心理深度,他們並不是悍然對立,而是教育方式與性格的差異,當這些特質生動地被表 達出來時,教育與愛的真諦也就自自然然地感動人心。就像這些被視為偏差的孩子們,我 們也從他們稍嫌衝動的憤怒與後悔、高興或難過中,更能理解偏差的原因。所以獨輪環島 嘗試,只是讓青少年心理與觀護教育立體呈現的顯影劑。 從被歧視的「非」行少年,成為挑戰自我的「飛」行少年。這部紀錄片從歌曲、配樂、結 構到內容,都毫不遮掩其立意向善的意識型態。雖然它的社會教育性因此超過了藝術原創 力,但形式上的刻意工整,並未吞噬掉紀實的魅力。我相信大部分觀眾在觀賞的過程中, 很難不被當中的細節所感動:牧師鼓勵大家時的哽咽,觀護人恨鐵不成鋼的激動淚水,少 年因家長食言沒來探視的失望,進家門前希望攝影機暫時不要跟來的緊張,甚至是母親對 孩子浪子回頭的有感而發……。成長與教育,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這部作品讓我們看到 兩者感人的交集。 ------------------------------------------------------------------------------- 八月底起全台誠品書局有多場座談會,詳情請上網頁。 http://www.eslite.com/html/event/080718_theyreflying/index.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1.193.165

08/13 16:49,
movie
08/13 16:4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1.193.165

08/13 17:59, , 1F
DVD在誠品已經可以買到了:)
08/13 17:59, 1F

08/13 23:17, , 2F
請大家多多支持這是導演的第一部長片喔
08/13 23:17, 2F
文章代碼(AID): #18eg2Suh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