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音樂深度種種

看板comment作者 (R.I.P. Eddie)時間18年前 (2005/12/20 14:42),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31 (看更多)
※ 引述《aannddyy0618 (東東東東東東東東東東東ꨩ》之銘言: : 小弟看了各位樂評前輩的文章,有許多感觸想要發表, : 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教,小弟只是一個愛聽流行歌,會彈一點吉他的普通人。 : 我話超多,請各位慢慢看,或隨意跳過。 : 關於深度........ : 「深度」是什麼?什麼歌叫有深度?誰可以舉例呢? : 對我來說,歌只有好聽或不好聽,喜歡或不喜歡。 [抱歉,文恕刪] : 誰可以舉例哪些歌有深度,哪些歌是商業歌曲呢? : 請各位前輩批評指教,本文純粹為個人強烈主觀、武斷的見解! 之前我說過,音樂,對個人來說,真的只有「好不好聽」而已 因此,你的論點,我可以部分支持 只是有一個東西 商業音樂VS深度音樂,這兩者並不必然是對抗對立的 之前的論述,好像也沒有人認為這是對抗對立的 所以,您有出發點的錯誤 我們談談流行音樂的運作模式吧 歌手發片之後,必然的一個運作叫做「打歌」 隨著每個歌手的身價跟市場反應不同 有些人的打歌漫天蓋地,無孔不入 有些人則是低調應之,讓你幾乎無法感覺他的存在 打歌的程度,很直接的,影響到大眾對音樂的熟悉度 所以傳唱者眾,一首歌曲的就這樣得以深植人心 這跟深度無關,跟唱片公司的態度與能力,乃至歌手本身的態度有關 所以,小虎隊,5566等偶像藝人音樂之所以流傳 並不是因為文化上的深度,而是代表一段自我成長的歷史 當然,前提還是要有足夠流行的旋律在 說到這點,當年飛碟三陳的功力,絕對遠超過現在的5566 所以當我們講及「芭樂歌」時 其實並不完全是一種負面的意義 它代表的,是易記的旋律,淺顯的歌詞 代表的是一種足以被廣大傳唱的流行基因 所以當芭樂天王李宗盛做出一首一首的芭樂 往事不要再提、飄洋過海來看你、領悟、夢醒時分、鬼迷心竅 基本上,他的地位並沒有被貶低 反而是更豎立其流行教主的地位,以及對流行音樂的敏銳程度 其音樂職人的專業在此顯現一般 這是非常好的商業作品,基本上我們也幾乎可以確定將來得以流傳 其中不乏詞曲俱佳的好東西 要說商業也行,要把他說有深度,也未然不可 畢竟他的情歌,的確有辦法觸動人心,感染大眾 把角色換到另一個音樂人,陳珊妮(要說伍佰也成)身上 也許可以做一些對照 陳珊妮不打歌,老實說,連我都搞不太清楚她到底出了幾張東西 但陳珊妮的東西卻很有意思 不管是「華盛頓砍倒櫻桃樹」裡的「聽美人魚唱歌」 或是「四季末的唱遊」裡的「咖啡因」 女性主義者或文字工作者,都可以在裡面找到很多很棒的點 透過她的作品,我們可有更多的哲學性思考 只是她不打歌,旋律上也做了些難度 所以在商業市場上,陳算弱勢,不容易被聽到,也沒辦法傳唱 要說有深度,她應該算 但換個角度上來說,這也是商業運作欠缺的一面 之所以討論商業與深度 意義並不在於要貶商業而捧深度 其實只要能誠實做好音樂,這都是一種專業跟理念 我個人必須承認 在做評論時,有文化意涵的東西,基本上是比較好的主題 因此在評論者的眼中,陳珊妮的價值絕對高過小虎隊 就可能造成「陳珊妮比小虎隊有深度」這樣的文化假象出來 但在個人眼中,也許小虎隊更紅、更多人傳唱,是好音樂 這也說不一定 畢竟,做評論,是拿一把文化的刀在切割文本 這跟純粹的「聽音樂」是做不同的事 希望這篇,可以回應您的觀點 -- 六天使小定的菸酒不禁齋 http://www.wretch.cc/blog/sixangel 歡迎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207.29

01/03 14:39, , 1F
01/03 14:39, 1F
文章代碼(AID): #13fwV7NK (comm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fwV7NK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