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米樂

看板documentary作者 (游泳圈*游不回來*)時間19年前 (2005/05/21 02: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大家好,這是我還沒看無米樂,卻先行觸動的心得, 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國片、紀錄片, 也用雙腳繼續愛這片土地喔~ ※ [本文轉錄自 NTU-IPH92 看板] 作者: Shivian (游泳圈*游不回來*) 看板: NTU-IPH92 標題: 關於無米樂 時間: Sat May 21 02:46:02 2005 從白米炸彈客,到水果登陸, 辛苦的台灣農人們一而再再而三的變成新聞話題。 可是我卻不覺得我們真的把他們的處境當一回事來看待。 用炸彈的方式造成恐慌或爆炸性話題會比較好嗎? 水果登陸真能打開大陸市場嗎?真的對農民有好處嗎? 去年十二月,我第一次到雲林土庫去玩。 大家都只知道雲林有虎尾糖廠,而土庫只是附屬在虎尾旁邊的一個鄉鎮。 但土庫面積也著實不小,而且盛產蒜頭。 騎車在鄉間彎曲的道路上,除了迎面而來的紅土風沙之外, 還有濃濃的兩種味道。 一種是天然肥料--豬糞,另外一種就是化都化不開的蒜頭味。 不知是不是收成季節,坐在機車後座的我還清楚記得, 一間間鐵皮搭成的工廠,和坐在裡面罩住頭臉,正在處理蒜頭的婦女。 土庫人,我沒見著幾個。 總要騎車騎個五分鐘,大概才見到一個人。 道路兩旁大片大片的旱田,只有三三兩兩散置的農具,連麻雀都少。 這是我迄今去過最農村的鄉鎮了。 在這樣的地方,年輕人都不在了吧。 留下來的,還堅持些什麼呢? 但我從心裡浮現對他們的崇敬。 在這樣風沙不止的地方,在這樣混合著豬糞與蒜頭味的地方, 我感覺自己的渺小。 「無米樂」用紀錄片的方式刻畫台灣老一輩的米農, 在面對時代的轉折之下,他們的生命圖像。 而用影像也好,用文字也好, 世上可能有各種一千種的方式可以用來記述一群人的生命、歷程與未來。 然而也像林木材先生說的: 「我只希望大家不要認為看了《無米樂》就可以幹嘛幹嘛的。「東西要被消費, 先要成為符號」,紀錄片《無米樂》當中的可愛的老農,我不希望他們被符號化 ,我不希望兩個用心的導演被大環境剝削,我不希望《無米樂》被消費。」 看到符號化三個字,我確心有戚戚焉。 不管怎麼說,我絕對肯定用商業行銷的法則來推薦無米樂, 讓許許多多的人能夠看到這部紀錄片,感受片中的悲喜。 不過在一陣無米樂浪頭過去之後,幾位老農作為符號的意義會不會不復存? 從電影院的座位離開之後,帶走的除了一整天的感動之外, 我希望還有別的。 我沒看過無米樂,嚴格說起來我沒看過任何一部台灣的紀錄片(記錄鳥不算吧) 真是汗顏。 但是我在土庫,聞過濃濃的蒜頭味。 而今每當我走進廚房,看到馬口鐵罐裡米白飽滿的蒜頭, 我都會想起那些包的緊緊的婦女處理蒜頭的畫面。 用我的雙腳,我想,我已經為我自己拍了一部記錄短片。 我猜,我也將終生不忘。 -- "我愛你"..."別傻了,狗和貓是不會有結果的" "我愛你"..."聖誕夜要講聖誕快樂" "我愛你"..."你寧願對著牆也不願意面對著我說嗎" "我愛你"..."你不要拿別人的痛苦開玩笑" "我愛你"..."你對狗說的時候溫柔多了" "我愛你"..."好啦我也愛妳啦我要打BBS了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144.6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144.64 ※ 編輯: Shivian 來自: 218.184.144.64 (05/21 02:49)
文章代碼(AID): #12ZZ3azG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