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橄欖油選用指南

看板cookclub作者 (...)時間14年前 (2009/11/26 22:43),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之前買橄欖油, 商家很貼心的附了一張橄欖油選購指南, 我覺得蠻實用的, 趕緊分享給大家囉^^, 資訊不足的地方我有另外補充~~ =====================以下正文開始================== 橄欖油是一種果實原汁, 從品種、選粒、製造, 都影響橄欖油的品質, 尤其是製造過程 最為重要。現今市場, 廠牌充斥, 品質不一, 以下提供五種條件, 供顧客參考。 一、選用冷壓(cold pressed)油 除了洗、壓榨、傾析、離心力過濾外, 不能以其他方法處理, 這樣才是最高級橄欖油。 橄欖油製造過程中, 需在低溫之下進行, 否則就會破壞油的品質與橄欖油特有成分。 二、選用在I.O.O.C.會員國包裝的油 原裝的進口油,在出口地(產地), 尤其是聯合國週邊組織I.O.O.C. (international olive oil Council 國際橄欖油協會)的會員國, 有嚴格的品質標示規範。 故在西班牙原裝的, 需受I.O.O.C.嚴格的控管, 非在I.O.O.C.國家包裝的, 有時可能會以 低品質可能治癌的殘渣油(英文Pomace, 西班牙文Orujo, 義大利文Sansa)分裝, 而包裝 只標示純橄欖油。其品質參差不齊, 義大利的國際條碼開頭為80~83,西班牙的國際條碼為84 三、選用酸價(值)ACID低-(高品質olive oil均有標示acid油酸值) 在天然油脂中, 酸價隨其純度、新舊及分解與氧化程度而異, 新鮮質佳者,其酸價值小, 反之, 油質陳舊或品質欠佳者, 其值大(ACID值高於0.6者)。橄欖油中, 若酸價(0.6↓) 低者, 對於光和熱所引起的氧化, 完全不受影響或影響極微, 具有優越的安定性, 並可提升 食物的美味。 四、選用有ISO 9002認證--證號700 100F 1329 ISO 9002是世界認證, 無論品質、包裝、均符合世界認證標準, 消費者有保障。 五、選用有英文標示PURE或EXTRA VIRGIN的橄欖油 橄欖油是高級食用油, 對於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選購時請留意: 1.原裝進口油→請看條碼 2.100%橄欖油→100% PURE Olive Oil 3.100% 特級純橄欖油→100% EXTRA VIRGIN Olive Oil =====================同場加映====================== 常用油脂之脂肪酸成分表:(資料來源:U.S. FDA) 種類 飽和脂肪酸(%)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橄欖油 14 77 9 油菜籽油 6 62 32 氫化油 31 51 14 花生油 18 49 33 人造奶油(乳瑪琳) 31 47 22 豬油 40 45 11 雞油 30 45 11 牛油 50 42 4 棕櫚油 49 37 9 奶油 62 29 4 鮪魚油脂 27 26 21 玉米油 13 25 62 黃豆油 15 24 61 葵花油 11 20 69 棉花籽油 27 19 54 紅花籽油 10 13 77 棕櫚仁油 81 11 2 椰子油 86 6 2 參考資料:X瑞橄欖油 好站連結:I.O.O.C. http://www.internationaloliveoil.org/ 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9%84%E6%AC%96%E6%B2%B9 一些Q&A http://sh1.obuy.tw/delishop/item.asp?item_id=535025 ** 我沒有在幫誰作廣告,只是純粹分享一些常識 ** =====================打字好累,正文終於結束分隔線========================== 碎碎唸時間: 本人買橄欖油PURE是用來炒菜,EV是用來涼拌... 買橄欖油時一定會1.注意條碼判定生產國別(廠商中文標示有時會騙人) 2.看是否為冷壓 3.偏愛玻璃瓶裝 事實上很多橄欖油都沒標示酸度, 也沒標示油的粹取方式.. 就像我上一篇相關文章有提到,即使是大廠牌也可能造假,以殘渣油(或稱粕油)騙人 每家都宣稱是100%純橄欖油,這我也知道~ 但是冷壓粹取 跟用化學溶劑粹取 差很多!!! 請大家以後買橄欖油要小心, 別花大錢買了次級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0.69.96

11/27 00:39, , 1F
推,感謝分享
11/27 00:39, 1F

11/27 10:33, , 2F
喜歡這篇!!! 我也是會選玻璃瓶罐的XD +1+1
11/27 10:33, 2F
文章代碼(AID): #1B3fFuqE (cook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