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 經典蔥抓餅

看板cookclub作者 (鴉)時間10年前 (2013/11/24 01:48), 編輯推噓9(9017)
留言26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附有流程圖網誌版: http://gaseosa.pixnet.net/blog/post/311910755 純文字版: 基本上我喜歡做中點稍稍勝過西點,因為中點通常 取材方便、便宜並且是可以當正餐吃飽的食物。像 蔥抓餅、蔥油餅、蟹殼黃…等就是這種代表。除了 夏季碰上颱風導致蔥價暴漲之外,材料成本幾乎是 大多數家庭都不會覺得有很大負擔的合家歡選項。 特別是成品的那股蔥、油香,哎唷~心滿意足啊! 這分食譜依舊是特別寫給廚房新手的朋友,希望能 用詳細的圖、說,讓大家都能理解燙麵的工法。 計量中的「杯」為240ml標準量杯 材料: 1. 中筋麵粉 2斤 2. 青蔥 1把(平日市場10圓的1把) 3. 素油(沙拉油) 適量(約半碗) 4. 豬油 2湯匙 5. 鹽 適量 6. 滾水 2杯(480ml) 7. 冷水 1杯又多一點點(約750ml) 作法: 燙麵 1. 取1斤半的麵粉(900g\約7.5杯的量杯)於調理盆中, 將滾水均勻澆淋上麵粉並以筷子盡量拌勻,此時再緩緩 倒入冷水同時繼續攪拌直到筷子受阻不好攪動。 2. 以手搓揉麵團讓麵團均勻並成團後覆蓋上保鮮膜或濕布 靜置醒30分鐘。 叮嚀: 這是燙麵的基本步驟,冷熱水比例介於全燙麵和半燙麵之間。 燙麵似乎是中式麵點獨有的麵食工法,是利用滾水把麵的筋性 破壞(燙熟)降低麵團的收縮性並大幅度提昇含水度–麵團 能吸收的滾水足足可多冷水一倍–故此燙麵擁有最柔軟的特色。 這裡的粉:水=1:0.84,要做的成品粉:水約1:0.8但是要 預留手粉的添加,故此先把水份提升到0.84。 全燙麵的麵團最軟,但是非常糊粘難操作,更替1/3的冷水可以 使麵團方便成團。也因添加了冷水故麵團仍有點筋性,靜置除了 讓麵團醒(鬆弛)同時也可讓麵團勻和(重要)。值得注意的是 燙麵的麵團很難揉至「三光」,滾水比例越高越不可能。所以 一開使先用筷子攪拌直到冷水下完後再用手揉避免手指沾附過多 的粉糊。 漬蔥 1. 青蔥洗淨瀝乾並以吸水紙擦去表面水分,切成0.5cm的細蔥花。 2. 將豬油加入蔥花中均勻拌合後再撒1茶匙的鹽拌勻 並將其分成12等分備用。 叮嚀: 蔥的挑選以細蔥為主,越粗的蔥越容易在製餅過程刺破餅皮。 以豬油包裹蔥花有兩個好處,一是避免鹽分讓蔥過度出水。 二則在烙餅時豬油受熱爆香蔥花,豬油蔥的香氣是無與倫比。 這樣可大幅降低製餅所需求豬油的份量卻保有一定的香氣。 而鹽能讓蔥軟化並且讓蔥帶有鹹口的好味道。 製餅 1. 工作檯上撒少許手粉將靜置好的麵團稍許整形成長方體, 以橡皮刀或菜刀於麵團上方劃上2橫線3直線將麵團分成 大小相同的12格,再依照格子將麵團切成12個小麵團並 搓圓。 2. 檯上撒少許手粉,取一份麵團以手輕輕壓平再用桿麵棍 桿成類似牛舌餅的長寬形狀,以三根手指抓一小撮鹽花 灑上餅面並加入一湯匙的沙拉油抹勻餅面最後灑上蔥花 並捲成長條狀,用手將麵卷從中間將空氣向兩旁擠出並 同時輕輕拉長麵卷。 3. 用刀在麵卷上斜劃上兩三條刻痕後將麵團盤起靜置至少 半小時以上備用。 叮嚀: 如果是麵點老手就不必以此法切分麵團,但是新手可以此法 輕鬆分出等量的大小。而以刀在麵卷上畫出刀痕可在烙餅時 方便將餅打出層次。每個小麵團在靜置或等待過程都要記得 覆蓋保鮮膜或濕布等避免水分揮發。 最後一次的靜置很重要,一定要等麵團完全放鬆後才能做出 柔軟而層次豐富的抓餅。 4. 取出盤好的麵團用手輕壓即可壓成圓餅,再以手或桿麵棍 輕輕拓成直徑20cm左右的餅即可。 叮嚀: 完全鬆弛的麵團沒有脾氣,非常容易就能壓平,但是切記 不要刻意用力把餅壓得過扁避免把層次壓實。完成的成品 就是基本款的蔥油餅皮,可以一次多做一點用塑膠袋間隔 置放於冷凍庫中,想吃的時候拿下來稍微解凍15分鐘即可 直接入鍋煎烙。 烙餅 1. 鍋中放入一匙油,放上一張蔥油餅以中火煎烙,半分鐘後 開始轉動餅面讓其受熱均勻,翻面將餅的兩面烙至金黃。 叮嚀: 餅剛入鍋的時候不要動它,待半分至一分鐘後開始每隔15秒便 旋轉一下餅面讓餅面均勻受火,看到餅面開始呈現半透明狀時 就是可以翻面的時刻。這便是俗稱的三翻十六轉。 2. 以兩個鍋鏟或湯匙從餅的兩邊一面向中間擠壓一面旋轉, 讓餅皮酥鬆、層次分明後便可起鍋盛盤。 我非常喜歡吃蔥抓餅,餅皮要鬆脆、餅肉要柔軟,搭配一點酸菜 就是最棒的絕配!用手抓撕著吃或用筷子大口朵頤都很是享受~ 拿去包牛肉或夾蛋雖然也很美味,但卻覺得容易軟化酥香的餅面。 看起來有點繁瑣的工作,但是只要努力過後成品一定會讓你自己 感到開心和滿足。實惠的材料價格靠得就是認真的工夫去成就。 希望你也可以玩得很有滿足感! ^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252.8

