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德國四大小提琴協奏曲與姚阿幸

看板clmusic作者 (天際線)時間5年前 (2019/01/28 21:03),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首先承2019 1/24 板友的內容先說說我的看法: 其實這個問題實質上我認為沒什好討論的, 原PO只是想知道這樣的稱號只是東亞獨有還是其他地區也這樣說? 那下面的留言已得到結論! 對於初入門的聽眾也無鑑別能力知道誰的作曲較有建設、小品或是大作、定義為何? 有一個機構可以提供參考是相當不錯的方式。 已經入門後,我們這些愛樂者自然就會想辦法去找其他的作品及版本自行比較了, 也沒有任何對錯。 學院派的吵就去吵,當個單純的愛樂聽眾聽歸聽,我認為開心就好! ------ 回到這篇的標題,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當年首演是非常失敗的,然後被塵封, 如果不是1844年姚阿幸翻出來演奏,聲名大噪, 如伯恩斯坦發揚馬勒、如卡薩爾斯&巴哈無伴奏大提琴,那後續就…; 布拉姆斯在創作小協時亦給足了意見,阿布甚至覺得其實已經不是屬於他個人的創作, 姚阿幸後來更擔任首演時的獨奏…姚阿幸後來也成為孟德爾頌的學生… 幫老師站台天經地義! 口味是否變了?或許是吧!貝布孟的旋律是不是比較好記且通俗? 樂理呈現是否承先啟後?巴哈、四季、莫札特與其他板友提到的作品確實當仁不讓, 但是有什麼好吵的!他們都不只寫了一部小提琴協奏曲,都可以單獨灌唱片的! 所以四大是什麼?名家的邊緣作品嗎,肯定不是! 灌唱片的理由嗎,一部分是!獨奏家拿來出道用嗎,這也有些許道理。 反正,開心就好,畢竟也名符其實! 我另外補充一個問題,看大家想不想討論: 至今沒有任何人敢質疑帕格尼尼的功力,同時也是作曲家有多部作品傳世, 海飛茲與曼紐因甚至都無法與他相提並論;那麼姚阿幸當時也紅透半天邊, 1869年也協助當時的普魯士帝國成立了現今的柏林藝術大學音樂系, 並奉獻了後半餘生,但是他的作品似乎鮮為人知,可惜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158.2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548680622.A.B70.html

01/28 21:10, 5年前 , 1F
小提琴名家同時還有作品著稱的還有沙拉撒泰、克萊斯勒
01/28 21:10, 1F

01/28 21:10, 5年前 , 2F
、易沙義等,相較之下姚阿幸很邊緣
01/28 21:10, 2F

01/29 10:47, 5年前 , 3F
大家都說貝孟柴都只有一首小協問世,但其實孟德爾頌年輕
01/29 10:47, 3F

01/29 10:47, 5年前 , 4F
時還有一首為小提琴與弦樂團的協奏曲,沒有Op number
01/29 10:47, 4F

01/29 10:50, 5年前 , 5F
姚阿幸的作品就是優美,但沒特色,聽完後就忘了。
01/29 10:50, 5F

01/29 22:58, 5年前 , 6F
原來如此 ^^
01/29 22:58, 6F
文章代碼(AID): #1SJlskjm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