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Oct.30葛濟夫與馬林斯基樂團音樂會

看板clmusic作者 (???)時間7年前 (2016/10/30 22:31), 編輯推噓18(18035)
留言53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曲目: 羅西尼 威廉泰爾序曲 蕭士塔高維契 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 第五號交響曲 指揮 葛濟夫 Valery Gergiev 大提琴 Andrei Ionita 這場音樂會是排在華格納"萊茵的黃金" 曲目為芭樂的羅西尼序曲與能見度相當高的柴五 配上相對不為聽眾熟悉卻為大提琴試金石的蕭士塔高維契 安排得相當不錯 最近馬林斯基樂團過於繁重的演出行程與可能因此缺乏排練的事情被吵得沸沸揚揚 實際聽起來的確有影響 序曲部分雖然過關 可是以對大團的標準而言實在不應該只有那樣而已 而且木管實在殘破 蕭士塔高維契則証明了演出這件事可不是能混混就過去的 在這裡可以聽到的是除了有管樂的部分外都很完美 比如說第二樂章的弦樂齊奏雖然曲速偏快但是仍然能讓人充分感受到作品的陰鬱感 但是只要加入了管樂就不免有凸槌的情況出現 這從錯音到拍子算錯(早出或晚出都有) 獨奏家Ionita雖有金獎加持仍顯生澀 音量夠大可謂是其將來發展的優勢 下半場的柴五水準有顯著提升 這也許僅僅是因為樂團較熟悉該曲的緣故 畢竟在演出中仍然能聽出許多未加雕琢的部分 這應該是真的受到排練不足的影響了 倒是有看過葛濟夫是正宗俄式指揮的接班人 以這場演出而言 確實可以聽到與西方指揮不同但與蘇俄前輩們相接近的地方(跟Mravinsky分歧較大) 不過該來源也同時指出外務過多或將折損其藝術成就 至於樂團 管樂部分仍不算理想 法國號SOLO表現還輸給了之前Herbig/NSO的演出 令人搖頭 總體而言 這場演出算是"還可以" 至於"還可以"的等級是否值得花大錢入場 或者是可以選擇支持國內樂團 就留給樂迷思考了 -- 部落格 放著一些亂寫的東西 歡迎來坐 http://blog.xuite.net/taiwan10000/wretc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5.192.2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477837914.A.7AC.html

10/31 00:03, , 1F
他的柴五真的非常經典 !
10/31 00:03, 1F

10/31 01:19, , 2F
如果國外樂團的水準來台灣只有這樣 我寧可聽國內樂團
10/31 01:19, 2F

10/31 01:19, , 3F
同樣價位可以做比較好的位置 還可以幫助國內音樂家
10/31 01:19, 3F

10/31 01:20, , 4F
實在是不爽花錢給某動物耳朵賺爽爽
10/31 01:20, 4F

10/31 01:24, , 5F
下個月要聽NSO柴五,希望......
10/31 01:24, 5F

10/31 01:27, , 6F
(以下省略)
10/31 01:27, 6F

10/31 03:52, , 7F
現在NSO平均水準應該是比Mariinsky好吧 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10/31 03:52, 7F

10/31 03:57, , 8F
但不練的話能怪誰 十幾年前還叫Kirov時來台Tchaikovsky時
10/31 03:57, 8F

10/31 03:57, , 9F
就算不喜歡他們演出風格的也不會說他們不敬業吧
10/31 03:57, 9F

10/31 09:08, , 10F
NSO平均水準比馬林斯基好...
10/31 09:08, 10F

10/31 09:10, , 11F
弦樂/木管/銅管/打擊 全都輸一個檔次的團
10/31 09:10, 11F

10/31 09:11, , 12F
你跟我說平均實力會比較好 吹捧國內團也不是這樣
10/31 09:11, 12F

10/31 09:12, , 13F
之前馬林斯基來演天方夜譚那次,確實很糟
10/31 09:12, 13F

10/31 09:13, , 14F
但這次柴五確實是水準以上
10/31 09:13, 14F

10/31 09:15, , 15F
說管樂輸NSO的更是...
10/31 09:15, 15F

10/31 09:16, , 16F
法國號solo是有小瑕疵,但音質音樂性都不錯
10/31 09:16, 16F

10/31 09:20, , 17F
今天小號/長號合奏的水準,聽NSO及其前身20年下來
10/31 09:20, 17F

10/31 09:20, , 18F
還沒聽NSO達到過
10/31 09:20, 18F

10/31 09:22, , 19F
事實上,NSO樂手不再做汰換的話,水準要再提升很困難了
10/31 09:22, 19F

10/31 09:23, , 20F
這是樂手個人能力的問題,排演再多也彌補不了
10/31 09:23, 20F

10/31 09:27, , 21F
如果說馬林斯基的管樂是 "不理想"
10/31 09:27, 21F

10/31 09:28, , 22F
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形容NSO的管樂了
10/31 09:28, 22F