11/24 01:54, , 1F
原來一圈一圈是這樣做的 受教
11/24 01:54, 1F
不客氣,大家都是在cook版一同教學相長。^^

11/24 11:00, , 2F
good!
11/24 11:00, 2F
thanks

11/24 11:49, , 3F
感謝分享
11/24 11:49, 3F
不客氣^^

11/24 14:09, , 4F
詳細
11/24 14:09, 4F
※ 編輯: gaseosa 來自: 61.223.252.184 (11/25 04:47)

11/25 04:48, , 5F
有人嫌我太囉唆,但我希望新手能看食譜一次就搞定。謝謝
11/25 04:48, 5F

11/25 12:13, , 6F
超詳細的!!!原來蔥要挑細的 我一用粗的 難怪做起來蔥
11/25 12:13, 6F

11/25 12:15, , 7F
都離家出走QQ圈圈我都包成包子在壓扁 吃起來封口超硬QQ
11/25 12:15, 7F

11/25 12:16, , 8F
謝謝你寫得這麼詳細<(_ _)>超開心可以做好吃的蔥抓餅了
11/25 12:16, 8F
把握這幾個原則大概就不太會失敗了,加油!!等你來分享喔。^^

11/26 09:47, , 9F
這篇好詳細! 正好解答了我心中的一些疑問! 謝謝!
11/26 09:47, 9F

11/26 10:00, , 10F
離題請教一下,前面你有文章提到糖醋使用蕃茄醬不正統,
11/26 10:00, 10F

11/26 10:01, , 11F
能否請問那傳統的方法是要自己熬蕃茄嗎?用法能一樣嗎?
11/26 10:01, 11F
番茄醬並非中國產物,最先有這佐料的菜系應該是粵菜,這和廣州跟外國通商早 有很大的關聯性。故此傳統的糖醋就是糖和醋沒有番茄醬,做法會稍微難一點點。 如今看重番茄醬的色澤和便利性,糖醋經常就會包含糖、醋、番茄醬各1:1:1。^^

11/26 19:00, , 12F
糖醋應該指是糖與醋 使用番茄是所謂的茄汁(香港人解答
11/26 19:00, 12F

11/26 19:01, , 13F
的說法) 所以政長糖醋是沒有番茄的 但要甜與酸的成分
11/26 19:01, 13F

11/26 19:01, , 14F
所以指是糖跟醋 也有人用山楂餅下去 ...
11/26 19:01, 14F
※ 編輯: gaseosa 來自: 61.224.170.209 (11/26 23:32)

11/26 23:33, , 15F
謝謝您幫我解釋~^_^
11/26 23:33, 15F

11/27 03:21, , 16F
感謝樓上K大還有原PO. 我只是剛開始學做菜的超新手,
11/27 03:21, 16F

11/27 03:22, , 17F
但是從小挑嘴,愛吃正統的江淅菜,可是現在網上找到的食
11/27 03:22, 17F

11/27 03:22, , 18F
譜多半是有"改良"或是創意菜.傅培梅食譜雖好但是我手
11/27 03:22, 18F

11/27 03:23, , 19F
上只有一本且希望能多點不同選擇. 能看到這樣的討論很
11/27 03:23, 19F

11/27 03:23, , 20F
開心 :)
11/27 03:23, 20F

11/27 22:52, , 21F
不用客氣,大家一同教學相長^^。喜歡江浙菜的話李梅仙老師
11/27 22:52, 21F

11/27 22:53, , 22F
和程安琪老師的食譜也很棒!當然啦~雖然我廚藝還很淺薄
11/27 22:53, 22F

11/27 22:54, , 23F
但是和您一樣很喜歡這樣彼此討論、分享經驗。一起加油吧!
11/27 22:54, 23F

03/23 17:56, , 24F
謝謝。
03/23 17:56, 24F

11/24 01:02, , 25F
感謝分享,最近剛好想找麵團食譜,獲益良多~另外想請問
11/24 01:02, 25F

11/24 01:02, , 26F
冷水是750ml還是250ml(內文寫一杯再多一點點)
11/24 01:02, 26F
文章代碼(AID): #1IaEfJHh (cook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