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戴爾事件-最後的贏家會是誰?!

看板consumer作者 (天冷囉~)時間15年前 (2009/07/03 10:39), 編輯推噓8(8011)
留言19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首先必須要承認~台灣的消費者是健忘的,類似消費糾紛或者商品瑕疵的新聞很快地 會在兩三個月內被大量其他新聞給取代,消失在螢光幕上. 其次,台灣的消費者是很怕事的,除非金額過大或者攸關身家性命財產,否則多半流於 客訴電話的謾罵而不是訴諸法律.相較之下,對於負有商品瑕疵擔保責任的公司,則要 衡量客訴對於公司所要支付的成本(人員、勞務等時間以及無形的商譽損失)以及客戶 真正訴求(也許他打來只是不想支付維修費用五百元?!) ,兩權相害取其輕,來做出對雙方最有利的決定. 這次戴爾用折價券的方式處理,擺明就是吃定消費者. 如果戴爾作出如此強硬的決策是基於: 1.你/大家過不了多久就會忘記. 2.你/大家不願意去透過集體訴訟方式爭取自己的權益. 那麼,消費者將會是最大輸家. 甚至,如果以現在消基會接到約近五百多位申訴的案件,會進行集體訴訟的方式來處理. 事後,新聞已不再報導的前提下,訴訟進行中,公司再與這五百多位進行各別協調, 即使賠了五百多台後和解,對戴爾還是最有利的. (2萬6千多客戶,接到4萬3千多筆訂單,只有五百多件申訴案件???) 換另個角度想,如果這次戴爾事件無法成為指標性案件.是否將會造成日後線上交易的 店家,寧可用消費者信賴交易的信心來換取廣告商機的錯誤示範!!! 以前一陣子燦坤邀請豬哥亮與廣告才子范先生合作廣告為例,有人估計光是前面賣關子的 新聞廣告效益遠遠數倍於五百萬的代言費用!! 這次戴爾事件何嘗不是如此嗎?差別將只是會在於操作手法罷了~ (看似戴爾事件毫無操作的企圖心:P ; 高階經理毫無危機處理的概念.) 最後和解只能朝一個方向走,那就是 「如何讓最後仍堅持自己權益的消費者"有爽到",又讓公司不會"虧太大"」 .完全把原本信賴交易安全的機制破壞殆盡. 有人批評這次消費者是一群暴民. 如果把數量,人數逐漸降低..一萬人買一萬台是暴民~一千人買一千台是暴民. 一百人買一百台是暴民??十個人買了十台還是暴民???最後,如果只有一張訂單, 一個人買了一台,還可以說是暴民嗎??? 八卦版其實隔天就出現Pchome錯誤機車標價的狀況,但是立即被取消訂單. 當然,人數過少,起不了太大的效應,事後消費者有無立即付款也無從得知. 但這已經突顯出,佔有資訊優勢的一方,其實不會是消費者. 如果類似的消費糾紛無法建立起指標性的案例,未來網路購物的消費者 只能淪為商業廣告,行銷操作中的蠢蛋罷了! -- The only thing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for good men to do nothing... ~~~~~ Edmund Burk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56.1

07/03 10:41, , 1F
推好文
07/03 10:41, 1F

07/03 10:41, , 2F
寫的好 現在新聞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在報了
07/03 10:41, 2F

07/03 10:41, , 3F
在台灣 有利於消費者的一定要多曝光才會有用
07/03 10:41, 3F

07/03 10:42, , 4F
現在希望有訂的人都能夠站出來就是了...
07/03 10:42, 4F

07/03 10:43, , 5F
._./ 申訴是要對消基會還是消保會? 信用卡付款的能申訴?
07/03 10:43, 5F

07/03 10:44, , 6F
如果在七天內付款就可以吧
07/03 10:44, 6F

07/03 10:44, , 7F
提供信用卡號碼和授權碼基本上就等於付款不是嗎
07/03 10:44, 7F

07/03 10:47, , 8F
看有沒有機會把呆額趕出台灣的市場,爛公司一間
07/03 10:47, 8F

07/03 10:47, , 9F
Dell沒有向銀行請款,你的信用卡額度沒被佔住,等於沒有
07/03 10:47, 9F

07/03 10:47, , 10F
交易事實(所以我改電匯)
07/03 10:47, 10F

07/03 10:49, , 11F
我想申訴可是每次填完單網頁都掛掉 T.T
07/03 10:49, 11F

07/03 10:54, , 12F
樓上可以選擇1950電話申訴或是親至各地消保單位申訴 ;)
07/03 10:54, 12F

07/03 10:56, , 13F
推你 就是這樣
07/03 10:56, 13F

07/03 14:35, , 14F
其實我本來不了解DELL的,後來為了下訂後,還去做了他們
07/03 14:35, 14F

07/03 14:35, , 15F
的產品的功課,對NB倒是很有興趣,最後他若沒出貨,也是
07/03 14:35, 15F

07/03 14:35, , 16F
有意買他們的NB,我也敢說像我這樣的人應該也是很多…
07/03 14:35, 16F

07/03 14:36, , 17F
他們在這次的事件中,其中的潛伏廣告效益確實不可小看~
07/03 14:36, 17F

07/03 14:37, , 18F
不過他們縮頭縮尾的,還有中國總公司的強硬態度令人不悅~
07/03 14:37, 18F

07/03 20:03, , 19F
幫m
07/03 20:03, 19F
文章代碼(AID): #1AJMzncz (consu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