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 潑水節遺毒之蝦醬料理

看板cookclub作者 (+**艾蘿愛Keyboard*+*)時間10年前 (2014/04/17 03:3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上周末在中和有一場泰緬潑水節活動, 基於求學過程中曾經有過的一段東南亞生活經驗,決定去重溫一下少年回憶。 中和潑水節大約是每年的四月中,地點在中和華新街, 入口處會有非常顯眼的地標寫著南洋美食街,從南勢角站步行約十幾分鐘。 狼狽地滴著水離開正中央潑水區,在附近店家簡單地吃過米線之後, 逛著逛著就進了泰國商店掃貨。 華新街上的東南亞商店一般分為緬甸商店跟泰國商店,雖然賣的東西重複性不低, 但是緬甸人篤信小乘佛教,店內會比泰國商店多很多佛教物品, 而且緬甸口味比較不酸,所以他們比較少在賣烹飪用檸檬汁。 這些商店的商品雖然正面都是圈圈文或者勾勾文,但把它翻過來通常可見中文貼紙, 如果沒有也沒關係,因為老闆一定都會講中文,而且都很親切XD。 東南亞泡麵一向是十分推薦的必敗之品,雖然是比台灣泡麵小包了點, 但調味料的辛香感十分夠味,就像肥嫩多汁的草蝦跟嬌小帶勁的泰國蝦的差別。 魚露也是不錯的目標,加個幾滴就鮮香夠味, 只是切記別當醬油大把用,否則燒出來的味道可能會引來鄰居抗議。 水果罐頭也是一大推薦食材,畢竟紅毛丹亞達子之流在台灣還是很少見。 不過這次的重點是蝦醬,所以我們來說說蝦醬吧。 其實一般炒蝦醬空心菜用的應該不是蝦醬,至少不是概念上的。 因為正確來說餐廳廚房裡的罐子上面如果有寫中文,它會告訴你它叫蝦膏。 店裡還是有蝦醬的,只是它看起來大罐很多,有點像是蝦鬆跟辣椒醬的混合物。 大概百元出頭,拌飯吃有點辣很棒,直接聞可能腥了點但還能接受。 蝦膏外觀看起來會是灰色的,但通常罐子不透明所以看不到裡面,訂價頂多百元, 瓶身長得會有點像是裡面裝了藥膏,品牌不一不過大多會是"蝦王"蝦膏。 真實口感我從來就沒有勇氣嘗試,因為光湊近鼻子聞就是浩劫級的可怕, 不過這感覺見仁見智,我就曾經見過花樣少女直接抹了土司大口咬下。 正確使用方式似乎是拿很多佐料稀釋成醬,不過我一向懶, 所以基本上挖小半湯匙拿了熱水或魚露一拌開就倒下去欠香了事。 所以我們來說說怎麼作簡單的蝦醬空心菜吧。 你需要: 空心菜 蝦膏 一點魚露或熱水 蝦米(或跟蝦膏一起順便買的蝦醬) 蒜頭 辣椒切片(或看得到辣椒碎片的辣椒醬) 一點油 作法: 中火熱鍋倒油,蒜頭切碎與蝦米倒入炒香至微焦, 取約小拇指甲大的蝦醬,加熱水或魚露拌開,跟辣椒一起下鍋拌炒片刻, 轉大火放入空心菜快炒,充分讓菜跟醬汁混合,直到菜梗比下鍋前更翠綠, 酌情調味(沒放魚露的話就加點鹽)混合之後熄火盛盤。 蝦膏、蝦米或蝦醬、魚露都是本身有鹹度的東西,口味清淡者可以考慮不加鹽。 空心菜可以用高麗菜菠菜代替,唯高麗菜拌炒時需保留脆度,炒軟了逼出水就不夠好吃。 不過老實說我炒的時候,調味料都是丟進一個碗裡拌一拌一次倒下鍋, 唯一比較用心的大概就是會把菜梗跟菜葉分批下鍋炒吧,我還滿看重熟度一致的。 題外話: 忽然想到如果外縣市的捧油們想買蝦膏怎麼辦。 答案很簡單,本島每個縣市都有工業區吧?(外島我不清楚。) 去工業區附近晃晃轉一轉,看到不是英文不是中文也不是日文的招牌,又很像雜貨店, 那個大概就是東南亞商店了。 走進去問老闆蝦膏在哪裡,挑最小罐的買就好,反正也不可能天天三餐蝦醬炒菜。 如果最小罐的還超過50那就換一間買吧。 反正我買那罐不過半個巴掌大也才25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10.9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cookclub/M.1397676817.A.5CC.html

04/17 09:23, , 1F
感謝分享 改天去轉轉
04/17 09:23, 1F

04/20 11:18, , 2F
哈哈你寫的好有趣。那我可以問你椰奶和椰漿有甚麼差別
04/20 11:18, 2F
文章代碼(AID): #1JJjiHNC (cook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