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瑪花開的季節】特映氣氛熱鬧而溫馨

看板documentary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6年前 (2007/12/12 18:4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headline/d/a/071212/3/8yf.html 這部由台灣新銳導演吳兆鈞執導並結合台灣獨立製片團隊,遠赴大陸山區拍攝以四川麻風 村孩童教育問題為主題的紀錄片電影【索瑪花開的季節】,首場特映於12/11(二)晚上七 點在台北「樂聲戲院」舉辦。當晚的特映會,除了導演吳兆鈞現身「樂聲戲院」,許多慈 善團體與各界人士也都受邀出席,包括電影資料館館長李天養、「中華希望之翼協會」創 辦人張平宜小姐、以及台北縣、市教師協會百來位教師。由於之前幾波相關新聞的宣導, 引起許多民眾對【索瑪花開的季節】一片的關注,昨夜的特映會吸引大批觀影人潮,現場 並舉辦自由樂捐領取周邊商品的活動,民眾的熱情參與,讓整場特映晚會氣氛熱鬧且溫馨 。 昨天在西門町舉辦的特映活動,「樂聲戲院」完全義務性贊助此場義演,不收任何場租及 人事費用,整場特映會也採免費索票機制,不供任何商業用途。看完特映會後,許多觀眾 深受感動,並被這群善心不落人後的慈善志工所感召,主動洽詢「中華希望之翼協會」, 昨天現場就募得總數約25萬元的捐款,許多路過西門町的路人也主動捐出愛心,以行動支 持該協會的善舉。 「中華希望之翼協會」創辦人張平宜小姐秉持「善心無國界」的大愛精神,深入最需要 的地方,提供教育與醫療的慈善服務,「十幾年了,我跟著麻風村的孩子們一起成長,我 的小小心願就是希望他們能像台灣的孩子一樣,像正常的孩子一樣過平凡的生活。」張平 宜小姐在致詞時感性地提到。導演吳兆鈞表示當初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引 起大眾的注意,集結社會更多的力量關懷這個角落,並期望能讓大眾用不同的角度了解麻 風病人,拋去錯誤的歧視觀念,平等開放的對待這個族群,昨天的特映會圓滿落幕,實踐 了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初衷。 另外【索瑪花開的季節】特別選在今日(12/12)「樂生療養院」七十七週年院慶的這一天 ,在院區舉辦該片第二場特映,導演吳兆鈞帶領攝影團隊來到「樂生療養院」,陪同阿公 、阿嬤們觀賞這部紀錄麻風村生活的影片。 同樣身為麻風病友,遠在台灣的「樂生療養院」早在多年前即透過『中華希望之翼協會』 ,由全體院民捐贈,成立了「樂生」獎學金,樂生的院民們透過這筆捐款,去幫助大陸麻 風村的後代孩童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這份基金遠渡重洋到了大陸四川,協會將之運用 在重建老舊校舍、聘請師資,經過協會多年的努力,終於,第一批麻風村畢業生產生了。 孩童們在影片中幸福的笑臉,讓樂生療養院這群行善多年的阿公、阿嬤們感到無比的欣慰 與感動。素未謀面的兩岸麻風病友,因為一筆善意的捐款,搭起了友誼的橋樑,四川的麻 風後代因為樂生獎學金,因此有權接受教育,透過這部紀錄片的拍攝成果,也讓台灣的樂 生院民們看到了自己的關懷行動,對這群孩子們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藉助【索瑪花開的季節】播放,讓大眾重新檢視麻風病的問題,在醫學技術進步的今日, 麻風病已被證明是一種不會直接傳染的疾病,社會大眾應該拋去老舊的成見,關懷這群過 去被忽視和遭受不平等對待的族群。樂生療養院的阿公、阿嬤們為善不落人後,無私慷慨 的幫助這群遠在大陸的麻風病友,他們的義行令人格外感佩跟動容。這些被遺忘的角落, 透過紀錄片導演的鏡頭呈現在我們眼前,在這個紛亂的社會中,凝聚成一股關懷力量,喚 醒大眾的良知與闡揚人道精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13.130

12/13 00:35, , 1F
唉,結果我沒去看 (哭)
12/13 00:35, 1F
文章代碼(AID): #17NxoyJz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