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某種頻率的相遇--自然流洩的東方生命

看板comment作者 (我的人生才開始)時間16年前 (2007/11/06 22: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文:http://www.wretch.cc/blog/WANLING316&article_id=9173951 11/3去欣賞了一場非常棒的音樂會~某種頻率的相遇 在誠品 以董陽孜的書法為題 四個音樂人~鋼琴- 林少英 大提琴-唐厚明 打擊-小白李守信 歌手-央金拉姆 都是各據一方的高手 今天可以聽到他們一起的即興演奏 真是覺得太有福了 一直深深覺得 藝術作品 就是要展現個人的生命 以表演來說 就是把生命在演出的那刻 表現出來 書法 如此東方的一個主題 用西洋的樂器 如何來演繹呢?? 用東方的身體 詮釋東方的美術作品 這些人的碰撞 加上東方與西方碰撞 用他們獨特的生命經歷 譜出最動人的樂章 小白老師 他說他沒看書法展 但就覺得心弦這兩字寫得真對 看他玩打擊 真的很有趣 裡面的許多樂器我並不大認識 但就是覺得 他的節奏 聲響 就像他說的 如此之"對" 央金遼闊的歌聲一出 我整個就要流淚了 她是西藏的歌手 而這樣的聲音 是屬於我童年的回憶 (嗯 我當然不是西藏人) 小時候 很愛在上民族舞蹈課時 襯著這樣的"天唱" 拖著腳步 開著雙手 而不是像漢族那樣含著胸 水袖是隨著身體擺動著的 不同於戲曲中的瞬間收放 就是像在草原上一般 彷彿要與天地合一 少英老師的琴音叮叮了幾聲 又突然下了強烈的沈厚低音 那神態 像是在彈奏古琴般 登一聲就餘韻無窮 有時又像是箏 流水一般 但定睛一看 它明明就是鋼琴 發出鋼琴的聲音 好一個東方的鋼琴呀!!充滿東方味的五聲 卻也不全是 偶然間跑出界線外 卻是那麼地有味道 處處有驚艷 但如果這時的我像聽戲般大叫個"好哇!" 應該會很破壞氣氛 只好叫在心裡了 中國舞老說"身韻 身韻" 看少英老師演奏 真有"身韻" 那像彈古箏般的肢體 真是"東方" 和私下溫暖可愛的她比起來 是好有性格的一面 唐老師的大提琴 一樣是充滿東方味的 大提琴也不是大提琴了 但仔細一聽 又覺得它還是大提琴 他不只是在用西洋樂器拉個中國的曲調 而是有"韻"的 那種韻 就是中國音樂獨有的 他竟然可以用大提琴詮釋得如此自然 毫無刻意斧鑿的痕跡 當他說要演奏一首"二泉映月" 我又暗自叫好了 這也是我國中還國小時(太久遠 忘了)很愛的國樂曲子 好愛那纏纏綿綿的絲絃 繞呀繞呀繞不出去 最愛看表演者投入的神情 那種"浸"在裡頭 產生的感染力是無限的 央金說 觀眾也形成了一個氣場 我們是一起玩的 說得真好 我真得感到被包圍了 其實坐著聽音樂有時覺得真不合人性 我的身體僵得好難過 真想跟著音樂動一動 還是放肆哭一哭 隨著飄揚的"hada"一起轉呀轉 看這幾位音樂人的表演 特別是那些即興 覺得 真是彈(唱)進了生命裡 音樂並不像是他們彈出來 而是"流洩"出來的 那麼地自然 動人 一切都那麼剛剛好 有時疏 有時密 像是中國獨有的"留白"意境 除了手法上一定的成熟度 更是他們和董陽孜的對話 和觀眾的對話 和這個空間的對話 和自己生命的對話 和彼此生命的對話 ... 音樂的行進中 我感到那些音符不停地流出 也不停地失去 隨著時間 下一刻再也不可能擁有此刻所擁有的 有句話說劇場是朝生暮死的 因為每次演出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而這樣的即興 豈只是朝生暮死 簡直每秒都在死亡和新生 害怕前一刻的感動溜走 又害怕捕捉不到下一刻 把自己的生命 自然而無保留的流露 感動就是這麼來 -- http://www.wretch.cc/blog/WANLING316 舞姬藝言堂 擴大營業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161.230
文章代碼(AID): #17C7DopV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