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 剪黏 保原師—紀錄片創作理念

看板documentary作者 (夢想與思考的焦距)時間17年前 (2007/03/09 14:16),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esouth.org/modules/wordpress/?p=95 剪黏 保原師—紀錄片創作理念 作者:曾吉賢 ◆楔子   西元一九四五年,王保原;台南佳里人,一位十八歲的年輕人,在終戰後家 中負債困苦,說服父親一起前往台東開墾。父親曾拜師於大陸汕頭剪黏名師何金 龍下,因戰亂及身體多病的情形下,無法伸展技藝!王保原對其父親說:「您只 要幫我煮飯顧家,我會在台東拼下一片天!」台東地廣,起碼可種植作物不會餓 死!王保原這麼說服父親。於是父子兩人在台東開墾,留母親一人於佳里老家。   「我一人做四甲田,又兼做牛犁工!」兩年後,王保原在台東打下基礎,並 且接母親與小弟前來台東。剛滿月的小弟來台東後,終日哭鬧,尋醫不著,只得 求助神民,在台東找到一間媽祖廟,乩童說明小孩哭鬧原因,因家中祖先無人祭 祀,希望王氏等回佳里故里。   媽祖廟因為戰爭空襲的原因,註生娘娘及土地公兩廳損毀,而後牆上一幅墨 畫神像只剩半截,巧的是這間媽祖廟正是王保原父親的師父何金龍所做,父親順 手便將墨畫重描接起,廟方對於損毀畫作又重新原樣做起,大吃一驚,嘖嘖稱奇! 那時二十歲的王保原開始對父親身上的技藝燃起興趣,他離開台東回到佳里,開 始在寺廟的民間藝術領域裡拓荒,也開始了他往後將近一甲子的剪黏生命‧‧‧。 ◆觀點:用生命寫歷史的王保原   紀錄王保原先生,看見的不只是他身上的剪黏技藝和廟裡的剪黏作品而已。 一位經歷台灣近代發展,並且貼近常民文化的老師父,其實是一部與民間信仰生 息變化的近代廟宇發展史。從修復何金龍師祖的作品到獨豎一幟的剪黏技巧。從 最早的石灰原料到現代的高溫燒製。在八十歲王保原的身上,我依稀看見那十八 歲時拓荒的自信與勇氣,透過他不斷講說從事剪黏與修築廟宇的神情。同時我也 看見一位走過大風大浪的老人已無戀無懼的想放下身上的技藝和未完的創作慾望!   另一方面,對於近幾年的廟宇古蹟修復,老先生用自己的角色;一位老匠師 的生命經驗,直指修復工作的荒謬!碰撞那些專家學者的理論學說!   王保原先生所釋放的是;對創作的堅持、對生命的豁達、和對寺廟技藝創作 的熱情!面對保原師的作品,對於我而言不僅僅是高掛於牆上,玻璃內的剪黏而 已,其實是王保原一輩子所累積的生命故事!   我正試圖剪黏王保原...。   故事從奇美醫院做化學治療;病床上的王保原開始。時間回到一九四四年, 也就是終戰前一年,十七歲的王保原在台東巧遇未曾謀面師公何金龍的作品,結 下了與廟宇共同走過一輩子的生命歷程! ◎公共電視紀錄觀點將於3/9晚上10點播出《剪粘 保原師》 http://www.pts.org.tw/php2/program/point/ http://kuso.cc/1jVs 文章來源:http://www.esouth.org/modules/wordpress/?p=9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69.1

03/10 11:51, , 1F
我學校的老師 :)
03/10 11:51, 1F

03/10 20:14, , 2F
借轉 剛剛看完覺得很不錯
03/10 20:14, 2F

03/17 20:44, , 3F
好看!前幾天公視網站看到,推薦不少人看,點出古蹟修護
03/17 20:44, 3F

03/17 20:46, , 4F
不少關鍵問題
03/17 20:46, 4F

03/18 14:40, , 5F
之前在我們系上辦過首映,導演也有來,真的是引人省思
03/18 14:40, 5F
文章代碼(AID): #15yFkgeI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