10/31 09:38, , 23F
至於馬林斯基上次來台演出兩場水準糟
10/31 09:38, 23F

10/31 09:39, , 24F
除了可能沒什麼排練外,我懷疑帶來的不是第一線樂手
10/31 09:39, 24F

10/31 09:43, , 25F
但今天確實已經回復到國際一線團的水準
10/31 09:43, 25F

10/31 09:58, , 26F
今天的Mariinsky管樂要被評為殘破,那可能標準極高吧
10/31 09:58, 26F

10/31 10:01, , 27F
M團的管樂拍點問題其實與指揮的風格比較有關聯,葛濟夫的
10/31 10:01, 27F

10/31 10:01, , 28F
拍點和流動走在音樂之前,他提前把音樂線條畫出來讓樂團
10/31 10:01, 28F

10/31 10:02, , 29F
的合奏去跟隨,所以反而樂團自己的ensemble才決定拍點
10/31 10:02, 29F

10/31 10:02, , 30F
跟台灣指揮慣用的方式不太一樣。(當然葛也有段落是比較
10/31 10:02, 30F

10/31 10:02, , 31F
V大正解
10/31 10:02, 31F

10/31 10:03, , 32F
精準下cue點的,但柴五就流動性很高)。整個樂團的樂手聽
10/31 10:03, 32F

10/31 10:03, , 33F
得出來經驗豐富,因為這樣的合奏方式是需要對樂譜的理解
10/31 10:03, 33F

10/31 10:04, , 34F
還有對其他聲部的知識的,這次來的只有小提琴很嫩,雖有
10/31 10:04, 34F

10/31 10:04, , 35F
不少毛邊但是音樂性和樂團的音色、對比都頗有水準。
10/31 10:04, 35F

10/31 10:05, , 36F
這樣的指揮法給樂團更多音樂的活性,但毛邊也更多。拿來
10/31 10:05, 36F

10/31 10:05, , 37F
當比賽聽,找錯音絕對超多,但聽聽音樂吧?
10/31 10:05, 37F

10/31 10:07, , 38F
柴五管樂真的要說忍受不了的泡也只有法國號solo兩次卡到
10/31 10:07, 38F

10/31 10:08, , 39F
小號第四樂章三連音信號壞,其他聽起來都還不惠讓人"出戲
10/31 10:08, 39F

10/31 10:09, , 40F
『未加雕琢』,為什麼我聽到的完全不同阿,第一樂章幾個
10/31 10:09, 40F

10/31 10:09, , 41F
彈性速度是未加雕琢,那我真的要好好研究看看哪個指揮可
10/31 10:09, 41F

10/31 10:09, , 42F
以用這麼少的手做出這麼明確的速度變化.....
10/31 10:09, 42F

10/31 12:04, , 43F
Prokofiev那次上半場也是糟到不行(而且還有朗朗助陣@@)
10/31 12:04, 43F

10/31 12:05, , 44F
帶芭蕾舞團來時就有在聽說都是二軍 沒想到只有樂團來時也會@@
10/31 12:05, 44F

10/31 13:02, , 45F
那次朗郎也給了一半的功勞,有樂界名人聽到第二樂章受不
10/31 13:02, 45F

10/31 13:02, , 46F
了就走出去....
10/31 13:02, 46F

10/31 15:26, , 47F
我也覺得第一樂章一些彈性速度,處理的很好聽
10/31 15:26, 47F

10/31 22:47, , 48F
一樂章的彈性速度以及強弱起伏 令人耳目一新~
10/31 22:47, 48F

11/01 00:49, , 49F
覺柴五很順,瑕疵一點點,樂章間指揮幾乎不休息一氣呵成
11/01 00:49, 49F

11/01 22:50, , 50F
我看有人只是想酸牛耳而已
11/01 22:50, 50F

11/02 08:20, , 51F
樓上牛耳鐵粉無誤!!真硬漢
11/02 08:20, 51F

11/02 20:27, , 52F
這篇沒有人在酸牛爾耳
11/02 20:27, 52F

11/17 23:52, , 53F
今天NSO的柴五 第一樂章極糟 二樂章非常感人 還是差M團一截
11/17 23:52, 53F
文章代碼(AID): #1O5WHQUi (clmusic)