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Eagles 老鷹合唱團──遠離伊甸園

看板comment作者 (浪心)時間16年前 (2007/11/18 04:38),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文在這兒─http://blog.yam.com/thenoteofnothing/article/12531457 Eagles老鷹合唱團的【Long Road out of Eden遠離伊甸園】到手八個小時不到。聽到他 們的聲音,他們的結合──「懷念」──是第一個感受。 與Eagles的認識是高中在吉他社一大部份。任何吉他手或玩樂團的人應該都知道Eagles的 Hotel California,前奏長達一分鐘雙頭木吉他變態般的solo,於是和雙搭的伙伴相約, 二十年後我們一定要完成那首歌。高二那年的椰林之音歌唱比賽,與Eagles熱戀中的兩人 決定自彈自唱拿Desperado去比賽。現在回想起來,什麼叫作「有勇無謀」?那就是了! 愛衝昏了我們,Desperado豈是吾等小輩能作的歌? 同一年,我送他【Desperado】同名專輯當生日禮物,他送我【Take it easy】。 拉回【遠離伊甸園】,這張專輯不停強調著「28年」,不得不說這是個很高明的包裝。不 論八年、十八年還是二十八年,在我們心中Eagles都是經典,都是神明階級的人物,但對 其他人呢?他們的確是老了,他們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再好的東西再好的音樂過了就是過 了,觀眾只要流行。我很清楚Eagles不可能再成為流行。拿到專輯時更是心痛了一下,( 不是因為付錢),這個包裝…好陽春…/___\,真的是Eagles的專輯嗎?就像看見比爾蓋 茲穿藍白拖一樣怪,於是我更確定了,他們之所以再出片,跟【東方快車】一樣,是對音 樂的堅持和迷戀,是為了再圓一個夢。 這次,應該真的是「最後一次」了。 很高興這個年紀的我在錯過那個百家爭鳴民歌時代後,有幸趕上這Eagles的最後一張。 Eagles的音樂一言以蔽之是「單純」。這純粹就是感受,若要研究比較起來,我覺得他們 是群音樂天才───這樣說並不是指他們吉他貝斯彈很好或鼓打很好之類的,世界上優秀 的樂手太多了不足掛齒───Eagles完成的每一首歌,各個樂器都表現地恰到好處、點到 為止,在編曲精彩的前題下,沒有過多的炫技,非常輕鬆容易聽到重點,有些歌就是以吉 他solo吸引人,有些歌以優美和聲取勝,有些擺明就是要搖滾要氣氛,有些則是密集刷叩 表現快節奏,有些舒情歌是以情感服眾…,不要誤會!也不是說solo多的歌就沒有情感沒 有和聲,是說Eagles總是很自然地很直接地讓我收到他們所要詮釋的。舉個反例,最近有 些流行歌聽起來很累,「哇~這個solo超強!!」同時間,「呼~鼓的節奏好驚人!!」以 及「哇!這個和聲好美好好聽~」,「這個歌手的聲音好棒,歌詞歌曲動人!」但是,眾 多美合起來的感覺如何呢?還來不及聽音樂就過去了啦。 稍微留意一下,Eagles很多地 方都是guitar only或者piano only,並不是總是所有樂器一起下,電子、特效更是少之 又少。神奇地就在於,這樣的音樂卻呈獻出來甘霖般的效果。他們不會速彈?雙踏180不 行嗎?飆高音撕吼是做不到嗎?當然不是。但,好音樂並不是建立在那些事上的。 個人 覺得這是國內唱片製作需要學習的,不然只會糟蹋了好的藝人。簡簡單單、誠實的演、誠 實的唱就是Eagles。 閉起眼睛聽著Eagles的歌,腦中浮現:Henley坐在鼓前邊唱邊打,但眼神和不遠前的 Glenn交會,面部表情洋溢著喜悅;Joe則是抱著吉他站在舞台最左邊搖頭擺尾貌;長髮貝 司手Timothy在舞台另一頭用Angel般的聲音和聲,四人的樂器、情感融起來,但同時又能 將耳機傳來的各種聲音清楚分開。這是我的完美樂團的理想圖。 Eagles是群帥氣的爺兒們(誤)。雖然很想說他們是永遠的經典,遺憾的是沒有什麼事是永 遠的,而經典只能留在那些相信的人們的心中。 -- 獻醜了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34.78

11/18 09:30, , 1F
Despera"d"o 同校的推一個
11/18 09:30, 1F
※ 編輯: LanShing 來自: 140.122.234.78 (11/19 01:00)

12/06 23:39, , 2F
推這張專輯!!真的很好聽>///<
12/06 23:39, 2F

12/23 10:49, , 3F
12/23 10:49, 3F

12/25 16:42, , 4F
打個岔,沒有Take it easy專輯,那張的標題是[加洲飯店]
12/25 16:42, 4F

02/05 04:01, , 5F
那張專輯的正確名稱是Eagles, 不是Hotel California
02/05 04:01, 5F
文章代碼(AID): #17Fr4sxu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